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永鸿 《新闻前哨》2007,(11):19-21
进入21世纪,记者在具备传统的新闻采写能力、敬业精神、专业素养、职业操守等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必须具备更能适应竞争与发展需要、更具时代特色的新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发现"的眼光,"追问"的意识,"反常"的敏感,"逆向"的思维;"串联"的能力,"辩证"的观点和"拓展"的视野。一、"发现"的眼光现代新闻采访工作,要求记者有敏锐的新闻"嗅觉",能透过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职业,叫“记者”,狂风暴雪里,向前,向前,采集寒风的讯息,体味雪花的温度,出现在行路艰辛的回乡游子面前,报告着最新的消息。  相似文献   

3.
4.
李曙光  王芳 《声屏世界》2010,(12):58-58
用美好的意识去发现 记者是时代的观察者,学会发现“美好新闻”要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观察与比较中.留心那些动人的、感人的故事,发现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美好精神。  相似文献   

5.
戴戢 《声屏世界》2001,(4):37-37
近几年,记的笔墨官司不断,虽然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但作为记惹上了笔墨官司总不轻松。特别是惹恼了名人,麻烦会更大。其实,记是报道新闻事实,如果能在报道中多一分客观描述,少一点主观色彩,采访再深入一些,作风再踏实一点,笔墨官司也许就不再缠身。  相似文献   

6.
7.
刘利 《声屏世界》2009,(6):59-59
提问是记者采访中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记者提问的好坏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相似文献   

8.
1989年12月14日,新华社转发了美联社的一则惊人消息,《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 据美联社报道,一颗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于最近结束的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秋季会议披露,这颗可能撞击地球的行星直径约1000米,目前距地球八十万公里,为月球至地球距离的两倍。如发生小行星撞击地球,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很大。但是,科学家们指出,用特殊的火箭或原子弹可以使这颗小行星脱离现有轨道,从而避免这场灾祸。当天,这条消息立即通过报纸和广播传遍了全国。一时间,引起了广大群众的恐慌和不安。然而,在当天的《新闻联播》中,人们却看到了江苏南京电视台两名记者采访的另一条报道:  相似文献   

9.
莫继严 《军事记者》2003,(10):55-57
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的《续西行漫记》和哈里森·福尔曼的《北行漫记》被作者莫继严称为“三记”。“三记”,记叙的都是“红色中国”,但同时也“记叙”了三位记者探究真相的无畏和勇气、深入实地不懈挖掘的采访精神以及善于捕捉细节的采访技巧。读读《从“三记”看记者的采访精神和艺术》,可以从三位记者身上学到很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许多新闻单位都出现了敢于仗义执言,热情为老百姓奔忙办事的热心记者。这些记者的共同特点是疾恶如仇,面对社会的不公,用激情之手,奋笔疾书,进而亲自出马为民请命,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包公记者"。面对许多"包公记者"的出现,新闻从业人员、政府部门、普通百姓评价不一。笔者认为,"包公记者"的存在在短期内其价值和作用值得肯定,但是,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从法治国家的要求来说,是不值得也是不应该提倡的。一、令人关注的"包公记者"现象及成因1.记者成了"包青天"。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闻竞争的不断加剧…  相似文献   

11.
来料加工PK深入调研;技术化处理与采访基本功过招;所谓专业主义与职业操守较劲……一位老记者对当下新闻生产中采访不扎实、作风飘浮的现象很是感叹,媒介不论怎样旧貌换新颜,也不能丢了采集新闻的原点——深入现场调研。调查显示,在全国主要新闻奖项中获  相似文献   

12.
13.
张清 《视听界》2013,(5):119-120
一、“80后”记者身上有什么? 职业操守、团队意识、善良、有爱、集体荣誉感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等,都是“80后”记者的显著优点。《徐州夜新闻》和《张慧帮你问》是徐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两个民生新闻栏目,编采人员中90%是“80后”记者。虽然两个栏目的定位有一定差异,播出时间也相距几个小时,但选题撞车的事还是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指出:一家报纸要办得很有起色,记者就“要有高人一筹的‘绝活’。”记者怎样才能具有“高人一筹的‘绝活’”呢?笔者认为记者“要有高人一筹的‘绝活’”,必须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达到很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5.
王超群 《今传媒》2006,(1X):56-57
目前,专家言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几乎成了报道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专家热”现象。记不但在新闻性强的消息报道中引入专家的观点,还热衷于专家访谈或特约专家参与新闻评论,针对时事新闻背后的纵深与时局,独立撰写分析、评论章,像《南方周末》的“视点版”和《中国青年报》的“时评版”,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16.
要善待摄像记者的“眼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摄像机常常比作摄像记者的眼睛,摄像记者是通过这个眼睛观察事物的,反映客观世界。本文通过实践强调了眼睛是摄像记者事业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7.
赵敏恒作为上世纪中国最出名的国际记者,采写了许多蜚声中外的重大新闻,其高超的采写能力为世人所称道。然而赵敏恒在回忆自己职业生涯中,却认为,其职业选择是偶然的。笔者通过描述赵敏恒职业生涯的图景,试图分析其职业选择"偶然"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梁衡 《今传媒》2006,(7X):1-1
我理解,新闻业是一个社会责任很重的行业。它担负着为全社会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责任,是整个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化活动必须使用的桥梁和纽带。新闻业至少承担着如下几个社会责任:社会信息的传播,社会道德的建设,舆论监督和社会及历史化的积累,它甚至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我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如果要问我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就是这个行当让你懂得什么是责任,怎样为履行这个责任来要求自己,充实和改造自己。有了责任也就有了做一个社会人的前提。新闻业是造就一个社会人的理想平台。存在决定意识,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自然会历练出这样一些特殊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人都在干着泥瓦匠的活,有人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说在垒墙,第二个说在挣钱,第三个说在建楼。他们虽然干的是同一种工作.却有着不同的动机.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从业观。仔细想来,认为是在“垒墙”和“挣钱”的两虽略有差别.但基本上都属于把工作仅仅当成生存的手段来对待的一类:而持“建楼”态度则是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去做。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03,(6):47-47
陈力丹在《中华新闻报》上撰文说,不论是助理记者、记者、主任记者还是高级记者,都是专业技术职称的一个级别。那么,记者的“专业技术”主要应体现在哪里呢?很多人以为在写作水平。写作对记者来说确实很重要,但是谁都清楚,消息、通讯、时事评论这些新闻体裁的写作,比较于各种文学作品来,属于文化快餐,是较为容易的一类文体。这种“专业技术”的水平再高,设立中级职称就该到顶了,就像“技术编辑”的职称最高只有中级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