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怡 《中国图书评论》2014,(11):100-102
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蒋晓云,新星出版社,2014在铺天盖地的"民国"读物中,蒋晓云的这本《民国素人志》比较特别。严格说来,它的叙述大大超出了通常意义的"民国"而成为近百年华人生活世界的范围广泛的"浮世绘":时间不限于20世纪上半叶,相当多的故事都发生在1949年以后甚至今天,地点也不局限在中国大陆,不时出现在我们视野的还有台北、纽约……虽然对于台湾人蒋晓云而言,"民国"还是处于"进行时”,但是稍微熟悉台湾生态的人们大概都知道,“民国”并不是统和台湾人的理所当然的概念,在许多的时候,他们都愿意强调自己的“台湾人”身份,民国人白先勇讲述迁台大陆人的生活,小说集就取名《台北人》,虽然夏志清教授从中读出的还是“民国史”。  相似文献   

2.
作者写的是民国出版史,心中装的是当今出版业,故行文中时时可见感慨之语,感悟之论。言外之意,会心人当能体会更多。《民国出版史》的写作基础应该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吴永贵曾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我代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热烈祝贺首次民国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 首次中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已经初显成果,同时必将进一步推进民国史的研究。民国史研究工作的进展,促进了民国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推进民国史料工作。 历史研究有赖于史料,这是史学家们所深知的。史料种类繁多,但档案是最重要的史料。古来修史,职掌史职的史官和史馆,都以收集典藏档案为首务。所谓“郡国计书,先上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 的一个重要的变化鼎 新阶段,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 关注。学者们对民国史的研究也已 从革命斗争史的模式中解脱,转向 注意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史、经济 史层面,研究的触角已扩展到民国 社会的各个方面。 民国时期,又是今天社会的上 一个时段,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许 多重大问题,都可以在民国找到它 的历史渊源。要了解中国今天的国 情,就要了解昨天的民国历史。因 此,研究民国历史,对当今的社会 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作用。 但是,作为研究民国历史必需 的基础史料却很不足。没有丰富的 资料积累,要对民国历史作纵深探 讨,无疑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整理、发掘相对稳定不变的民国 原始资料,正是民国史研究的基础 所在。  相似文献   

5.
“史迪威事件”是抗战后期中美外交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民国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想必不会陌生。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热”“人文精神”讨论渐渐淡去之后,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兴起了民国学术史研究的热潮。而从陈平原、罗志田、正、况森、桑兵、章清、刘龙心等人在学界流传颇广的作品来看,当前民国学术文化史研究的显著精神特征乃是试图通过考察那段学术转型历程,为当代中旧学术找到足以安身立命的伟岸“学统”,  相似文献   

7.
1984年10月10日,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在南京中山陵园正式宣告成立。 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是由南京地区民国史研究工作者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它的宗旨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百家争鸣的方针从事民国史研究;  相似文献   

8.
齐春晓 《兰台世界》2007,(11X):10-11
在研究民国史的过程中,档案史料必不可少。本文就如何利用档案资料来研究民国史,以使民国史的研究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裴雷  段鲲 《出版广角》2016,(4):84-85
段祺瑞是民国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如何评价段祺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是为之作传的难点之一。彭秀良著《段祺瑞传》本着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的治史原则,着眼于突出段祺瑞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写出了段祺瑞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这本《段祺瑞传》不仅记述了段祺瑞的一生,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是民国史研究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齐春晓 《兰台世界》2007,(22):10-11
在研究民国史的过程中,档案史料必不可少.本文就如何利用档案资料来研究民国史,以使民国史的研究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历史档案》2001,14(4):92-92
《民国档案》由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办,创刊于1985年,是全国唯一专门刊载民国历史档案和民国史研究论文的国家级史学核心期刊。辟有档案史料、私家藏档、外文译档、读档随笔、史事备考、民国史论文、国内外民国史研究动态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国内外近现代史研究及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12.
打开任何一部中国近代史,常会赫然看到孙中山的名字。所谓“无孙必无民国,有史定有斯人”,确实如此。毛泽东同志更精辟地指出:“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3.
《档案》2000,(4)
南京一市民欲将所持有的孙中山遗墨进行拍卖。几位文物专家和民国史研究专家经过鉴定一致认为 ,王先生手中的“孙中山遗墨”是文献而非文物 ,其价值在于研究和收藏。南京市文物局地表文物专家贺云翱认为 ,王先生的“孙中山遗墨”是拓印本而不是手稿 ,所以文物价值不明显 ,但其中一些未曾在中国发表过的孙中山信函及民国初期官员的委任状 ,对研究民国历史很有价值。据悉 ,刚成立不久的近代史博物馆在对南京总统府的遗留资料作整理时 ,发现了版本类似的“孙中山遗墨” ,但内容不尽相同。近代史博物馆文史馆主任刘晓林认为 ,王先生拥有的“孙中…  相似文献   

