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文学是文学之渊薮,中国的作家文学源于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源远流长,题材广泛.民间文学的二度创作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文学事业发展的需要.民间文学的二度创作应遵循其艺术规律,同时要积极吸收作家文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取长补短,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民间文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张香萍 《文教资料》2014,(21):12-13
当代作家往往都是从民间文学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创作。诸如《聊斋》这种民间文学形式,主要表现的是狐妖蛇仙、神异鬼怪等虚幻的艺术形象,以神话传说为原型,对人间现实进行深刻的表现和诠释。高晓声从小就对《聊斋志异》情有独钟。可以说,《聊斋》对他小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他语言风格的影响。他对《聊斋》的创作方法和思想进行了继承,并加以发展。要对高晓声的艺术渊源和创作风格进行探索,就必须研究民间文学对高晓生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表达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艺术是艺术地域珍贵的文化遗产.国际社会大都通过积极立法寻求其生态保护延续.我国地方民间文学艺术遗产丰富,但面临原生环境受到蚕食,传承人老化且急剧减少,地域外人随意滥用民间文学艺术的问题.在没有出台专门国家性立法的形势下,各文化遗产地方纷纷出台地方的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条例、办法.从现有的司法判例及学理研究的中,通过对黑龙江民间文学艺术的地方考察,公法保护文化传承模式是一种有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又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做出规定,进而使创作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创作和发展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确实存在,因此,承认他们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在相关法律中增加保护条款,是有效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依饭经文是仫佬族地域文化发展的产物和表征,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在文学地理学的视阈之下,地理与文学的关系属性贯穿于经文的生成形态、内容主体、艺术方式、价值意义之间,于地理—文本—艺术的研究范式中发掘经文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文学地理学观念,不仅突显出民族民间文学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借鉴意义,而且昭示了以文学地理学视角研究民族民间文学的广阔空间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法律语境中的民间文学艺术是指在特定的族群间世代相传,体现该族群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特点的非物质的艺术表现形式.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民间文艺承载了更多的公共需求,但这并不能妨碍其获得私法的保护.团体人格和集体权利在私法制度中的确立,民间文学艺术权利的人权和产权属性,为民间文艺的私法保护打下了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民间的创新艺术,常州铜雕作品无论从艺术到思想,从内容到形式,从实用到科学,都有一种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价值,而它们均出自农民之手,来自民间大众,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当前非遗工作得到广泛认同,在挖掘、扶植、保护和发展民间文学艺术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常州铜雕这一创新艺术,珍视民间艺术宝库中的这一奇葩.  相似文献   

8.
正回顾研究民间文学走过的路,每天都在面临着现代社会的挑战。资源的枯竭、能源的浪费、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艺术的衰落,这一系列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民间文学的进一步传承发展。西方如此,中国也如此。我国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才开始较大声势地对民间文学进行了搜集和研究,以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为中  相似文献   

9.
民间文学艺术处于公有领域,应当通过严格界定民间文学艺术客体,赋予来源群体民间文学艺术权,引进“公有领域付费”制度来解决随之而来的问题。与传统知识产权不同,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应该以“保存”为宗旨,使民间文学艺术不因人类的行为而改变、失传、消亡;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应该是特定的来源群体,民间文学艺术权的特征在于:它仅是一种精神权利,不具有财产权利的内容;传承人是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关键,不仅要在法律上明确传承人的权利,还要强调国家在保护传承人方面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简论民间文学艺术的涵蕴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弄清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属问题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是立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及传承者进行合理的保护也成为了能否使优秀的民间文学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以及能否处理各民族间的友好团结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变异性是民间文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使民间文学在传播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发展,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始终繁荣昌盛。本文以中国民俗烧纸钱的由来传说为例,对民间文学的变异性进行了探讨分析,有利于我们发现民间文学变异的一般规律,在整体上也有助于对民间文学的一般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民间叙事”可以分为民间文学中的“民间叙事”与作家文学中的“民间叙事”,本文分析民间文学中的“民间叙事”问题,特别探讨“民间叙事”中的地方性存在及其实现途径的问题。所有的民间文学作品都首先是属于地方的,地方性因素体现在地方的自然性因素、文化性因素、语言性因素和地名性因素等,因此在对于民间文学作品的收集与整理过程中,就要最大限度地将民间文学中的地方性因素保存下来,进行完整地记录与整理,以供时人阅读和后人研究。对于民间文学作品中的民间叙事及其美学价值而言,完整地记录相关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项全新的知识产权,与其他传统知识产权类似,民间文学艺术来源群体所享有的民间文学艺术权也分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两部分。其中,精神权利是权利主体基于其民间文学艺术而依法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主要包括表明来源权、禁止歪曲滥用权、公布权、修改权和传授权等。  相似文献   

14.
在上古神话与敦煌变文<舜子变>的对照中,笔者旨在探讨舜故事从神话历史到民间文学的嬗变轨迹.试图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比较的方法,对<舜子变>在故事情节和艺术手法上的特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民间文学是由群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是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不自觉创作。原生性与民间文学血肉相连、同气连枝,是民间文学普遍存在的一种特点,以产生和流传在偏头关的传说故事作为个案,探讨分析其创作、流传、变异和传承中体现出的原生态特质,可以总结出原生性就是民间文学的本质属性和魅力所在。正统“民间文学”理论在新的建构阶段,应重视、吸纳、丰富和保护其原生性的特质,以求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门学科在国家学科分类体系中的归属和地位对其发展尤其重要.长期以来,中国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归属极不稳定,且始终处于边缘地位,这既与学科自身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深层问题有关,又与相关学者在学科定位选择中摇摆不定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在新的学科分类体系中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不被重视,导致了学科走向呈现出趋冷与滑坡.为更好地促进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的发展,有关部门应该理顺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关系,调整其学科归属,以提高其学术地位,以促进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间文学是由群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是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不自觉创作。原生性与民间文学血肉相连、同气连枝,是民间文学普遍存在的一种特点,以产生和流传在偏头关的传说故事作为个案,探讨分析其创作、流传、变异和传承中体现出的原生态特质,可以总结出原生性就是民间文学的本质属性和魅力所在。正统"民间文学"理论在新的建构阶段,应重视、吸纳、丰富和保护其原生性的特质,以求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民间文学艺术商业性的不断增长,民间文学的法律保护问题也愈来愈为国际社会所关注。现在许多国家已开始尝试从国家和国际两个层面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珞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文学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民族间交往的加深、文化的融合,导致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优秀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逐渐消失,研究者认为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学艺术的主渠道,在学校课程中融入珞巴族文学艺术的内容,并拓展校园文化、以及通过教师对珞巴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等方面实现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生命在于它是否与社会生活同轨,适应人们生活要求和艺术情趣的就能强健地生存发展下来.反之则淘汰于滚滚历史长河之中,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了。文人文学如此,流传于民间的人们口头相传的民间文学也如此,目下,人们对民间文学颇有另眼,甚者认为它是“下贱的文学”、“原始的艺术”,终将消亡。我不以为然,下面就此谈谈浅见:一、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创作并流传的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形,表达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文学。它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千百年来流传不断,体现了民间文学的巨大艺术生命力.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虽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但它们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的。在文学史上我们不难看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几度融合。从民间采来的《国风》成为我国诗的总源头,在它的基础上产生了“离骚体”;东汉流传的诗,至六朝以后.多采用乐府民歌古题,风格亦近似民歌;唐宋词、最早起源于可以歌唱的民间歌曲,许多词的名称及风格颇受民歌影响;到元代,“书会文人”在勾栏瓦肆创作的元杂剧(元曲)影响一代文坛,其实曲也与北方各民族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