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我国人民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根据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推荐,从社会各界选出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较高政策法律水平的人士担任人民监督员,依照一定的程序,对查办职务犯罪工作进行外部监督的一项制度。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中,引入人民监督员制度,使人民监督员在充分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基础上,规范检察机关执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2.
经过了3年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试行,在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已经基本确立。然而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中,有些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拟从人民监督员的合理构成、监督的范围、监督的方式、监督程序的启动、监督意见的效力等五个方面对试行的人民监督员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能够对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以及将来的法律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完善外部监督的一种方式。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人民监督员监督具有民主性、建设性、非终局性、程序启动性、局限性、代表性、层次性的特点。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案件监督应独立于检察机关,由人大行使,对人民监督员任职应有限制性条件,建立人民监督员选任的法定程序和履职保障体系,构建异体监督程序机制,在检察工作中建立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工作程序,主动接受监督。  相似文献   

4.
杨钢 《高教研究》2007,23(2):31-34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完善外部监督的一种方式。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人民监督员监督具有民主性、建设性、非终局性、程序启动性、局限性、代表性、层次性的特点。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案件监督应独立于检察机关,由人大行使,对人民监督员任职应有限制性条件,建立人民监督员选任的法定程序和履职保障体系,构建异体监督程序机制,在检察工作中建立接受人民监督员监督的工作程序,主动接受监督。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回访成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内容,充分保障了人民监督员的知情权,对检察机关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扩大办案的社会效果,促进文明执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破解"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难题,保障司法决策的民主化,自2003年起,检察机关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人民监督员制度,为民众参与并监督检察工作提供保障。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实施,对提高检察机关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以及确保依法公正履行检察职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因为缺乏立法支撑和机制保障,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如对"五种情形"监督不力的问题。为保障该制度的有效运行,我国有必要在立法上对该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是基于加强对职务犯罪侦查的监督与制约,其监督标准即为办理刑事案件程序准则的刑事诉讼法。此次刑诉法的修改未将人民监督员制度纳入其中,而新刑诉法对检察机关依法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必然影响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运行,迫切需要在执行新刑诉法过程中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为改变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中无人监督的格局,而主动采取的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创新制度。向群众寻求监督的思想在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中也有体现。通过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检察审查会制度的比较研究,为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确立与完善提供参考,以期有益于该项创新举措的准确定位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民监督员制度与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和社会制约权力理论相契合,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体现了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和遏制司法腐败的目标追求。但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改变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方式、扩大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赋予人民监督员调查取证权、提升人民监督员决议的效力等级等,是实现人民监督员制度价值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试论人民监督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近年来检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是检察机关在决策机制上接受外界监督的一种措施。检察机关通过探索将职务犯罪案件办理中的逮捕、决定撤案、不起诉等部分决策环节向社会公开,使办案人员更注意证据的审查和程序的规范,更注重文明办案,有利于办案质量的提高。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检察工作的社会公信力,也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改革的一项新举措,解决了长期困扰榆察机关的“谁来监督监督者”问题。这项制度创造了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贯彻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机制、新形式。然而该工作中也遇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和争论,尤以“被监督者选择监督者”的遴选模式受到一定的质疑和诟病。笔者认为,确定人民监督员遴选标准和遴选模式的起点是厘清人民监督员监督权之权源属性。  相似文献   

12.
人民监督员制度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人民检察院拟作不起诉、撤案或被逮捕人员不服逮捕的几类案件置于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之下,防止检察院因这几类案件无监督者而进行暗箱操作.但该制度对于人民监督员的资格要求较低,难以保证监督的质量;人民监督员意见的法律效力最终取决于检察院又似乎与设立该制度的目的背道而驰;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成本、范围和方式等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完善人民监督员的资格条件和产生程序,要强化监督评议意见的法律效力,要完善监督程序等.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监督员制度因具备呼应群众参与司法的民主基源优势、契合检察权力治理的监督运行优势、符合追求公正司法的决策保障优势等多重优势,而步入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检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运行现状,发现其仍存在理念误区、定位不清和程序缺憾等运行困境。在推动人民监督员制度效能转化的进程中,宜回归参与式监督的逻辑起点,厘清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有利形势,优化监督实质化的程序设置,完善高品质监督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民监督员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的一项制度创新,其目的是加强对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监督,从制度上保障检察权的正确行使。《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明确规定了人民监督员的产生、职责、监督程序和履行职责的保障等。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推进检察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举措,不仅具有宪法上的依据,而且符合民主监督和程序正义的要求,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2010年新规定使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更加体现人民代表性,选任程序更加规范,监督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建议上级检察机关选任人民监督员和组织案件监督坚持统一性与地方性相结合,切实落实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办事机构的职能,加强与检察机关内部检务监察的协调,对原"五种情形"的监督程序要进一步完善,努力扩大人民监督员工作的范围,提高人民监督员的履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司法改革中,人民监督员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其不仅是促进群众监督有效实现的手段,更能对检察机关实现一定的外部监督。结合实践经验可以看出,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具有一定实用性的外部监督制度。最近几年,因为检察机关职能有所调整,同时出于监察委员会自身监督的需要,人民监督员制度需要根据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改革、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人民监督员制度首先应当实现在人员选任、资源利用等方面对监督对象的独立,其次,通过完善程序使监督员更全面、深入获取案件信息,最后,人民监督员制度应当在民主参与性的正当性和专业知识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人民监督员制度首先应当实现在人员选任、资源利用等方面对监督对象的独立;其次,通过完善程序使监督员更全面、深入获取案件信息:最后,人民监督员制度应当在民主参与性的正当性和专业知识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  相似文献   

19.
现行行风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存在着许多问题:人员组成没有代表性、监督员工作热情不高、所聘部门疏于管理等。要使行风监督工作真正行之有效,行风监督员制度必须改革。在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用行风监督志愿者替代行风监督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搞好行风监督志愿者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制定好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民监督员制度首先应当实现在人员选任、资源利用等方面对监督对象的独立,其次,通过完善程序使监督员更全面、深入获取案件信息,最后,人民监督员制度应当在民主参与性的正当性和专业知识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