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特异性腰痛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之一,复发率、就诊率较高,也是体育界中运动损伤的常见症状之一。在很多运动项目中如举重、跳高等很是常见,不仅如此,很多运动员在训练中或者比赛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下背痛的症状。因此,本文就目前临床近年来针对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医师和队医治疗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atha瑜伽对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NLBP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Hatha瑜伽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走罐康复治疗.以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RMDQ)、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尺(VAS)、腰背肌耐力、腰椎关节活动度为测评依据,对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停止治疗6个月后的测定指数进行测评.结果:1)治疗6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Roland-Morris评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腰背肌耐力和腰椎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耐力和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2)停止治疗6个月后,两组组内各项指标停治前后比较,实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VAS和RMDQ评分明显上升(P<0.05),肌耐力和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atha瑜伽、走罐治疗均能不同程度的减缓NLBP患者的疼痛.Hatha瑜伽作用优于走罐治疗,在停治一段时间后,瑜伽更能维持疗效,抑制复发,效果优于走罐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对赛艇运动员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治疗的110例发生下腰痛的辽宁赛艇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采用核心功能训练联合电针治疗方案)和对照组(55例,采用核心功能训练方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运动员在治疗效果、疼痛程度、核心肌肉耐力水平和测功仪输出功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程度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板支撑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测功仪输出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功能训练联合电针治疗,对赛艇运动员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比单纯采用核心功能训练治疗方案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保守方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干预方案包括针刀松解、腰部斜扳法、核心肌群训练,对照组干预方案包括手法推拿、牵引床牵引及八段锦功法练习。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实验前后的t检验均显示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腰椎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方面,实验组的配对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的t检验,除侧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屈伸和旋转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下腰痛的干预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方案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日常生活能力;但对于改善腰椎主动关节活动度屈伸、旋转效果均不明显,对照组的实验方案在改善侧屈腰椎主动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实验组。  相似文献   

5.
张磊  张欣然  潘璠 《精武》2013,(36):17-18
核心力量训练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的研究可谓是此起彼伏,人们日益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成绩影响不可小觑。而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不能缺少核心区肌群的训练,所以大多数教练员都结合自己运动员的专项进行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羽毛球运动中的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为羽毛球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探究在舞狮运动中舞狮尾者所动用的核心肌群,及其所需具备的力量素质的先进协调训练方法,以指导舞狮运动的训练,以使舞狮表演或比赛时,具有更好的效果,并推进舞狮运动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有氧运动对中、老年女性非特异性腰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120名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4组。B、C、D组分别参加为期9个月的健身走、太极拳、健身瑜伽训练,A组为对照组无训练计划。训练前、后分别对各组骶棘肌肌电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疗效判定。结果:B、C、D3组腰背肌肌电图波幅均高于训练前(P<0.05),时程均低于训练前(P<0.05),D组在各时段的变化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疗效比较D组优于其他组别(P<0.01)。结论:健身走、太极拳锻炼均能增加患者腰背肌肌肉力,对中老年女性非特异性腰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健身瑜伽练习作用优于健身走和太极拳锻炼,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从事乒乓球运动早期专业化训练的运动员腿型的研究显示,过早的专业化训练易导致运动员O型腿的形成。通过Wolff定律来分析其O型腿的形成原因,建议教练员和家长按国家体委的训练大纲执行,推迟儿童专业训练的年龄,减少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拉提运动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影响。方法:42名符合条件的受试者被随机分置于实验组(n=21),给予每周3次,为期6周的普拉提干预,对照组(n=21)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前和实验结束后24h内进行相关指标的测量。结果:疼痛指标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疼痛下降明显;功能障碍指数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SF-36中对身体疼痛和精力的影响组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普拉提运动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疗效。  相似文献   

