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故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这一原则来进行教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故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这一原则来进行教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这就为朗读、默读、精读的操作及运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默读生活     
生活像学习,只有付出一定的 辛苦,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生活像一幅画,只要你用手中 的画笔耐心地描绘,它将会变得十 分绚丽,多姿多彩; 生活像一轮明月,伴着阴晴圆  相似文献   

4.
默读父亲     
真正意义上的想念父亲是自从我到异乡求学之后。我自己心里也不知是什么缘故,一直以来,父亲这个词儿在我的脑海中总带着一种严肃、威严的味道。父亲的相貌在我的心里确实是有点模糊,但我却清晰地记得父亲对我说的每一句话,甚至能够回忆起他说那一句话时语气的轻重,或许是在父亲的面前我总爱低着头的缘故。我常常问自己,父亲的说话的样子真的那么令我害怕?不,不是害怕,应该说是畏惧。父亲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古板、寂寞、寡言少语、严谨的严父形象,以至我和父亲坐在一起的时候,沉默常常是我们父子间最主要的语言。最记得小时候父亲责怪我时的样子了:他两眼瞪得好  相似文献   

5.
默读母亲     
走过这么多年的风雨历程,到今天驻足回首时,才蓦然发现我们在苦苦跋涉,患得患失的旅途中,虽然得到了许多,却也失去了许多,忽略了许多。 有文人说,母亲是一本书,但对我(或大多数人)来说,母亲只是一部存放在尘封的橱窗里的藏书。十多年未曾动过,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个书影而已。而今抽出书来,翻页阅读,才发现母亲这本书竟是那么深奥,那么广博,这使我不敢怠慢,而只能像膜拜者那样用心地、虔诚地细细默读她。 书的第一页是从我还在襁褓时开始的。我的呱呱降生,给母亲终得贵子的喜悦,但也加重了母亲的负担。幼时的大多事都已…  相似文献   

6.
默读母亲     
父母亲有如参天的大树,为嬉戏的孩子遮挡着突来的风雨;父母的爱好比熊熊的篝火,为远行的孩子驱走了冬日的严寒;父母犹如高高的灯塔,为前进的孩子照耀着漫长的道路;母爱恰似宽阔的港湾,为归来的孩子敞开了温暖的怀抱。父爱是一座大山,是我们坚强的脊梁;父爱是内敛的,是深沉的,是热烈的。让我们热爱我们最伟大的母亲、父亲吧!犎棗值此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祝所有的母亲、父亲节日快乐。母亲节:五月份第二个星期天父亲节:六月份倒数第二个星期天  相似文献   

7.
默读微笑     
人类用以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其中语言、文字是最常用的。有一种语言叫做肢体语言,其中最深奥、最纯洁的便是微笑。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微笑,它们的意义各不  相似文献   

8.
默读母爱     
母亲是一支蜡烛,她用心血照亮我的每一个角落。你要问谁的感情最细腻、最真挚,我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母亲。让我深深的默读我的母亲。母亲把爱都给了我们,全部!细细的如丝如雨。母亲在我心中是一个最伟大、最可爱的人。从我诞生在这个世上的第一天起,母亲就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记得小时候,母亲为了不让我淋雨,常常把外衣披在我的身上。雨中,校门外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等待,那是母亲;放学路上,人流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呼唤,那是母亲;回家的路上,雨伞下淋湿了半个身子的还是母亲。生病时床前一直陪伴并总是问寒问暖的还是母亲。…  相似文献   

9.
默读村庄     
张强 《山东教育》2009,(9):57-57
喝茶 常常想起多年前的一桩旧事来。 先生是个极有名望的文学前辈,二十几岁就独步文坛,却是命运坎坷,1957年打成右派,“文革”中饱受摧残,而且一生贫困潦倒。子女们也因为他的遭遇荒芜了大好青春。  相似文献   

10.
学会默读     
我有一个喜欢读书的好习惯,为此,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不过,在看书时,我喜欢出声朗读,所以,时常会影响到其他人。请问,如何才能学会默读呢? ——云南小读者张超  相似文献   

