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学生》2006,(4)
在法国做工,一个"苦"字说不完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期的生活,在国内鲜为人知。按邓小平自己的话说:"我在法国的五年零两个月期间,前后做工约四年左右,其余一年在党团机关工作"。邓小平在法国大约四年的做工时间,尝尽了一个东方人在西方的苦难。他做过工人、招待、跑堂、钳工、修理工、搬瓦、推转、扛水泥以及清洁工等等。法国小镇蒙达涅市政斤里的户口登记薄上,现今还有他当年在"职业"一栏填写的"体力劳动者"的字迹,临时的身份证号码是:1250394。邓小平1920年10月19到达法国,那时他只有16岁。他和90多名留法勤工俭学生经过漫长的旅途,到达了法国南部重镇马赛。这些学生大多在15岁到20岁之间,穿着欧化,但举止仍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他们不谙法语,却有一颗好奇和奋进的心。他们到达的第二天,法华教育会负责接待  相似文献   

2.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曲中思想解放的先声。这一运动的发轫,可以追溯到1912年李石曾、吴玉章等“拟振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而发起留法俭学会,但直到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才如狂飙突起,蔚为时尚,吸引着一代中国青年的精英。从1919年3月到1920年底,国内就先后有20批1,600多莘莘学子远涉重洋,赴法求学。据周恩来在法  相似文献   

3.
勤工俭学是我国青年学生的优良的革命传统。四十年前我国约有一千多个青年留法勤工俭学,他们一方面在法国工厂里做工,一方面求学。徐特立同志就是那时到法国做勤工俭学学生的。在这批青年学生里后来还产  相似文献   

4.
1919年秋,23岁的向警予与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等一批雄姿英发的年轻人一起,远度重洋,赴法国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语言,文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1919年的"白话文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文言退出了历史舞台.1920年白话文进入语文教材,也就是从那时起,文言文教学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远渡重洋,赴法学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100多年的历史几度辉煌几多灿烂。勤工俭学光照千秋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1847年前后,就有来自中国的学生自费到法国留学,1872年首批官派生赴法学习,辛亥革命以后,各种形式的留法学生大量出现。尤其是1920年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风靡全国,在中国近代留学史和革命史上留下了千古佳话。后来,其中的许多人成了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创业者。中国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是当时中国的知识青年追求新思潮,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而进行的一次尝试。在这次大规模的向西方学习活动中,留法勤…  相似文献   

7.
《警厅拘留记》和《检厅日录》是周恩来同志1920年在狱中编写的两本书.1919年4月周恩来从日本回国,为刚刚兴起的五四爱国运动所吸引,立即投入到这一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去,并成为天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天津是五四爱国运动猛烈发展的一个地方;天津的新文化运动是全国新文化运动的一支劲旅.天津的五四运动从1919年5月4  相似文献   

8.
1920年9月11日,16岁的邓小平在上海登上法国的邮船,驶向一望无际的大海。他是这批去法国勤工俭学的90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邓中夏同志是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史界以及有关同志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事邓中夏研究,写出有关邓中夏的生平回忆、思想研究、传记文学等文章约50余篇。现将其主要论点综述如下:一、邓中夏的思想转变关海庭等同志指出:邓中夏的思想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变:从1917年7月至1919年5月,由一个封建文人转变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从1919年5月至1920年上半年,由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与嘉陵江在朝天门交汇,浩浩荡荡,奔流向海。渝中半岛犹如—艘巨型航母,朝天门就是船头。1920年,16岁的邓小平怀揣着"救国"梦,从朝天门码头启程赴法国勤工俭学,走向世界。九十年后,奔流浩荡的长江水,承载着3200万  相似文献   

11.
出国去, 走东海,南海,红海, 地中海; 一处处的浪卷涛涌, 奔腾浩瀚, 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这是周恩来同志一九二○年六月八日赠友人赴法勤工俭学时写的告别诗中的一段。当时,周恩来同志在天津因领导爱国运动遭到反动政府逮捕入狱已近五个月。当一友人冲破种种阻挠,准备到巴黎公社的故乡、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法国去勤工俭学时,周恩来同志因  相似文献   

