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恩格斯指出:原始社会母系过渡为父系,这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激进的革命之一.这一转变在神话中有着多方面的反映。本文仅对在母系制向父系制过菠时,男性为了贬低母系祖先的地位,提高父系的地位,他们一方面借助以“产翁”为内容的神话作为确定亲权的舆论工具,另一方面则借变更事物的名称来改变事物的影响的方法,将女性神直接易位于男性神,让男性神取女性神的地位而代之,并进而创造神奇的父系神,  相似文献   

2.
权广仁 《中国德育》2006,1(10):87-87
古希腊神话中关于皮格马利翁的美丽传说,被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8年通过实验所证实。借名这一传说,人们称教师期望效应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3.
“皮格马利翁”,原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但他不是“神”,他与教育心理学有关.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由真诚友善、关心爱护、信任和鼓励而产生的心理行为反应,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信任、爱护、关怀、鼓励等,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有所期待,因而受到激励,于是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现在,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Rosenthol)在智力测验中发现,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原来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对自己的一座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果然使这雕像“活”了起来,两人终于相聚一起。我们把皮格马利翁效应引伸到教学活动中,则是指教师的期望能够对学生产生神奇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柏生所做的关于“教师期望效果”的著名实验研究。他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名字把它命名为“皮洛马利翁效应”,后来学者们又把这种期望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雅可柏生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十八个班的学生作了“未来发展预测”的智力试验,尔后择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告知老师。名单中的学生有的为老师所始料不及。罗森塔尔对他们的老师暗示并随机而神秘地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有发展的可能性呢!”临走时他们又慎重地写了一份名单交给老师说:“根据测验的结  相似文献   

6.
不论产翁制是风俗习惯还是神话传说,它既然作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而存在,那么便可以透过表象看其深层次的隐性文化。产翁制所蕴含的鬼神信仰在文化功能上的种种变化,潜藏着一种另类的、处于原生状态的感性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赏和钟爱,每天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一尊无生命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后来人们借用这个神话,把这种现象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爱的效应”。神话毕竟是神话,象牙少女是不会真的活起来的,她只不过活在年轻国王的心中而已。但这个故事却给德育工作者一个很大的启示: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德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献上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8.
皮革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的名字,由于他对一座少女雕象产生爱慕之情,并倾心追求,终于使这尊雕象“活”了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做的期望效应实验,其结果与此相似,故取名“皮革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亦常称此为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罗森塔尔在雅各布逊小学对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量,并宣称这是一种有助于  相似文献   

9.
太守与醉翁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曾自称“太守”和“醉翁”,他当时的官职是不是“太守”?他当时的年纪能不能称“翁”?课本均未作出详释,现作简要介绍。 “太守”是战国时期对郡一级长官的专称,秦时称“郡守”,汉景帝时,又将“郡守”更名为“太守”。隋初废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读教育学时,我的导师曾在一堂课里组织我们讨论过较高期盼与较好表现之间的关系。英语是“The higher expectation,the better performance(Or better achievements)”,其实就是类似于我们中国的古话所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皮格马利翁效应我的导师是从一则古希腊神话开始引出那堂课的讨论的。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在雕刻了一尊女雕像之后,爱上了那尊美丽的女雕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痴情的皮格马利翁每天都向爱神阿弗罗迪蒂(Aphrodite,罗马名字维纳斯)祈求能跟这样一个美轮美奂的…  相似文献   

11.
迢迢牵牛星     
读唐诗,讲《诗经》——干脆,咱们这次把诗歌读个“一醉方休”!龙吟选了《古诗十九首》里的一首来精读。有牛郎织女的神话作背景,你是不是觉得很提神呢?准备好了吗?神话演出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赏和钟爱,每天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一尊无生命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炯娜多姿的少女。后来人们借用这个神话,把这种现象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神话毕竟是神话,象牙少女是不会真的活起来的,她只不过活在年轻国王的心中而已。但这个故事却给德育工作者一个很大的启示: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德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献上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传说: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这尊雕像居然获得了生命,皮格马利翁终于如愿以偿,与自己钟爱的偶像比翼双飞。近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自己的实验,科学地揭示了教师期望可以变为现实这一奇特现象,并根据上述传说,把这一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14.
希腊神话中记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赏和钟爱,每天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一尊无生命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后来人们借用这个神话,把这种现象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河北张家口工业交通学校张育频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著名雕塑家。作为国王,他却执意不娶凡俗女子,唯钟情于自己的一件雕刻作品一尊少女雕像、因为在这件作品中,他几乎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和才智.甚至对其产生了爱慕之...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神话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精心雕刻了一尊象牙少女像。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欣赏和钟爱,每天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久天长,奇迹发生了。一尊无生命的雕像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后来人们借用这个神话。把这种现象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神话毕竟是神话。象牙少女是不会真的活起来的,她只不过活在年轻国王的心中而已。但这个故事却给广大教师一个很大的启示: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德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献上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亲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7.
在古希腊神话中,相传皮格马利翁(Pygmalion)是位塞浦路斯(Cyprus)国王,同时也是一位雕刻师。他用象牙雕刻一美女雕像,久久依伴,竟对其产生爱恋之情。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为其深情所感动,将雕像激活成人,皮格马利翁遂与之结成伉俪。这则美丽的神话广为流传,它的引伸意义多指迷恋自己的创作的人。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在他的喜剧《皮格马利翁》中首次提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概念。本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把这个概念引入心理学和教育学,借以表明教师的关心和期望也能激发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产生重要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教师期望效应”,因它与这则希腊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18.
《卖油翁》这篇短小精悍的散文究竟阐明什么道理?它的主题是勉勤还是戒骄?遍观各种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几乎莫不认为主题在于勉勤,在于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我的看法则不然,我认为这篇散文叙述了陈尧咨以善射自矜而受挫于卖油翁的经过,并以此阐明了不应恃技而骄的深刻道理。下面谈谈我持这种见解的理由。《卖油翁》一文摘自《归田录》。《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致仕后所作,其内容多为记述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第三册的最新版本是1993年10月出版的,与1981年12月的版本相比,新版《中国石拱桥》作了以下修改。 1)“古代神话里说”改为“古代神话说”,删掉了“里”字。删去“里”字,意思不变。“古代神话”是名词,作动词“说”的主语比“古代神话里”更精练。 2)“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  相似文献   

20.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他因倾慕自己创作的美女雕像,感动了爱神,结果美女复活,二人结为夫妻。这段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主题。“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等领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文和雅各布森把上述原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将教师比喻为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形象地说明了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