11.
默读田野     
阵阵秋风急掠而过像马良的神笔把田野的色彩都拉到了天空的边缘目光驰骋于悠远的天幕之下灵魂站于深秋清瘦的风里我看到了田野的血管里涌着一条河流静静地流淌过土地见证的历史默读田野默读一段朴素的乡史在吁陌与肝陌交织而成的史册里我在努力地寻找 寻找城市与乡村的距离默读田野@谭泽锋$湖南隆回二中默深文学社!学生 422200  相似文献   

12.
默读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我们应根据默读的特点,合理地确定评价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师智慧,因"生"制宜,做好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强化优点,改进不足,这样让学生领会默读的真意,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默读能力,进而达到提高默读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阅读教学,教师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对默读避而远之,这造成了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不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默读,以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既讲究默读时机的选择,默读策略的运用;也重视孩子默读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的默读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小学阶段对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关于朗读的训练也很多,语文课堂上指导朗读往往比较容易看得到成效。所以,语文课上朗读是备受关爱的“宠儿”,而默读则成了被遗忘的“弃婴”。朗读和默读是阅读能力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整个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朗读能力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默读能力当然也不是天生形成的。因此,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只偏爱朗读,也要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默读”,不能忽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一、多种方法,激发默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学生“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三年级学生学习默读正处于起步阶段,激发学生对默读的兴趣是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第一步。1.观看录像,引发学生对默读的好奇。三年级的学生容易疲劳,语文课上朗读一段时间之后,会觉得口千舌燥。这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图片资料:夜深人静的时候,其他人已经休息了,文学家鲁迅一个人在家中看书:初中、高中的大孩子在寂静的教室里自习;许多人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地读书,互不干扰……看完录像,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录像里的入读书都没有发出声音。教师再告诉学生,“不出声的读书”是最常用、最实惠的读书方法,它的名字叫默读。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怎样加强默读训练呢?笔者以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训练的全面性。正确的默读姿势、默读方法,良好的默读习惯、一定的默读速度等。都应该很好地进行训练,读前做必要的提示,提出恰当的要求。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思考,边在书上画画圈圈,批批注注,注意读的姿势……这样的训练,习久成自然,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应当长抓不懈。  相似文献   

16.
默读的遭遇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和默读应该是两种同等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普遍重视朗读,而对默读倍加冷落,具体表现为:时间基本不足、时机或有不对、要求时犯不明、感受经常不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或许课标要求的简单与模糊是一个重要方面吧。  相似文献   

17.
<正>小学阶段对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关于朗读的训练也很多,语文课堂上指导朗读往往比较容易看得到成效。所以,语文课上朗读是备受关爱的"宠儿",而默读则成了被遗忘的"弃婴"。朗读和默读是阅读能力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整个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朗读能力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默读能力当然也不是天生形成的。因此,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只偏爱朗读,也要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默读",不能忽视学生默  相似文献   

18.
<正>默读是一项阅读基本功。它以与文本对话的一种独特形式贯穿于各种形式的阅读中。然而,有些语文教师曲解了"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把热烈、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当作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忽视了小学生的静思默读、独立思考,长此以往,会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畸形发展。因此,培养小学生默读能力势在必行。一、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默读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课标》明确要求小学各学段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为:5万字、40万字、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段(篇)。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现谈几点做法:1郾循序渐进。默读始于二年级下学期,《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默读要求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教学时教师应教给学生默读的基本方法,并加以积极引导。首先,要在朗读上下功夫。读书读报时应要求学生坐端正,手捧书,眼看字,动口用心。朗读时,教师要穿梭于学生中间观其神、察其色、听其声,相机指导促其习惯的养成。当学生朗读能做到眼…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告诉我们:“默读的目的在培养儿童独立阅读的能力。整个阅读教学的最后目标所要养成的阅读能力,指的就是默读能力。有的人很会“看书”,不但看得快,而且看完了就能掌握书的内容;有的人不会“看书”,不但看得慢,而且看了好几遍还不能掌握书的内容。会不会看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默读能力强不强的问题,“看书”就是“默读”。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光凭教师讲解,学生是学不好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离开学生本身的积极思维,默读是积极思稚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任何声音,连嘴唇也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