12.
罗学瓒同志,1892年农历12月25日,生于湖南湘潭县马家河南岸龙家坊的一个忠厚淳朴的佃农家庭里。1912年先后考入湘潭县中学和湖南第一师范求学,他是毛泽东同志的同窗好友,湖南自修大学的学生。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就积极参加毛泽东同志领导的著名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19年同张昆等同志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克娄佐地方的史内德尔钢铁厂工作,每天除坚持繁重的体力劳动外,还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1921年曾参加当年有名的争  相似文献   

13.
郭须静,字厚庵,河南沘源(现唐河县)人。生于1895年。早年就学于新式学堂。嗣毕业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政治经济系(本科)。又于1920年参加了赴法勤工俭学,时年二十四岁。在此以前,已有众多的热血青年为向西方寻求知识和救国救民真理,联翩赴法留学。而以湖南、四川等江南诸省人数为最多。河南督军赵倜当时视爱国学生如同蛇蝎,致使河南留学生的派遣大大落后于江南诸省。后来由于各方的请愿和斗争,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冲击,赵倜才答应批准河南每年送一次赴法勤工俭学生。1920年,郭须静经河南教育厅考试后被录取。是年十月,经由上海华法教育会,并于十二月十五日作为中国第十七次赴法学生,一行一百二十二人(河南省八人)乘智利号轮船放洋赴法。在法国期间,入凡尔赛园艺专门学校专攻园艺,学习成绩优异,曾是在法的中国农学会组织者。1923年毅然返国,到河南中  相似文献   

14.
发轫于20世纪初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伴随"五四"运动的开展达到其高潮,衰落于1925年左右.在这期间大批青年远涉重洋,赴法留学.保定地区是这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兴起中心之一,不但发起时间早赴法人数多,而且开办了整场运动中最早的两个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在这场运动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保定兴起的原因做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本篇课文作者瞿秋白同志的简要生平; 瞿秋白(1899—1936)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重要领导者;现代著名的作家、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1899年1月生于江苏常州一个没落地主的书香人家,父亲以教书糊口,母亲能诗善文,对他后来喜爱文学有重要影响。1917年,秋白同志考入北洋军阀政府外交部主办的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俄语,当年就开始翻译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等俄国诗人和作家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组织、筹办刊物、撰写文章,宣传新文化运动。1920年,他以北京《晨报》记者的身份,到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访问。在苏联,他接受了马  相似文献   

16.
《渔妇》     
林风眠(1900~1999),广东梅州人。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1918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入第戎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925年回国,先后任国立北平艺专、国立艺术学院校长兼教授,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  相似文献   

17.
1920年至1924年,周恩来赴法勤工俭学期间,通过自己的革命实践,鞭辟入里地向国人介绍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状况;考察了欧洲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动思潮;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他逐渐认识到只有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走革命道路,才能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  相似文献   

18.
李伟森文集     
李伟森 李伟森(1903—1931)。乳名伟生,学名国纬,字北平。笔名李求实,化名林伟,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1917年考入武汉高等商业专科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时,领导了武汉学生运动。嗣后与恽代英等组成利群书社。1920年到黄陂北乡当小学教员。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随...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诗人李金发,原名淑良,1900年11月21日生于广东梅县。1916年他与著名画家林风眠及著名作家黄药眠就读于梅州中学。1919年,他与林风眠到上海,同年与林风眠、李立三、徐特立、王若飞、郎静山等赴法国勤工俭学。李金发学的是雕塑,他在名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冬天屋里没有生火,他在课后还要从学校里挑回泥土,和着冰冷的水搞雕塑。1922年春天,他为林风眠和刘既漂做了花岗岩石塑像,送到巴黎艺术沙龙参展,在法国引起轰动,这是中国人的雕塑作品第一次在法国高档的艺术展览会上展出。李金发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特和魏尔伦等人的影响,1923年,…  相似文献   

20.
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长沙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读过六年私塾。19岁教蒙馆,开始致力于教育事业。43岁(1919)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由欧洲回国后,继续在长沙办教育。1927年春,投身工农运动,任湖南省农民协会的教育科长兼乡村师范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同年,在白色恐怖下,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南昌起义。此后,转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至1930年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30年底回国后,参加中央苏区红色政权的建设工作,任教育部代部长、副部长等职。1934年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