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守正的《诗经说通》是明代众多《诗经》学著作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在《诗经说通》中,沈守正采用了"通其滞义、归之合并"等解《诗》方法,以文学文艺之眼光解读《诗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充分体现了晚明《诗》学发展的新特征。同时,由于时代等因素局限,沈守正在解《诗》时也难免存在不足和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2.
诗、词用韵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宝贵资源,周密诗、词用韵前人未做过系统研究。通过穷尽考察302首周密古体诗、词,并以鲁国尧的宋代通语18部系为参照,得出周密古体诗、词韵系共16部。周密古体诗、词用韵大致符合宋代通语,同时也体现了宋末浙江吴语方音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集>中除开诗、词、题画之外,还有十六通<家书>.其中有两通是托他的弟弟教育儿子的,很有意思.……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是"通",一个是"巧"."通"是从内容方面来看的,表现为"三通":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诗理;"巧"是从表达方面来说的,表现为"三巧",即比较之巧,比喻之巧和结构之巧. 钱先生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对美国人演讲的《谈中国诗》真正做到了居高临远举重若轻.这篇演讲引用的国外资料之多令人赞叹,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印度等,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引用的中国资料是从古到今,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5.
陈彬彬 《天中学刊》2015,30(1):121-123
对于《诗论·葛覃》"得氏初之诗"中"氏"字,相关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廖名春先生认为"氏"通"祇","祇"通"祗",故"氏"当读作"祗"。而笔者认为,从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以及文献注疏三个方面综合考察,"得氏初之诗"的"氏"字应理解为姓氏之"氏"。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能力是语文学科中最基本的能力,读也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有数量不少的古诗。由于语言的演变,同一词在古诗与现代汉语中其意义有大的差别,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应怎样从读中理解诗的意思,领会诗的意境,是小学语文读的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古诗教学的”五读法”。 一、读通。“读通”就是把诗读出来,不读错字,不该破句。“读通”看似容易,但要读通古诗,对小学生来说,并非一件容易…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诗与自然通合 ,揭示人情世态的本质 ,有规律指向性、多义浑合性、现实指导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诗与禅,一为文学,一为宗教,本来并不相同.然而古人却往往通诗于禅,“论诗如论禅”.特别是严沧浪以禅理入诗之后,“诗禅相通”之说遂成常谈.诗禅之间确实有许多相通的甬道.过去我们研究诗禅的关系,多从禅对诗的影响着眼,未能尽明诗禅相通之所以然.我认为只有从各个层次上审视诗禅的同异之处,才能对我们深入理解诗(艺术)的特质,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情理之于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无味。说的是诗歌的通请渠道是隐的,达理的蹊径是幽的。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也应该是通情达理的,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通诗情达诗理,以达到诗歌教学的智育、情育、理育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美感、熏陶学生情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读白居易诗,以《广韵》对照其用韵,则得如下情况。 (一)白居易近体诗的首句诗时或押邻韵押东韵的诗,首句诗押钟韵“封逢浓”: 十九.妻初授邑号告身:封_△通功红中二十五.逢旧:逢_△中空三十九.喜雨:浓_△空丰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说:情理之于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无味。”说的是诗歌的通请渠道是隐的,达理的蹊径是幽的。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也应该是通情达理的,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通诗情达诗理,以达到诗歌教学的智育、情育、理育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美感、熏陶学生情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汉代以后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诗经》,先秦时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诗歌总集。由于在我国古代诗与歌是密切结合的,所以“诗三百”实际上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歌曲集。只是当时的乐谱无法流传下来或是后来散失了,以致使它成了一部无乐的歌词集。  相似文献   

13.
从对《锦瑟》等诗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要准确理解诗意,应当贯彻通透原则:“通”即通晓诗意,通盘理解诗的主题、意境等;“透”即注重声韵、句法、用事等方面的体认。  相似文献   

14.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他的诗作散发着强烈的浪漫气息。他歌颂隐逸,爱好自然。他又是杰出的画家,所以他的诗画完美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常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他的诗也就具有绘画美、音乐美。  相似文献   

15.
从艺术构思、审美理想以及"诗与画通"的艺术阐释三个方面对十万山人绘画美学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汉代帝王多习《诗》,甚至部分帝王兼习数家《诗》。他们也提倡通《诗》致用,即依据《诗经》或其经学阐释来制定各种政策或采取各种政治行为等。在他们的影响下,汉人改变了先秦《诗经》"不切于世用"的特征,而广泛用《诗》;同时,这也促进了汉代《诗经》与政治的结合,促进了《诗经》阐释的政治化。  相似文献   

17.
谷慧霞 《语文天地》2011,(11):41-42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他的诗作散发着强烈的浪漫气息。他歌颂隐逸,爱好自然。他又是杰出的画家,所以他的诗画完美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常以绘画、音乐之理通于诗,他的诗也就具有绘画美、音乐  相似文献   

18.
班固在汉代《诗》学存在今古之争,同时官方学术又重视家法的情况下,并不为一家一派之说所拘囿,对三家诗和《毛诗》博览通习、兼收并蓄。班固《诗》学的这一特点,与汉代学术的一些发展趋势密切相关,既是对日见蠹坏的汉代官方今文经学的反动,同时亦与当日颇为兴盛的"通人"之学相呼应。  相似文献   

19.
英诗风格的多样性、读者的多层次性和审美标准的多元化,意味着任何一种翻译体式都不可能具有通适性。因此,在以白话体译诗为主流的翻译中,词曲体也应有一席之地,只是在选用词曲体时应考虑译诗的审美效果和受众的经验视野。  相似文献   

20.
屈原诗中虽有张扬自我之辞,却鲜见轻松愉快之语,其诗多表现"士不得通其道"的苦闷。屈原虽是不遇文人,但他的诗却不只是悲悲戚戚的陈诉,更多的是关怀民瘼、激励君王、唤起国人、国君精神上的觉醒。屈原从未放弃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其诗歌体现的是君子循天道而自强不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