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巴赫金认为拉伯雷的创作是一种怪诞的现实主义,其特征是极度的夸张、降格和双重性,而这些特征是源于民间诙谐文化,只有深入了解民间诙谐文化的形式、特征,尤其是它的深层本质,才能对拉伯雷的创作。对怪诞现实主义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的怪诞现实主义观,从怪诞与民间诙谐文化,狂欢化精神的整体性出发,对怪诞作出了自己的阐释,他的观点已经自成体系,对今后的怪诞美学研究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巴赫金的怪诞现实主义观,从怪诞与民间诙谐文化,狂欢化精神的整体出发,对怪诞做出了自己的阐释。笔者认为,他的观点已自成体系,对今后的怪诞美研究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巴赫金对狂欢节的辞旧迎新内蕴、怪诞人体形象的生死边缘意义、广场语言的褒贬融合等双重性意义的把握,以及他关于对话、话语的阐述,无不强调其未完成性、开放性,这是巴赫金真理观的经典表述。这种表述使其诗学理论充满现代思想的敞开性。  相似文献   

5.
怪诞是一种古老的艺术类型扣审美形态.自诞生之日起,人们对怪诞风格的认识和评价就各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巴赫金站在民间诙谐文化和狂欢化理论的角度梳理了怪诞理论的发展,批判地总结了怪诞风格的发展史观,为以后的怪诞理论研究开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阐释巴赫金的狂欢节笑文化理论及其重要意义为切入点,揭示了民间笑文化的重要价值。在巴赫金看来,民间笑文化的精髓在于狂欢式的笑的深刻的双重性,它是正反同体的笑,是狂喜的,又是冷嘲热讽的笑,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的笑。由此巴赫金将喜剧精神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文章赞同巴赫金的观点.进而从整个人类发展进程、单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对个人的生理、心理效果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喜剧高于悲剧说”。  相似文献   

7.
《权力·合作·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维瞻撰写的《权力·合作·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一书,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的专著,书中将防御性现实主义看做是现实主义最有可能的发展方向,并对这一理论的核心主张作了系统阐释。  相似文献   

8.
论怪诞     
通过对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怪诞现象的探源和浅析 ,认为怪诞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初步概括并分析怪诞的审美特征 :反常的构成原则 ;混合恐惧和滑稽的震惊感 ;双重性的功能价值。怪诞与滑稽的区别主要在于反常程度、创作态度和审美价值的差异上 ;怪诞与荒诞的区别在于怪诞更多作为一种创作手法 ,荒诞更主要是一种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9.
吴光蔚 《文教资料》2013,(9):16-17,19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今文坛公认的重要作家,有着“哥特小说女王”之称。她的短篇小说集《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曾~1995年世界最佳幻想作品集,里面既有经典的鬼故事,又有令人心寒的心理恐怖小说。国内外对这部小说集的研究极少,有的只是节选其中一两篇对其主题进行简单阐释。本文从心理现实主义出发,探讨欧茨短篇小说集《鬼魂出没——怪诞故事集》的心理现实主义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0.
巴赫金根植于中世纪诙谐文化和拉伯雷创作实践的狂欢化理论,避免了形式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偏颇,真正把握住了喜剧意识的本质和精髓;他对狂欢式“笑”的双重性的思考和阐释,具有哲理深度和积极的建设性,有助于我们全面、辩证地理解和把握喜剧性的实质和审美功用;他的狂欢化理论所体现出的相对性思想,揭示了喜剧思维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怪诞艺术的审美功能与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诸多艺术杰作都是优美、崇高、悲剧、滑稽、怪诞五美俱全的艺术,怪诞艺术在所有美艺术中最震撼、最神奇、最智慧、最有趣,这是人们在优美、崇高、悲剧、滑稽艺术之外,不断追求和创造怪诞艺术的真正原因。但美学观念上的混乱,又导致艺术家将震撼、丑恶和荒谬等非怪诞当成怪诞艺术追逐。  相似文献   

