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一定程度上代表民意的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分析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参与主体在形成、传播、反馈等方面的行为,试图揭露“被民意”的网络舆论面纱下利益主体间权利与权力的博弈,并对达到制约与平衡后的网络舆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如何科学而有效地获取真实的网络民意进行了研究。认为收集网络民意要注意客观存在的“数字鸿沟”、人为的信息过滤、匿名制带来的不负责任言论等三个因素,同时要注意识辨难于分辨的“软文”和“网络推手”两个陷阱;着重分析了主动设置平台和广泛收集两种网络民意收集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新形势下“网络问政”的社会影响力、认同度,以及不同人群对于网络问政的看法与意见,从而找到促使“网络问政”工作链条连贯、持续、有效的方法和机制,本文就广东省惠州市网络问政平台运行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伪民意冲击民意真实性、党政官员问政能力不足、数字鸿沟的存在对网络问政的效果和可持续性造成不良影响等三个方面;并为此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应在提高自身网络执政能力的同时,建立完善网络问政机制和相关法律体系,加大互联网的普及率,提高公民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进而消除数字鸿沟,多种措施并举,使网络问政制度化和常态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谣言民众关注点是网络谣言识别的基础工作,为识别、分析、研判、预警网络谣言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按照研究范式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提炼出以"情绪宣泄"为核心的12个民意关注点,分析和总结新冠肺炎网络谣言民意关注点的演化过程.[结果/结论]根据民意关注点在演化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5.
网络民意在当代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民主国家,网络民意是政府决策与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而非理性的网络民意表达显然无法达成理智而明确的选择。消除网络民意非理性表达的负面影响需要政府、媒体与公民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强化其公信力,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除谣言传播,通过立法规范与引导网络言论;公共媒体应该呈现多元的话题与观点,避免群体极化导致的非理性;公民应自觉培养公民意识,每个理性的意见表达者都应在公共精神的指导下,以理性地表达与策略性妥协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互联网快速发展与网络舆情的关系,以及网络舆情对制定公共政策的制约因素;指出网络民主决策能保证科学、公正、客观及可行的公共政策的出台,使得公共政策更加符合民意;认为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过程中,应根据互联网的特点采取措施以正确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7.
从网络反腐的视角,对网络正义诉求责任伦理的建构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对网络正义诉求的主体性状况进行伦理审视,深入剖析了网络诉求主体的"自我"与"失自我"、"个性化"与"失个性化"的双重性特质,提出必须要建构一套正当、公正并具有前瞻性的伦理规范和相关制度,以明确规约网络正义诉求主体的诸多责任;其次,指出网络正义诉求的前瞻性责任本质是自律,它通过诉求主体个人内在的良心道德心理机制将网络反腐行为诉诸理性,并转化为社会至善的道德需要;再次,从分析网络诉求主体对正义表达的自由和责任关系认识的偏差入手,指出真正的自由必须承担相应的过程责任和事后责任;最后,提出了建构网络正义诉求的责任伦理,即前瞻性责任、过程责任和事后责任统一的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基于社交媒体用户的共同评论关系构建共评网络,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探索高效挖掘社交媒体中主流网络民意的方法。[方法/过程]按阶段梳理社交媒体用户共评关系并构建共评网络,综合利用K核分解和核塌缩分析识别核心评论用户群;以核心评论用户群为目标分析对象,从主题和情感两个维度构建主流网络民意的表达,并分析网民讨论热点及情感分布的综合演化过程;利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相关热门微博的评论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共评网络分析可以准确识别出社交媒体中的核心评论用户群,其拥有结构稳定且联系紧密的共评关系;聚焦于核心评论用户群的评论内容,即可实现主流网络民意的高效挖掘,准确呈现出网民主要诉求和情感的变化特征;实证结果与我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的应对实情和网络舆论走势基本契合,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的高层越来越关注互联网发展、利用和管理的视野和进程。阐述了关于互联网的政策方略:①重视网络民意,并注意甄别和引导民意;②维护主流意识,关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网络文化建设;③探索网络管理,谨慎对待网络实名制,在兼顾平衡中有限尝试。  相似文献   

10.
