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新型实验教育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多种问题,诸如实验内容迂腐陈旧、实验考核体系不规范等,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探索符合实验教学特点的新体系非常必要.根据现行体系和自身授教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应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新型实验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实验教育四年不问断计划和新型实验成绩评定方案.经实践,效果显著,赢得学生好评.  相似文献   

2.
针对教科书介绍的相关电解实验方案的不足,设计了一套借助于生活中常见物质和材料的微型电解实验装置,并用该装置进行电解硫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等研究,实践表明该实验宜作为学生探究实验。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情境 在对人教版新课程教材"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互相转化"这个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的学习方式.其中一组学生设计的"Fe2+转变成Fe3+并验证Fe2+的存在"的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1.用过量的铁粉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制备FeCl2溶液. 2.取新制备的FeCl2溶液5ml置于一支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约10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3.往上述溶液中滴入H2O2溶液,观察现象. 这组学生在各自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滴入KSCN溶液时,试管中浅绿色溶液没有明显变化.再滴入H2O2溶液时,有三名学生的试管中出现了血红色,另有二名学生的试管中先出现了血红色而后又褪色.这一实验现象使学生产生了疑问: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现行初中化学九年义务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教版)上册第48页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采用的是霍夫曼水电解器,该套仪器价格昂贵,且电解速度太慢,实验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不便于推广使用.而人教版第44页采用的是简易水电解器,该套装置虽然所需仪器简单,但做实验时有许多不便之处:由于做实验时用的电解液是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向试管中加入电解液时需戴胶皮手套,电解完毕把试管从溶液中取出时也要戴胶皮手套,因而操作很不方便,且由于试管上没有刻度,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只能通过目测判断,实验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套多功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验装置的设计。通过设计的多功能模块,该装置可以进行传热功能实验、传质功能实验以及溴化锂溶液工程热物理特性研究实验。实验时可以任选装置内部不同功能模块组合进行不同目的的实验。实验装置能够提供高度稳定的温度和压力环境。经过优化设计,该装置具有操作灵活、运行方便、功能多样化、热工参数自动数字监测和控制等特点,可以为开发改良型H2O-LiBr溶液、研发新型吸收式制冷空调设备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例题1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997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中出现一种新题型——实验评价题. 原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述两个实验方案,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即可确证溶液中有SO_4~2. 甲同学的方案:溶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乙同学的方案:溶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相似文献   

8.
庞涛 《化学教学》2000,(2):46-47,49
一、奇异的实验现象将锌粒、铜片一起放入浓的NaOH溶液中 ,不仅可以看见气泡产生 ,还可以看见红色的铜片上覆盖了一层银灰色 (若用锌粉则为银白色 )的固体 ,过一段时间取出铜片 ,刷洗掉松散的固体 ,原来红色的铜片表面变成了光亮的银白色 .这一现象看起来象电镀 ,跟微电池原理有关 ,姑且叫做“微电镀” .锌可以跟浓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 :Zn 2NaOHNa2 ZnO2 H2 ↑ ,但铜片表面的银白色金属是什么物质 ?从何而来呢 ?笔者进行了如下实验探讨 :二、实验方案及报告在 2 5 0mL烧杯中分别盛入 80mL指定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9.
按教材实验,通过溶液反应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往往由白色逐步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为能合理解释该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及改进.结果表明: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亚铁,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溶液中亚铁离子而显示灰绿色.采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亚铁(使溶液中没有过量Fe2+)和水浴加热(促使过量Fe2+水解)的方法,使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是白色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10.
1 二氧化硫漂白品红溶液1 1 实验装置1 2 改进方案1 2 1 课前在实验室制备一瓶二氧化硫的饱和水溶液。1 2 2 演示时用 5ml一次性注射针筒吸取二氧化硫的饱和溶液后并注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 ,使其红色刚好褪去。1 2 3 在试管口套紧一个气球 ,给试管加热 ,然后冷却 ,观察溶液发生变化。2 浓硫酸与铜反应2 1 实验装置2 2 改进方案2 2 1 将铜片改为螺旋状铜丝 ,铜丝在玻管内上下抽动 ,玻璃管上端套上乳胶头。2 2 2 取浓度为 84 % - 90 %的硫酸 5ml与铜加热 ,反应所需时间会较短 ,具支试管内溶液呈明显蓝色。2 2 3…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利用淀粉的性质,设计了两套方案验证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是否不断被分解而减少.结果表明,本实验效果明显,可以作为初中生物学实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发挥学科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新编初中化学课本中,增设了一些家庭小实验,这些实验内容集趣味性、知识性、应用性于一体,与课本中的其它实验相比,更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作为教师,不可忽视家庭小实验在化学教...  相似文献   

13.
对传统金属管式楞次定律演示器提出两种改进方案,自制两套实验器材,可以方便地演示涡流、电磁阻尼、电磁驱动等多种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效果直观明显,实验功能更加齐全.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有一些技巧不妨一试。1.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创新。我们可以先讲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要求,准备活动的热身操节奏要稍快,把身体充分活动开,教师可以教动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学动作,准备活动时学生可以一个人编一套热身操,也可以一组编一套热身操,在音  相似文献   

15.
1 运用化学实验 ,可以引导学生思维 ,激发其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教学 ,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化学仪器和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还可以让学生明确实验操作的简便安全性和装置的简单美观性 ,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的明显与精彩。例如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较浓的烧碱溶液 ,产生的絮状沉淀恰似蓝色的钟乳石 ,使人惊奇万分 ,还有红色的喷泉实验令人赏心悦目 ,这就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产生好奇 ,从而激发学生探讨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2 增设化学实验 ,可以开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重…  相似文献   

16.
采用DSP芯片控制室外机的多联空调机组,室内机往往采用单片机控制.通过对其内外机通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分析和研究,设计了一套控制方案.通过实验验证,通讯正确率可以达到98%以上,系统可以实时对用户要求做出反馈.  相似文献   

17.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页【观察与思考】实验如图1所示,笔者在操作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含硫火柴高锰酸钾溶液AB注射器高锰酸钾溶液电阻丝含硫火柴图1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2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一、实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的创新。我们可以先讲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要求,准备活动的热身操节奏要稍快,把身体充分活动开,教师可以教动作,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学动作,准备活动时学生可以一个人编一套热身操,也可以一组编一套热身操,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这一套操,整理运动也按上述方法进行。这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外就会认真去准备,在课内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  相似文献   

19.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重视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创新,也是实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针对高中化学教材中关于硝酸的性质实验介绍一套综合性与创新性很强的、且简易实用的改进方案。1 铜与浓硝酸的反应 装置如图1,试管塞上插入一根可以上下抽动的粗铜丝(下挂小铜片),在左边试管中加入少量浓硝酸,右边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缓缓插入铜丝。使铜片与浓硝酸接触发生反应,迅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颜色变绿。(浓度较大且溶有二氧化氮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就曾提出,语文科教学生读文章,不宜一篇一篇孤立地教,而应一组一组比较着教.这"一组一组地教"的主张,可以看作是实施单元教学的滥觞.不过.梁氏自己事后并未实际从教,所以究竟怎样"一组一组地教".并没有留下多少实绩.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