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及其优势;从公众、社会角度和政府层面两方面分析了网络政治中公民参与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应对、改善和解决公民参与网络弊端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俞秋阳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9):88-89,98
针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以及公民在我国政治参与中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网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其特点决定了网络文化的先进性。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是政治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而网络媒介作为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不可避免地介入人们的政治生活,对公民政治参与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优势,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实现我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公民实现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平台,基于这种空间所诞生的新型公民政治参与,提升和拓展了政府善治的范围与层次,推动了公民治理主体意识的提升,强化了对政府施政过程的监督.同时,网络政治参与的迅速崛起,也给政府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此,需要提升网络主体自主表达与自我规避的政治参与意识,需要实施公开、透明、包容、高效的互联网管控方法,需要搭建起政府与社会公众互联网合作共治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电子政务发展也与时俱进。因此为及时把握电子政务最新研究方向,选取2015年SSCI数据库与电子政务主题相关文献为样本展开分析,总结了电子政务领域研究最新主题与趋势:一是公民参与的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研究;二是电子政务评估与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研究;三是基层电子政务与参与型电子社区发展研究;四是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研究,以期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当前,网络政治参与日益成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它给社会民主政治发展带来了正效应:使社会权力结构由“科层式”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一定的负效应:网络政治参与由于缺乏规范,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化;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此外,网络政治参与还会加剧“群体极化”现象。为此,要切实采取相关措施,保障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周英东 《今日科苑》2010,(16):19-19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参与动因的复杂化、参与控制的困难化和参与能力差异化。针对这些问题党和政府要增强网络执政意识,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者的素质,营造健康的网络政治生态环境;实施政府形象管理,塑造公开透明政府。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接受度研究——基于TAM与TTF整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低,严重影响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性和公众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的整合模型的基础上,有用认知与易用认知两方面的分析,得出影响电子政务公众接受度的因素主要有:服务获取渠道的便利程度、系统的可操作性、电子政务服务的一站式水平、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知度等.政府必须加大对公共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公共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力度,了解公众需求,提供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并积极推广电子政务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公民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微博、博客、网络论坛等为平台的民间网络反腐日趋兴盛,推动着反腐深度不断提升。公民参与视角下的网络反腐研究应基于公民参与理论,建立起包括参与主体、参与方式/途径、参与程度/范围、参与结果等维度在内的基本分析框架。从参与过程、参与结果两个角度对当前公民参与网络反腐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公民参与网络反腐、加深政府与公民合作程度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反腐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的简单梳理和对数据、图示工具的运用,概述了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分别从行政管理和公民参与的角度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电子政务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从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带来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的多重性出发,从操作、管理和技术5个方面归纳分析了阻碍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并利用电子政务成熟度指数与民主化程度数据模型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即电子政务将沿着公民参与-电子民主-电子治理的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子政务在我国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探讨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替在问题,并从政府、公众和网络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实施电子政务建设以来,各地区电子政务应用突飞猛进,在国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随着电子政务向高级阶段迈进,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关键共性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进程。本文从电子政务的定位和认识、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电子政务网络划分、推进应用和安全保密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将电子政务建设置于不同政治行政生态环境进行考察有益于从更广阔的视野研究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环境要素。从政治行政的视角分析电子政务建设,探讨了社会民主化程度、政治领袖、组织体制、行政理念、行政方式、行政文化以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深远影响,并指出只有保持政治行政环境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均衡发展才能实现电子政务项目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公众通过网络进行参政议政的趋势日益明显。为了应对网络问政,政府部门的网络发言人应运而生,全国不少地方相继建立。其中,广东省佛山市在网络发言人平台的建设中,探索出一套富有地方特色的模式,并取得较大成效。本文以佛山市网络发言人平台建设为例,阐述了该平台建设的背景、意义和作用;介绍了佛山市推进网络发言人平台建设的具体措施;以翔实的内容和事例论述了平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平台运行后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并对下一步平台建设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阎宇 《情报科学》2012,(2):268-270
"信息孤岛"问题是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面临和解决的棘手问题。舆情是指公众对国家管理活动或行为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舆情在"网络社会"这种特定社会空间中的体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提高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必须从观念层面上全面理解电子政务,从制度层面上加强法制建设,从技术层面加强与IT企业的协作,从安全层面上加强政府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当代民主的纵深发展,民主参与成为时代的潮流。民主参与是对传统民主反思的结果,是当代强势行政的内在要求。公共行政反应政治合法性,以民主行政回应这一潮流。民主参与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之一。作为新型政务的电子政务,必须落实民主行政的诉求。电子政务建设中要实行信息公开,创造公众民主参与的条件,贴近民众和基层,缩小数字鸿沟等。总体上,民主参与是电子政务的灵魂,是衡量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中网络公众的参与过程及作用展开分析后,指出网络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机会不平等、言论非理性和信息不真实性,并对此向政府公共管理者提出相应完善性建设的建议,以促进政府和网络公众的良性互动,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8.
一、电子治理视野中的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国家能力既是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又是政治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国家能力与政治发展是一种正比的互动关系。电子治理模式的出现,在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问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向公民提供服务,公民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对政府提出批评建议,参与政府的公共决策,参与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电子治理模式的出现,为公民平等的参与公共管理提供了平台。人们只需坐在计算机前便可以和政府实行对话.政府可以根据公民的要求及时地做出反应,一切事情在技术的支撑下都变哿那么简便易行。可以说,电子治理模式与政治发展已经密切相关了。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是政府为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转变传统职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公共管理方式。我国地方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顺应网络环境下政治效应的变化、人大制度和《监督法》的要求,积极开展人大电子政务建设。分析指出由于受观念束缚、资金短缺、专业人才缺乏、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方人大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标准不统一、功能单一、实用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切实提升地方人大电子政务建设水平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为促使了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培育和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分享与创造更多信息的可能.成为进行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新型政治传播渠道,但也导致了强势政治文化霸权的扩张,国家对政治信息控制的弱化以及公民信仰的消解诸多问题。针对网络化趋势给中国政治文化传播带来的具体影响,本文提出了网络政治文化的管理策略,使网络能够在中国政治文化建设中充分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