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得以减轻,学生的主体活力得以释放,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凸显,但也产生了教师工作时间延长致使职业倦怠感增强、师资短缺导致课后托管质量不高、学科类培训机构亟待转型却不知转向何方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借鉴国际治理经验,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出台政策,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良性发展;政策引领,助推培训机构顺利转型;牵线搭桥,为培训机构提供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2.
刘莉  曾婉  邓茜 《学前教育》2022,(17):22-2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1年7月24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是新时代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举措。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嵌入“双减”改革之中,为幼儿园质量提升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本文基于对“双减”政策的解读,分析幼儿园在“双减”政策下的质量提升机遇,立足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为幼儿园提出“儿童为本,专注过程性质量;教研引领,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家园社协同,缓解家长育儿焦虑;依托教育数据,提升园所治理能力”的质量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培训行为明显规范。同时,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中也面临财务危机加重、合同纠纷攀升、就业难题凸显、转型发展困难、变异培训增多等衍生风险。为此建议:(1)协调部门行动,全面强化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治理;(2)健全审批制度,切实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工作;(3)采取综合措施,力促义务教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4)维护群众利益,深入做好现有机构费用清欠和员工稳岗工作;(5)做好维稳工作,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治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4.
"双减"对保障中小学学生权利起到了重要的政策规导作用.对"双减"政策的定位从价值选择、合法性、有效性三方面进行价值分析发现,"双减"政策问题的由来、"双减"政策的目标以及内容取向体现了政策的价值追求.其合法性在于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权利,为中小学学生减负提供制度依据.其有效性在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共性需求,但...  相似文献   

5.
“双减”政策是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创新。“双减”政策执行中,研究者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转型、社会校外教育培训需求、教培行业从业人员分流、地方政策推进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双减”政策执行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成为教育政策热点问题和社会重大舆情。“双减”政策执行舆情信息地域分布、态度分布、群体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微信、媒体客户端、微博、资讯是舆情产生的主要渠道,教师、家长、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对“双减”政策的认同度和支持度存在较大差异。“双减”政策实施在利益调整过程中,造成了利益相关者的赞成、抵触和反对,其关键问题体现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倒闭速度快、退费难,教育培训需求依然旺盛、隐性培训产生,教培从业人员大量失业、催生潜在社会隐患,“双减”政策推进形式单一、考虑地区差异不够。“双减”政策的科学、有效推进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需求的转化、对象的转变进行适当调整,要建立健全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关停风险预警、管理、干预机制,建立校外教育培训常态化监测以及家庭教育有效服务的机制,建立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合理分流、有效充分就业的机制,监管与疏导相结合、统一治理与因地制宜结合推进政策执...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旨在重构教育教学新格局,呼唤学校教育大变革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乡村学校教育应结合实际,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双减”,亟须重构立德树人的价值生态、优质均衡的资源生态、轻负高效的质量生态、合作共育的育人生态、科学民主的治理生态。基础教育生态的重构面临育人共识、公共服务、质量供给、考试评价和社会用人等多维度困境,必须通过综合改革,从树立正确教育政绩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畅通人才发展渠道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  相似文献   

8.
“双减”政策作为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战略布局,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短短半年多时间即产出了数量可观的研究文献。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的344篇文献,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研究的现状。研究发现,“双减”政策研究以师范类大学为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双减”政策的价值、目的和实现路径,“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校外培训、课后服务、学生作业管理和教育出版等问题。在分析既有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双减”政策研究应当深化拓展的五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一年内为中小学有效减负,关停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校内教育体系。"双减"政策出台影响了整个教育领域,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体系结构优化,促进教育事业管理升级,回归教育本源,增强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部分,应该发挥应有作用,为全民素质教育提升与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实行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到2021年年底,学科类培训大幅压减,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3.8%,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84.1%。文章分析了大幅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之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四方面问题,即学科类培训机构"营改非"后的规范经营问题,如何治理隐形学科类培训问题,如何形成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的长效机制问题和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问题,并给出建议,以实现"双减"确定的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贵州教育》2022,(14):19-24
  相似文献   

