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叶片表皮细胞"是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的学生实验.教材所列举观察表皮的植物叶片(菠菜、青菜、蚕豆、槐、大叶黄杨等)我们都用过,在反复比较研究这个实验的材料时,笔者发现紫鸭趾草是观察叶片表皮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6,(24):56-57
分析和再现"海尔蒙特的实验"和"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整合教材素材后,提出"二氧化碳是不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并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在一组实验中完成"气孔"和"二氧化碳"两个探究因素的实验设计,以此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叶片的结构"是《植物》这一节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叶片每一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实验教学法直观、生动,可以达到这一教学要求,但制作徒手切片的难度很高,不少学生难以掌握,因此如何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是这堂实验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吡罗红为什么不分开使用而要混合使用呢?为了弄清楚该问题,笔者用洋葱鳞茎叶片内表皮分别做以下实验,具体见表1。  相似文献   

5.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往往由于叶片研磨不充分而导致色素提取效果不佳。采用果蔬破壁机对叶片进行破碎提取色素,效果较好。另外,将层析装置改进为密闭体系,色素的分离过程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能减少层析液的挥发。实验的改进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发电站"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水力发电的方法和原理,需要学生做一项研究"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因素"的实验,学生通过该实验可以知道小水轮转动快慢与水位高低、水流量大小、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位置3个因素有关,即:水位高、流量大、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外侧,小水轮转动快;水位低、流量小、水流冲击小水轮叶片内侧,小水轮转动慢.  相似文献   

7.
初一生物练习册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最后将叶片没有遮光的部分做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蓝色的部位是  相似文献   

8.
基于LabVIEW CDS模块开发了风力机智能叶片控制实验系统。根据智能叶片内模控制原理,在LabVIEW环境中建立了风力机智能叶片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内模振动控制器,进行了系统模型仿真实验以及内模控制仿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和创新性,利用此系统可以自行设计智能叶片控制器并分析控制特性,提高对于风电控制技术的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校新能源、电气和自控专业学生普遍缺乏针对风力机叶片振动控制的实践环节,提出了基于LabVIEW的风力机叶片振动特性与控制仿真实验设计方案,该方案利用LabVIEW搭建了风力机叶片的经典颤振模型,建立叶片振动特性与控制仿真实验系统。整个仿真实验系统,可在多种典型风速场景下进行叶片振动特性实验,同时,可自行设计控制参数,进行叶片PID振动控制和自适应振动控制的仿真。通过直观的虚拟仿真交互系统,有效克服了场地和设备带来的时间、空间上的局限,促进学生对于风力机叶片振动特性的了解,增强了叶片振动控制设计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植物学>中"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一实验中,介绍的实验材料是天竺葵,它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材料.但是,许多乡村中学都难以找到它作为该实验的材料.我们发现选用大豆叶片作为光合作用实验的材料,也能得到同样理想的实验效果,其优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初一生物第一册(上)教科书第50页开设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学生分组实验。如果按教材的方法步骤进行该实验,既不容易做好,又很麻烦。本人通过几年的实验教学实践,把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效果很好。a.实验前两三天,把室外生长的天竺葵叶片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不透光的物品如:黑纸片、薄木片、锡箔纸等,遮盖起来。b.实验时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物品(摘叶片之前,能有几小时阳光照射,效果更明显)。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d.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  相似文献   