12.
卡夫卡的作品常常给人一种怪诞的感觉,分析其作品中的怪诞,不能脱离他所运用的独特的叙事技巧。在《变形记》中,叙述态度、叙述视角和叙事空间的独特性,使小说的怪诞内涵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从这三个方面把《变形记》的叙事形式与怪诞内涵联系起来,更容易体会卡夫卡作为一个孤独者近乎冷漠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3.
布尔加科夫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怪诞讽刺作家,他的《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其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作品中大量运用各种怪诞手法,如美善的丑恶化、熟悉的陌生化、现实的超现实化、人体的变形等,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震撼身心、净化心灵的艺术冲击力。  相似文献   

14.
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贯穿"美的最高原则"、充满神秘与怪异、创造了散文作品的诗化美、以传统文艺为胚胎等特质。"美的最高准则"体现在作品中就是追求人美、景美、文美、意境美。其作品中无数神秘怪异的场面将读者带入光怪陆离的世界。泉镜花的文学深深植根于以"草双纸"、"能乐"、"读本"、民间传说等为代表的传统文艺之中。泉镜花通过文体实现了散文作品的诗化美。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某个人物的眼或口来呈现一切,"叙述"与"聚焦"发生明显的分化,是六朝志怪的突出特征。这不是叙述者对人物所见或所说的客观、被动的"转述",而是叙述者对人物内在感知活动的"介入"。这才是虚构的确切含义。不是怪异的神秘性导致限知视角的产生,而是限知视角带来了怪异的大量出现,带来了新的虚构叙事文学——小说。  相似文献   

16.
《饶舌者》是加拿大社会现实主义和左翼激进思想相结合的开山之作,在新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视域中具有典型性和整体性特征。小说描绘了加拿大社会从传统田园模式迈向现代城市工业化的全景及其复杂性,呈现出巴赫金对话理论模式下的不同政治意识形态、阶级价值观、阶级话语之间的对比和对抗,并为加拿大社会发展憧憬了一幅社会主义蓝图。小说在寻求解决诸多对立矛盾的途径中,从文学手法和政治意义上发生了从草原现实主义到城市社会现实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巨大转变,并对加拿大左翼作家和左翼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其独特的艺术原则和创作方法。它在现实美学观念上融进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但又超越了它们各自的局限;在表现方式上,它运用亦梦亦觉、人神相通的原始神话来承载拉美荒诞怪异的现实;在艺术手法上,它大胆实验创新,形成了一种空前的世界艺术手法的大融合、大汇集。  相似文献   

18.
莫言与怪诞     
莫言作品中有大量怪诞,强烈的怪诞性是他获得世界声誉的一个重要原因.怪诞是以恶与滑稽为构成成分、以反常化为构成方式、既可怕又好笑是接受反应的系统结构模式审美形态.文章在《莫言文集》(20册)范围内述评他的怪诞.母亲嗉囊是莫言的典型饥饿怪诞描写,其震撼与情趣构成的强劲吸引使饥饿得到注意;其争粮保命的人性真实,是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粮食问题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巴赫金在正统文学的视域之外,揭示了诙谐文化的重要价值,并在与官方正统文化的对比中论证了其对人生与艺术的非凡意义。在此基础上深入论证了诙谐文化的本质,分析了诙谐文化的传承流变,并从文学史的角度考索了诙谐文化对于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的意义,同时论证了诙谐文化的不同形态,并以拉伯雷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见识超群,视野独特,其价值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Pradeep Kumar 《Resonance》2017,22(4):399-405
Richard Feynman once said: “nobody understands quantum mechanics”. Still, those who devised it are perhaps the ones closest to understanding their creation. It suggests that whenever the weirdness of quantum mechanics haunts you, it is better to go back to its creators in terms of their original publications. 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author has tried to seek help from Heisenberg’s 1925 pape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weirdness of going from classical observables to quantum opera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