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勇  郝君怡 《出版广角》2021,(7):6-8,25
随着全媒体时代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入关键期,由"人"引发的观念和行动能力问题成为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全媒体人才培养成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下新闻与传播学界着力探索的方向.文章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提出"技能、智识、德性"三位一体的全媒体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出一条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体系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院校在专业融合、跨学科培养、技术导入等创新举措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但在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仍存在着核心知识体系不稳、人才培养目标层次模糊、重技能轻素养等需完善之处.因此,未来新闻传播本科培养需要构建以"人"为原点的生态型人...  相似文献   

3.
白净 《新闻记者》2015,(7):79-84
1908年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在密苏里大学创建新闻学院,被公认为是美国新闻教育,同时也是世界新闻教育的开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新闻传播教育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做出调整,由早期的新闻教育向更广泛的传播教育扩张,主张跨学科交叉和精细化培养,与传播技术结合更加紧密,甚至提出"去新闻化"理念,更强调视觉表达和内容创新,包括广告和公关在内的策略传播教育近年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4.
胡杨 《声屏世界》2021,(11):91-92
媒介社会化的发展使得媒体机构的用人需求出现了结构性转变,为具体了解新形势下的传媒人才就业需求,文章作者根据一定标准筛选出网络上759条传媒行业招聘需求,通过文本分析与统计结合对就业单位招聘负责人的访谈,分析新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就业市场需求的变与不变,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铁翠香 《新闻传播》2006,(11):40-41
新型媒体的出现、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新闻传播事业自身的发展变化,以及媒体对高质量新闻传播人才的呼唤等等,都对当今的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史安斌 《新闻界》2012,(14):13-16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带动了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与之相比,我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和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仍然较为薄弱,与日渐强大的“硬实力”不相匹配.另一方面,在“中国崛起”步伐加快的背景下,西方媒体针对中国进行的“议程设置”和舆论攻势一浪高过一浪,国际新闻传播领域“西强我弱”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7.
韦路 《新闻战线》2020,(14):44-47
遵循"创新驱动、以人为本、交叉取胜、主流引领"的办学思路,紧扣传媒人才需求,适应媒体发展趋势。通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新专业新方向、全面打造新内容、实施教学新方法等多种路径来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未来传媒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孙琳 《报刊之友》2010,(12):173-174
本文从网络传播时代社会传播活动模式发生的转变出发,描述了金字塔形传播框架,并基于此框架从新闻传播学科设置等方面论述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现状的滞后性,并就如何在新的社会传播实践背景中培养符合实际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如今,很多媒介都在积极探索融合的变革之路。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一方面为形态传统、单一的媒介提供了变革的利器,数字媒体技术不仅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渠道,增强了新闻传播能力,另一方面新闻传播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媒体的出现对专业媒体的新闻发展之路提出了考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复旦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具体经验展开讨论。就总体思路而言,复旦大学重视多语种语言能力的提升,关注新媒体技术的赋能,强调逻辑分析能力的训练。从实践经验来看,复旦大学适时调整培养模式,持续开展前沿讲座,重视国情调研实践。  相似文献   

11.
韩杨 《新闻传播》2015,(2):60-61
与新闻传媒行业不断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各个需要新闻传媒人才的岗位对于新闻传播人才有了更为具体、全面的要求,这针对我们国家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实际的挑战。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地观察和思考,分析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的历史情况和目前的实际情况,之后讨论新闻传播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而以此作为基础来分析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从问题入手探索促进我们国家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随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 ,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不等于宽口径人才培养。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本科教育的横向水平复合 ,一种是研究生教育的垂直水平复合。要把新闻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必须在教学体制、专业观念、学科建设诸方面深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张才刚 《中国编辑》2023,(5):110-115
智能技术催生了一场全新的媒体革命,传播权力的迁移与传播关系的重构是这场变革的显著特征,职业化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而言,当务之急是深刻理解智能传播背后的逻辑,在新的权力架构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转型,借此重塑“新闻人”的专业地位与社会价值。具体实践中,应将技术规则融入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全面改革;将行业标准引入育人环节,推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评价的整体更新;将智能平台纳入协同机制,推动高校课堂、媒体机构和内容分发渠道的资源共享。对技术规则、行业标准与平台价值的强调,本质上就是对智能传播逻辑的认同。  相似文献   

14.
高校新闻传播技术教学的三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慧玲 《今传媒》2010,(8):202-204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体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对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行业要求。新闻媒体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熟悉基本采写业务、熟知新闻传播理论的层次上,还需要大批懂技术、能动手的当代传播技术的实践型人才,这无疑对高校新闻传播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然而,  相似文献   

15.
当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带来了信息生产、传播和呈现方式深刻变革。为应对新媒介环境给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提升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中宣部提出了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要求高校明确新任务、开创新局面、打造新模式、推动新发展、迈上新目标,造就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高校新闻科建设也强调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快文科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浪潮下,数字技术颠覆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使得新闻教育改革变得迫切且必要.作为新闻教育的先行者,美国各大知名高校和机构基于“数字第一”的核心共识,将互联网科技的创新基因注入课程体系,开始培养坚守新闻传统价值、立足跨学科知识、熟稔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新闻传播的时代内涵不断拓展,专业化培训和大学科研找到新平衡,高...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新闻院校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其根本在于处理好"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既要站稳立场,也要勇于开拓。教学育人的坚守与拓展第一,坚定爱祖国、重使命的专业立场无论何时,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人才培养道路,都是我们的目标和准则。最近,我们组织学生学习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案例教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探讨和分析什么是应用型新闻人才,怎样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即从目的、内容和方法上对本科应用型新闻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聪 《传媒》2017,(16):47-48
在数字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崛起的新媒体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中以智能手机的影响最为明显。据2017年3月GSMA公布的“移动经济”报告预测,到今年年中,全球手机用户人数将突破50亿人(最新数据尚未公布),预计到2020年全球手机覆盖率将达到80%。  相似文献   

20.
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时代的新闻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内容上具有多义性,二是形态上具有多维性,三是在开放的状态中与受众互动互生,四是在多层的关系结构中与受众紧密接触。本文从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的特征入手,分析数字技术对于新闻传播转型所起的推动作用,并提出数字时代进行新闻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