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一个浮躁却美丽的年代,我们哼着光良的歌在海边大声的许愿,我们手牵手在草地上大叫“可以陪你这样活着真好”。流行音乐、电视剧、小说以铺天盖地之势将我们紧紧包裹住。虽然偶尔生出一丝迷乱,偶尔有些人彷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真善美的认知。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流行文化与经典同行的年代,当流行的美成为一种时尚,它非但不会撼动经典的地位,反而可能孕育出新的经典。我们是同时读着经典与流行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在金庸的作品中寻找江湖义气、侠骨柔情,同时我们在李白和杜甫身上体味古人真实的豪迈或者沉郁;我们哼着《同桌的你》来纪…  相似文献   

2.
有些书是经典的,你可以不看,但你绝不能一无所知。目前在书店里唱主角的外国文学图书,基本上还是19世纪那些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例如托尔斯泰、福楼拜、狄更斯等老朽。即便是《尤利西斯》、《喧哗与骚动》等艰深的意识流小说,相信多半读者除了偶尔翻翻,是很难真正接近的。另一种现象是纷繁众多的外国流行小  相似文献   

3.
流行与格调流行文化对其他文化形态与文化种类解构与整合的能力是相当强大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大陆的流行文化曾刮起一股怀旧风,老照片、老房子、老歌曲,唯旧是举,唯旧是逐。不明究里的人曾以为是传统与经典重返舞台,其实,这只不过是流行文化的一次“借壳上市”,传统与经典在这里只剩下没有了生命的躯壳与皮囊,它被抽空了,改写了,被装进了时尚与大众文化的流行内容,被从原先的文化语境中挪用过来,成了物质的、科技的、欲望的、易变而又重复的现代都市大众文化的一个元素,一种装饰。这股风似乎还没有减弱的趋势,有许多的个案值得细细推…  相似文献   

4.
当前关于经典的探讨中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将经典与流行混淆起来,其实经典的确定与流传基本上是知识分子内部权力争斗的体现,是为了使自己的立场及知识资本合法化的一种诉求,讲经典只是知识分子的事情这只是一个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并不说老百姓天生就不能培养出这种能力,而是被剥夺了这种能力发展的机会。如果不顾及这个事实,单纯大声张扬大众是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人,尤其在经典这种所谓高级文化形态方面也有决定性力量的人,实际上在拔苗助长,或者是在自欺欺人,以高声宣扬赢得一种道德姿态,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助长了蒙昧。  相似文献   

5.
童年的阅读     
上了中学,作业增加了那么多,还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等着我们,课外阅读的时间明显比小学时少了吧?想在这最短的时间有最大的收获,读什么呢?这就是老师、家长为什么总让我们读经典的原因。其实经典并不都是那么遥远,那么难懂,作家梅子涵的这篇文章会让你对经典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哦!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  相似文献   

6.
寻找一本书     
有前辈学者就认为,书是读得完的。金克木先生就在《书读完了》一文中介绍了历史学家夏曾佑、陈寅恪的观点,认为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当然是指那些最重要的经典。而西方那些有口皆碑的经典,其实也不过几十种吧。如果读这一百多本经典,其实不需要太多时间。如果一个星期读一本书,一年大约有五十多个星期吧,这样一年就可以读五十几部经典了吧!花上两、三年业余时间,读一批影响了人类文化发展进程的经典,并不是多么难的事。  相似文献   

7.
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印尼,乃至对于整个世界而言,20世纪五六十年代都是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革命年代。与特定的文化政治形态相关,这一时期,大量的中国当代文艺作品进入印尼的华侨华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塑造了一代侨民的文化与政治认同。现在,重新审视这一段被尘封的历史,将有助于我们对这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重新理解和认知。其中的政治与文学的重新理解,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学研究中,50-70年代的红色经典通常被解读为政治、制度与权力的产物,但这些作品在政治条件完全不同的印尼华人华侨中的传播,却为我们重新理解这些红色经典的价值提供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经典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文学界的普遍关注。这显然是因为大众流行文化已经猛烈冲击了传统经典文化,而这样的冲击也已经使得当代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明显疏离了那些被历史证明是人文精神核心的经典著  相似文献   

9.
文学经典具有“文学”和“文化”两重属性.因此.对经典的任何当代或具体化解读其实只是一种立足于“当前”和“自我”的“误读”。由于现时的观念总处于嬗变与更新之中.因此经典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界定。也就是说.经典永远处于人的“确立”之中。后现代的最终本质,恰恰是理性的.它用一种漠然的、否定的方式指证了精神深处的无奈与绝望。因此,后现代主义远非“结果”.而只是一种“现象”.作为一种历史语境.它不是“终结”.而恰恰是“开始”。消费时代为我们建构了一种更为宽泛的文化秩序,这种秩序让我们跳出了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经典与流行的狭小圈子,从而使我们进入一个宽广的、开放的、永远变化着的经典时代成为可能.也使经典跳出一种秩小的界定,融入众多精神因素与价值因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当代文学经典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不但使当代文学经典在开启之初就与时代政治文化的语境密不可分,同时,也造就了不同历史背景下所谓当代文学经典在流变过程中前后的并不一致.而且,如果联系1990年代文学市场化的问题,那么,当代文学经典值得思考的问题无疑是多方面的.当代文学尽管已经产生了"经典",并在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从文学史经典向文学经典的过渡,不过,无论从经典的标准,还是就历史沉积的角度上审视,都因经典性的不足而在实际上存有"经典"匮乏的倾向.这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时间上的原因.随着时间的发展,文学史必将进入一种越讲越薄、越讲越精的状态.所以,寻找经典也必将成为一个具有必然性的过程.因此,对于正在历经逐步经典化过程的当代文学来说,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超越时代的局限,并在不断进行的过程中产生经典与发现经典.只有这样,当代文学的经典才能在保持现实关怀下为更多的读者所认可,而文学史意义上的新经典也将由此萌生,文学意义上的经典也将由此传承!  相似文献   