10.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对力量和协调性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尤其是对核心区域力量的要求极高,所以核心力量训练这种专项力量训练备受羽毛球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视。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了核心力量的相关概念、对羽毛球训练的作用以及训练原则,旨在为羽毛球运动训练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中等强度动态等惯性力运动负荷条件下采集腰部L3-L4和L5-S1部位的sEMG信号,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定量递归分析与复杂度计算等方法分析研究sEMG信号变化特征,采用主动康复治疗手段观察其对腰部肌肉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部位对各项sEMG分析指标以及被试分组对AEMG的作用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而采样时间对各项sEMG分析指标以及被试分组对其它sEMG分析指标的影响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慢性下腰痛患者的sEMG信号具有低频、不复杂和有序的信号特征,主动康复治疗对改善腰部肌肉功能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谈背越式跳高摆动腿的作用与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背越式跳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技术进行了分析,强调摆动腿的重要性,提出在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应加强和重视摆动腿的训练与教学,并提出相应的训练与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对腰痛羽毛球运动员的部分功能进行测试,观察其活动范围、肌肉力量、肌电活动以及相应对称性。为了解羽毛球运动员损伤机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6名腰痛羽毛球运动员(男运动员4名,女运动员2名)。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日本矫正外科协会(JOA)评分量表、躯干旋转、胸椎旋转、髋关节内外旋活动度、躯干等速旋转力量、等长背伸活动的肌电活动测试,并观察两侧差异比的平均值。研究结果:(1)腰痛运动员的躯干旋转、胸椎旋转以及髋关节外旋活动度平均差异比为(31.98±21.53)%,(19.8±17.08)%,(13.81±4.43)%大于10%,仅髋关节内旋活动度平均差异比为(5.62±5.63)%小于10%。胸椎和髋关节旋转动度有减小的趋势;(2)等速躯干旋转两侧峰力矩和平均功率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峰力矩平均差异比为(5.45±1.78)%小于10%,而平均功率平均差异比为(12.78±11.40)%大于10%;(3)在等长背伸活动中,竖脊肌肌电活动的平均两侧差异比为(14.18±9.84)%大于10%,而多裂肌肌电活动的平均两侧差异比(9.90±7.92)%接近10%;竖脊肌和多裂肌的中位频率斜率(Median Frequency slope,MFs)均出现下降的趋势,但两侧差异比为(4.68±3.17)%,(5.35±5.40)%小于10%。结论:(1)腰痛羽毛球运动员躯干旋转、胸椎旋转、髋关节外旋活动范围存在对称性问题,且胸椎旋转、髋关节旋转有减少趋势;(2)躯干等速旋转平均功率存在对称性问题;(3)等长背伸任务中,竖脊肌和多裂肌出现疲劳,肌电活动存在对称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腰部损伤是国内外赛艇运动员最常见的损伤。赛艇运动员的腰痛是多因素促发导致的结果,因此对其机制的研究较有局限性。近几年对赛艇运动员腰痛机制的研究主要是流行病学及生物力学的分析,研究表明:赛艇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脊柱承受的较大应力会使其前屈后伸超过其生理的活动度,而且,较小程度地骨盆旋转以及腰-骨盆运动的不协调增加了腰椎损伤的几率;腰部损伤跟大量的测功仪训练、相关肌肉功能下降有较大的相关性。而且国外的一些研究初步说明,赛艇运动员的腰、腹、大腿等部肌肉用力明显不对称,可能也是引起腰部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瑜伽运动对慢性下背痛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30例确诊慢性下背痛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n=15)及瑜伽运动组(n=15),随后分别进行12周的常规康复及瑜伽运动,并对受试对象康复前、康复后12周末进行RDQ问卷评分、VAS疼痛强度评分及腰背功能的测定、评价。结果:12周后的瑜伽运动组患者的疼痛及压痛测定、腰背功能测定计分明显降低。结论:瑜伽运动对慢性下背痛患者慢性腰背疼痛、功能障碍有明显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排球运动员腰背肌肉筋膜炎的发生因素与运动疗法的康复作用。方法:30例排球运动员腰背肌肉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抗阻力运动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在30天时统计康复结果。结果:实验组在腰背疼痛视觉模糊量尺测定、腰背功能评价两项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抗阻力康复方案对排球运动员的腰背肌肉筋膜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下腰痛患者肌肉力量和神经—肌肉活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男 《体育科研》2014,(2):42-47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有60%-80%的成年人生活中有LBP发作的经历,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肌肉力量和神经肌肉活动不平衡现象常常存在于LBP患者中,被认为同LBP的产生以及LBP的反复发作相关.研究目的:探讨LBP患者中出现的肌肉力量和神经肌肉活动的异常改变,并初步探讨其同LBP发作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对LBP患者中肌肉力量、神经肌肉控制和与其它运动环节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多数研究表明慢性LBP患者存在背伸肌力的下降、屈伸峰力矩(F/E)比值的上升、背伸肌耐力下降等现象.结果反应了LBP患者肌力平衡受到了破坏,可能是引起LBP反复发作的原因.而躯干旋转力量不平衡同LBP发作的关联则尚无定论. (2)通过表面肌电图技术观察LBP患者腰背神经肌肉活动的异常.研究发现,LBP患者存在腰背肌静止状态下激活增强、椎旁肌活动不对称、屈曲放松反应(Flexion-Relaxtion ratio,FRR)缺失、腰背肌肉耐力下降等肌电的异常现象.(3) LBP不仅仅会引起腰背肌力和神经肌肉活动的改变,也会引起相关运动环节的异常. 已有研究证实臀肌肌电活动异常、腹肌激活模式改变、下肢肌肉活动异常同LBP发作相关联.结论:肌肉力量及激活的异常,躯干屈/伸比值的改变,背伸肌肌肉耐力下降,椎旁肌激活不对称性,伸肌容易疲劳以及屈曲松弛,臀肌、腹肌、下肢肌肉激活的异常等都同LBP存在一定的关联.这些因素,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研究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患者的腰骶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招募筛选NLBP患者71例(NLBP组)及29例无腰痛的健康人群(Con组)。填写问卷评估疼痛程度和腰功能障碍,并分别拍摄矢状面及额状面的X光片,测定腰椎前凸程度和骨盆侧倾程度的相关指标。研究发现:①NLBP组腰椎前凸程度与Con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NLBP组与Con组相比骨盆发生明显侧倾(P<0.05);③性别对NLBP患者腰骶结构没有影响;④不同年龄的NLBP患者腰椎结构有发生不同的改变,青年患者与中老年患者相比,腰骶出现了显著的腰曲变直(P<0.05)及骨盆侧倾(P<0.01);⑤症状也会影响NLBP患者的腰椎前凸程度(P<0.05)。研究结论:①骨盆侧倾是NLBP患者的共性,可将该指标用于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②不同年龄、性别和症状的NLBP患者进行康复时应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