14.
陆机为“太康之英”,而其年谱迟至民国始有人编纂。民国的三种“陆机年谱”,李泽仁《陆士衡史》最先在《尚友书塾季报》发表,校补后经志景书塾铅印出版,其中不乏创见;朱东润《陆机年表》厘清了西晋平吴后陆机被俘等关键问题,最具影响力;何融《潘陆年谱》大约与朱谱同时完成,考证简略,刊登于总共出版两期的《知用丛刊》上,长期以来淹没不闻。厘清民国三种“陆机年谱”的版本情况和学术价值,有助于认识“陆机年谱”的编修历史,对陆机研究的某些观点进行重新评价和定位。  相似文献   

15.
研究民国史的人,一般都会去读一本书,冯自由的《革命逸史》。冯自由,1882年生,1958年5月6日在台北因中风去世,其原名冯懋隆,字建华,祖籍广东南海人。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史料》2012,(3):94-94
《国学治要》是民国年间张文治编撰的一部集中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献的丛书。其以中国传统文献按内容分类的经、史、子、集四部为经线,从《四库全书》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桑集而成,故被人们称为“小四库全书”,是民国期间影响颇深的国学经典文献丛书。  相似文献   

17.
张鸣  肖蓝 《出版参考》2004,(10):37-37
王怀庆是北洋军中老资格的将军,当曹锟、吴佩孚等人还在家乡吃老米的时候,他已经是北洋军的协统(旅长)了。虽然此公位不过师长,但由于长期担任北京卫戌部队的首长,民国风云,什么事都赶上过,所以在民国史上还算有点知名度。北洋诸将很多有外号,有好听点的,像吴佩孚叫“秀才将军”、冯玉祥叫“基督将军”;也有难听的,比如唐生智叫“和尚将军”、  相似文献   

18.
《银元时代生活史》是传奇——轻描淡写中有着人生智慧,也有着乱世中生存的法则,有一个个民国人物的生动写照,他们的人生理想和现实生活,他们的传奇故事,让你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19.
王可风在从事民国中央机关档案的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民国档案工作与历史研究相结合、与史料学研究相结合、与中国近现代史和民国史研究相结合、与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相结合等档史结合的思想,在对当时和后来的民国档案事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范式决定了历史书写,也决定了研究的成果。本文以清末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档案文献为视角,探讨运用新的研究范式重新书写和整理图书馆史。传统“大历史观”范式下,清末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思辨性的历史书写为主;二是精英书写;三是注重图书馆“宏观历史”的书写;四是主要关注学术流变、学人圈的交流和互动。而公众史学等新思潮注重社会史、微观史或者说“小历史”的研究。新的研究范式必然带来对档案、口述史、回忆录等史料的重视;新的研究范式将会有新的视野,并深化图书馆史的研究。图书馆史研究应将重点放在属下群体的研究,寻求从“草根阶层”而不是从“精英阶层”,从社会化的角度而不是从学术流变的角度,来梳理和研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从而拓宽图书馆史研究的视野。表1。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