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新时代,初中思政课程应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通过教学素材的挖掘、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学平台的构建及教学评价的运用等创新举措,着眼于初中思政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及实施,探索思政课程课内外结合的育人格局,力求走出一条立足初中思政课育人发展的新路,以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要把握好思政课程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而且要从“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入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密切联系起来,才能使立德树人转化为思政课程的主线与核心思维。初中思政课程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丰富资源和深厚力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机融入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必由之路。廓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时代定位,在探寻融入问题基础上深刻阐释融入的价值逻辑,是理解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论题的前提与因由。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体现了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的高要求。文章在明确立德树人理念与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新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立德树人理念与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价值,并对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是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有效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确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践路径,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推进学校育人工作取得实效,彰显地域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要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基本内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通过建立健全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协同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衔接立德树人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中学思政课要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初中阶段的思政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凸显立德树人价值,要培养一颗赤子之心,培养一种思维方式,培养一种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各类教学资源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以及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内在诉求,亟待高校"课程思政"探索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因此,高校"课程思政"要着力构建"一三四五五"机制,即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加强"四个协同",注重"五个融入",倡导"五度"教育,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陈静 《河南教育》2022,(7):69-7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举措。当下,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已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但高职院校影视创作类课程思政建设仍面临着种种困境。本研究通过分析影视创作类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成逻辑及课程思政融入影视创作类课程的困境,为高职院校影视创作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行性路径,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立德树人”理论的现实意义,然后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包括优化教学内容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前提、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提升教学效果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李亚 《教育探索》2022,(6):44-47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关键课程,而获得感是衡量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提升高校思政课获得感,需要厘清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科学内涵,剖析影响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现实挑战,即认知启迪需求与课堂教学供给不充分、课程参与需求与协同手段供给不平衡、现实融合需求与社会资源供给不同步。高校应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完善协同手段、拓展社会资源等策略,在激发主体合理需求、引导主体适度参与、建构主体积极认同等方面下功夫,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历经多次改革发展,始终承载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重任。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从“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视角出发,探索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并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视域下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李晓红 《贵州教育》2022,(19):11-1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是值得思政课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是作者在教学一线通过实践总结的一些初步经验,希望能对同行做好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是思政课的重要构成,要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守正创新,让课堂教学接地气、有活力。改革创新思政课,使思政课具有更强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张时代答卷。  相似文献   

14.
继 2019 年 3 月 18 日习主席召开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2020年 9月,习主席又在《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一门学科来说,这是百年未有之事件。这就把思政课摆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如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上好每堂思政课,是新时代每个思政课教师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为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思政教师要明道信道、创新教学手段、提升个人教学魅力,不断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切实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从而有效完成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实现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政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统一,在议题式教学中传播思想政治学科理论知识,展现思政课培育政治认同的课程价值,理直气壮地回应现实问题,真正做到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高度统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程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耦合育人探究,有利于优化新时代学校课程建设,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育共生体,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服务“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育新时代接班人、提高人才素质、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青少年成长中具有历时性、整体性的关键性思想涵育课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基于对其价值意蕴与当前问题的科学分析,着重于协调解决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的层次性、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统一目标。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主题,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成为必然。以立德树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具有价值意义,即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以立德树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具有生成逻辑,即立德树人反映职业教育时代诉求的根本趋势,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立德树人彰显社会发展为基础的实践指归。文章从理念路径、目标路径和实践路径提出了以立德树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场范式的奠基石.新时代全部思政课话语逻辑都不能脱离其内在的根本价值原理,必须把价值原理贯穿到立德树人话语场范式的根本价值上.围绕立德树人总目标,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从《宣言》中生成思政课话语场范式的三重价值.从中生成思政课原理话语场原生价值,并在原生逻辑基础上生成思政课话语场之立德树人次生价值,在次生逻辑基础上生成思政课实践话语场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