施富兰 《学会》2012,(1):8-12
"后实利性"诉求反映的是后工业社会民众面对社会问题时的价值追求,它起源自西方,但在学术界并没有严格的界定。本文试图在界定公民"后实利性"诉求内涵的基础上,探讨其与正在当代中国兴起的网络民意之间的契合,并得出结论:公民"后实利性"诉求已经显现于网络平台之上,即"网络民意"。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公民诉求"后实利性"在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伴随创新主体多样化、创新领域跨度化,创新政策制定主体间协调的府际关系成为提升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同层级政策主体关系特征、跨层级政策主体扩散及响应特征入手,构建府际关系多层网络分析模型,探索网络内府际合作机理,并以中央和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网络核心位置及政策扩散影响力大的中央政策主体对同层级的中央政策主体合作具有推动作用,具有共同合作伙伴的中央政策主体及不同政策扩散对象的中央政策主体间更易形成合作关系;政策相似性对同层级地方政策主体合作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策主体的政策响应及中央政策主体的合作伙伴数量会抑制同层级地方政策主体的合作,中央政策主体间合作对地方政策主体间合作的推动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09,(11):6-7
近几年来,中国的互联网一直在超常规地飞速发展,网络普及率超过16%,网民数量已超过3亿人。中国网民群体主要分布在15岁至45岁之间的人群,是当今中国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最具活力的社会群体。也因为有了他们,社会舆论的力量在进一步增强,从当年的"刘涌案"、"马德案",到"黄金高案"、"周老虎案"、"宝马车撞人案"等,无不在网络民意的巨大压力下,抽丝剥茧,还原了事实的真相。随着这股舆论力量的不断  相似文献   

13.
王宏伟 《今日科苑》2010,(9):112-112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网络问政的基本含义,特征,及其发展态势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网络问政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王宏伟 《金秋科苑》2010,(9):112-112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网络问政的基本含义,特征,及其发展态势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网络问政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张玉亮 《情报杂志》2012,31(4):54-57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的心理状况,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舆情主体心理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成原因,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主观焦虑的强化与放大,二是集群情绪渲染与个人理性的迷失,三是心理失衡与情感宣泄的交织与碰撞,四是政治不信任的累加与表达机制的失语.科学导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需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快速响应与安全恢复机制、突发事件处置的信息通报与透明化机制、利益调节和社会心理平衡恢复机制以及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体成长与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言论足以影响民意,左右民心,网络言论理性表达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网络开始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逐渐发挥出舆论监督和畅通民意的作用。本文将会简单描述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政府对其的引导。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急剧转型而次生的社会风险日益加大,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新型危机不断地敲击传统的治理模式与结构。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必须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不能简单地归结定性。近几年网络群体性事件本身也出现了新的一些变化,如敏感群体倾向、网络群体意识兴起、监督功能放大、社会动员能力增强等。这些变化需要政府管理在治理思维与治理方式上进行创新,如树立危机公关的意识、主动建立网络互动机制、完善网络民意的研判机制和协调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概述网络信息自由的含义、表现类型,分析了网络信息自由带来的法律难题,总结出加强网络经营者、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普通网络用户等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研究——基于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开际  叶东海  吴敏 《科学学研究》2011,29(9):1356-1364
 以组织中同时作为社会活动和知识活动载体的“人”为研究对象,以构建一个客观高效的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为研究目的,提出基于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的组织知识共享网络模型及构建方法,并探讨该网络模型如何影响组织中主体间知识共享的过程和方式。从应用实例来看,该方法具有客观、可视化、定量等特点,因而可以较好地应用到组织知识的分布、查找、推送等知识共享实际应用中去,为组织知识共享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