11.
协意识;应试教育的加剧则使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强化训练很充分,但缺少一种深度的精神发育与超越个人小我的对他人与世界的情感认同。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那就是80年代人是在港台流行文化的浸染之中成长起来的,对流行文化有一种超常的敏感,更易于沉溺在港台流行文化所营造的温馨与浪漫遐想之中,这使得他们与真实现实世界之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隔阂与疏离,习惯于生活在个人想像的生活世界之中,不大愿意去接受现实中与个人意愿不相吻合的事物。正因为如此,他们与六七十年代人相比,表现出更健康、活泼、对新鲜事物具有超强的敏感性、富于…  相似文献   

12.
经典与流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现象,但如何确定经典与流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是很值得深思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陈元忠  肖玉辉 《现代语文》2013,(10):104-105
谈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将古文和古诗联系起来,就会和三字经等古典经典文学联系起来,似乎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仅在对经典的阅读和学习之中,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学习经典固然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但这不是全部。传统文化据蕴含在语言之中,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文化的根就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生活之中,在我们传统的习俗之中,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之中。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文言文的魅力?笔者认为这不仅在于其文字的精练典雅,还在于其文风的厚实古朴,更在于其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情韵寄托在每一个文字、每一种句式及每一个语气之中。我们读文言文。能读出那些或是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或是慷慨悲歌、大义凛然;或是俯仰天下、哲思古今的血肉丰满的历史人物。经典历经时间的淘洗.需要细细品味.慢慢咂摸,透过“言”品味“文”。《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篇经典。  相似文献   

15.
房龙《宽容》一书的中文版自 80年代出版后,“宽容”一词在中国开始大流行。但“宽容”这东西很有点像“爱情”,谈的人越多意味着越少; 而且往往意味着人们并不清楚它究竟为何物。当然这也很“正常”, 尤其在我们这更“正常”。其实,“宽容”的含义固然是指一种心态,但这种心态的存否, 指向的却是权利的拥有或缺失。  相似文献   

16.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浅阅读.主要指通过电脑、手机等浏览网络上的信息。然而.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个人的一种文化生活.是读那些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是进入到这些文字所承栽的文化传统中进行思考的行为。能够承担这个功能的.唯有好的书籍,尤其是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17.
文化要在时间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追求的是久远的价值,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这是"传承",是时间性的;信息要在空间中、在广大的人群中流传,追求的是当下的效应,能吸引眼球,有收视率和点击率,这是"传播",是空间性的。现在流行一个词,叫"浅阅读",主要指通过电脑、手机等浏览网络上的信息。使用这个词的人往往怀着一种好意,想以此批评阅读的浅层化。可是,以我之见,阅读就是阅读,世上并无"浅阅读",所谓"浅阅读"不是阅读。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个人的一种文化生活,是读那些有文化内涵的文字,是进入到这些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中进行思考的行为。能够承担这个功能的,唯有好的书籍,尤其是经典名著。这一点不会因为新技术的出现而改变,纸质产品和数字化产品只是形式不同,关键在内涵,从网络上读孔子和柏拉图与从纸质书上读没有本质区别。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出版也在追求当下性和满足于业余性,大量出版物毫无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红色经典"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以革命为主题的文化生产。"红色经典"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媒介手段和艺术样式,包括小说、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等。其中洋溢着浓厚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的"红色经典"电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为新中国50到70年代最主要的精神消费品,"红色经典"影视再流行是世纪之交最引人注目的中国文化现象之一。文章力求从艺术学与社会学角度,通过考察"红色经典"电影的生成语境、价值评判和历史发展,探求其再流行现象的内外动因,并从中反思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燕 《江苏教育》2012,(33):54-55
笔者作为艺术职业院校一名音乐公共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刻感受到必须着重抓好"三个对接"。一、经典和流行对接经典和流行对学生同样重要。经典代表人类最高智慧,是我们连接过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是人类的价值资源。你可以是经典的喜爱者,也可以是经典的质疑者和批评者。但不管怎样,经典应该是每个人教养的一部分,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只有让经典  相似文献   

20.
同事之间偶尔说起《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的教学。我说《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我没落下一篇,每篇课文都给学生上了。有人对此很诧异:"10个单元课文,又是以文言文为主,哪有那么多时间?"是的,如果把《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等同于必修课的文言文教学,这门选修课就不仅仅是时间不够的问题。在一些教师看来,学生有了必修课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再加上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即便应对高考,问题也不大,没有必要在这门课上花太多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