12.
<正> 1 用注射器探究"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一样多吗?"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而且下表皮的气孔数量比上表皮多。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亲眼观察到气孔的存在,我设计了一个小实验。1.1 实验器材空心菜、20mL 注射器1支、清水1盆、橡皮筋1个。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测定茶树叶片的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茶多酚在茶树叶片分解过程中的作用。创新点:测定了茶树叶片在茶园地表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规律,并确定了茶多酚/氮素比值在茶树叶片短期分解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了分解过程中儿茶素的变化规律。方法:采集成熟的茶树叶片,在室内风干后利用分解袋法测定其分解速率。分解袋放置于茶园地表用于模拟田间条件,逐月收集分解样品。实验结束后,测定各月份叶片的干重残留量、月均干重损失率、多酚等有机组分含量以及各元素含量。结论:茶树叶片的干物质损失规律可以"两相分解模型"进行描述,茶多酚/氮素比值是调控分解速率的主要因素。分解过程中,茶多酚的转换十分迅速,同时儿茶素单体的结构影响其分解速率:大部分的儿茶素单体在分解初始两个月内迅速消失,没食子酸(GA)、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儿茶素(GC)在分解后期少量检出,而其他儿茶素已不在检测限内。茶树叶片中大量多酚的存在及其特有性质可能影响着叶片中的养分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物》第一册 (上 )实验十二“观察叶片的结构”中 ,是用新鲜的蚕豆叶片作观察叶表皮的实验材料。我们还用过青菜叶片、槐树叶片、菠菜叶片、卵准莲座叶片等等。在比较研究这个实验的材料时 ,我们发现观察表皮的最好材料是卵准莲座叶片。卵准莲座 ,属于景天科 ,枷蓝菜属植物 ,叶对生 ,叶片肉质状 ,俗称“厚脸皮”。用它作为观察叶片表皮的实验材料有以下优点 :1 取材方便且经济 卵准莲座可用叶繁殖 ,繁殖速度较快 ,在我们校园、教工宿舍阳台都有栽培 ,所以实验时取材非常方便 ,不像蚕豆、菠菜需要专门种植或者要到市场上购买。2 叶…  相似文献   

15.
在中师《生物学》教材中,在做叶片剪影实验时就为材料准备而发愁。就我校而言,做叶片剪影这个实验的班级每年就有10多个,这样,材料的准备特别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寻找一种常见的植物叶片取代天竺葵或蚕豆叶,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经对学校周围常见的几种野生草本植物作对比实验后,发现用紫茎泽兰(俗名:解放草、飞机草、大黑草、霸占蒿等。学名:Eqpatrium odoratum L.)做叶片剪影实验效果要比用天竺葵还要好,我校一直用紫茎泽兰做叶片剪影实验已有13年了,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顺利完成了大纲要求的实验任务。 现将几种…  相似文献   

16.
小液流法是一种迅速而又简便的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在以往的实验中,所选用的实验材料一般为菠菜,虽然实验效果不错,但往往受其生长季节的限制而导致实验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为此,作者尝试利用其它植物的叶片代替菠菜做此实验。通过对多种植物叶片进行不同季节的测定,我们认为实验效果明显且能克服时间局限性,实验材料以大叶黄杨叶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李真虎 《科学教育》2007,13(2):40-41
授课班级:高二(174)班人数:46人授课时间:略情景铺设:在进行该实验之前,学生学习了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了解了简易切片制作的材料选择的标准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观察效果好。鼓励同学们根据标准自选材料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过程:在学生陆续进入实验室时,注意观察学生自带的实验材料,大致分类。教师:同学们为本实验准备了哪些材料呢?学生:杨树叶,柳树叶,菊花叶片,菠菜叶等。教师:为什么大家都带植物的叶片呢?学生:因为植物叶片中才有叶绿体。教师:只有植物叶片中才有叶绿体吗?学生:一些植物的茎也有,如仙人掌。学生甲说:植物绿色的部…  相似文献   

18.
降低轴流风机噪声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轴流风机的噪声源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对降低风机噪声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降低风机噪声的两种新方法——叶片不等距分布方法和叶片穿孔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为降低轴流风机噪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如果在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的季节做光合作用的实验是很容易成功的。但按教材编排体系,中学和中师《生物学》中在光合作用部分教学时正值冬天,天气阴晦、气温很低,很难遇上晴暖天气。因此按惯例将天竺葵放在暗室处理后,在选择叶片用不透光纸遮盖时,很多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生长健壮的成熟叶片进行遮盖,这样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被遮盖叶片实验不能成功。为使叶片能够得到足够光照,有的教师便指导学生白天将天竺葵放在露天,夜晚则放在强光灯下进行人工照光处理,结果也不是所有被遮盖叶片都能实验成功。但在选择叶片遮盖时,如果选择…  相似文献   

20.
1 实验创新要有"广度" 广度本意是指事物的范围,那么实验创新要有广度,即实验创新的范围要广,不应仅局限于实验材料创新.例如,除应用丝瓜叶片、金边吊兰等替代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及产物,用蟑螂、蚯蚓等替代鼠妇探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等外,还可以对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实验器材、实验过程等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