12.
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历经前监管(2014年之前)、弱监管(2014-2018年)及强监管(2018年至今)三个阶段。当前的监管模式在厘清监管思路、建立监管组织、完善监管制度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准入标准欠妥当、监管职责不明确、监管机制较乏力等局限。为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的有效监管,应首先以善治理念为指引,完成从政策干预到法律主治、从行政管理到合作治理、从管控为主到堵疏结合、从主体管制到行为规制的理念转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清单管理模式,通过加强相关立法、建立“制度清单”,厘清监管权限、明确“权责清单”,降低准入门槛、实行“负面清单”,健全运营要求、完善“底线清单”来完善制度体系,从而实现政府监管与行业发展的平衡,促进培训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14.
“双减”是提升教育质量和规范校外培训的关键举措。校外培训机构的行业问题表现在教育与非教育两个层面,政府在校外培训治理中也面临着目标定位不准、创新方式不足、参与程度不够、协同配合不畅等困境。校外培训治理困境的深层原因涉及到校外培训机构的定位模糊、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唯升学”与“唯分数”的评价导向、治理问题的复杂多样等方面。疏解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困境,应设立从中央到地方治理校外培训的专门机构,制定校外培训机构专门性法律法规,优化省域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体系,探索政府助力校外培训机构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5.
国家层面出台的“双减”政策既是提升学校育人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持续规范校外培训的指导纲要。然而现实中校外培训治理仍然面临管理评估混乱和市场资本介入等实践困境,其严重影响了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和有效治理校外培训乱象,从立法层面探索出台一部《校外培训法》成为必然选择。《校外培训法》首先应遵循上位法的基本原则,并参照其他教育单行法的内容与框架,有效界定校外培训的性质、活动内容及范围、准入退出机制、资产和财务管理细则,使之成为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校外培训法》需明确规定校外培训应坚持“育人”的根本宗旨和公益性办学原则,厘清校外培训机构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底线与范畴,明确校外培训相对于学校教育的“拾遗补缺”关系。同时,《校外培训法》需明确规定教育主管部门拥有对校外培训的资格审查权限,清晰界定校外培训机构的法律授权内容与业务开展边界,明确制定针对校外培训办学经费等资产和财务管理的细则。唯有从立法层面进行规范,才能使校外培训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并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满足家庭高质量教育需求、推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双减”政策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以及“双减”对学校教育的深刻影响。特别是从“双减”与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是建立良好教育生态的迫切需求,同时将带动中小学校管理方式的全面变革。“双减”背景下需要中小学管理实现两重转变:由制度管理转变为人本管理、由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突出中小学管理以人为本,转变其教育理念。“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管理的改革路径有:强化管理评价,提升管理成效;改革管理形式,重塑管理内容;加强党建支撑,强化管理融合。  相似文献   

18.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此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仍存在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立法上存在欠缺、执法上监管合力不强等方面。为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法治化,对构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长效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我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现状,从促进监管部门有效承担监管职责、鼓励学校提升教学效果、引导家长塑造正确教育理念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减”聚焦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理念和要求,努力适应国际人才竞争、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素质教育体系。“双减”是一项系统改革,涉及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会、政府等教育系统内部与教育系统外部相关主体和要素的价值需求、利益关联等。“双减”改革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家长的教育短视焦虑、教师的减负提质实效、学校的教育服务供给、社会的教育改革期望、政府的监管推进机制等客观存在实践困点,彰显出“双减”的艰巨性、必要性和长期性。深化“双减”改革应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强“双减”内动力;深化系统改革,营造“双减”大环境;强化家庭教育,凝聚家校协同合力;健全配套机制,保障学生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史燕群 《四川教育》2022,(22):10-11
在“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能否减负增效、课后作业能否减量提质、课后服务能否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力补充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抓手。为此,学校及教师必须立足课堂、优化课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新作业设计、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真正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