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应当依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培养。小学英语教师在对这项工作予以足够重视的同时,必须关注小学生英语写作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加强对英语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正确理解“写”与“听”、“说”和“读”这三项技能之间的关系,改进英语写作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许多英语语系国家通用的官方语言和联合国规定使用的五种法定的会议语言。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英语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很多国家都掀起了英语学习热潮。在我国英语更是备受“宠爱”。但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学了十多年英语的学生却口语困难。这说明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存在误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难点。那么,如何学好英语?我认为,必须做到“心”、“辛”、“新”、“欣”和“毅”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赵恬 《辅导员》2010,(18):60-60,63
早在1980年,就有学者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后来,贾冠杰、向明友(1997年)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  相似文献   

4.
一、“英语超市”的定义 所谓“英语超市”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创设一种特定的氛围,摆放一些适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商品”,让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地“选购”,和“营业员”用英语轻松地交谈、游戏着“付款”。  相似文献   

5.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着“聋哑状”英语、“中国式”英语、“应试型”英语的三大弊端。本文通过针对这些弊端的剖析,提出了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创新课堂教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加强听说训练,深刻理解英语文化等教学改革行为来破解弊端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听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方法存在着“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学生自卑等问题,英语教师要强调英语的重要性,让学生把英语作为沟通工具来学,用科学的方法强化单词记忆,让学生变“被动听”为“主动听”,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础英语教学是打好语言的基础,而专业英语教学是使所学的基础英语得到实际应用。在教学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二者又有着显著的区别。专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三多”、“三少”。基于此,基础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好专业英语,掌握实际使用英语的技能。  相似文献   

8.
“吃饭”、“吃药”、“吃香”、“吃惊”、“吃力”等词语中都含有“吃”字。这个“吃”字在英语中,不能一概简单地都用eat来表示。“吃”,怎么“吃”,“吃”什么,都需要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下列各句中都含有“吃”这个字,若用英语完成这些句子,你觉得“吃力”吗?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要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搭建写作支架,能让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从封闭、静止走向开放、动态,从孤立走向融合。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支架主要有内容支架、技巧支架、互动支架和评价支架。借助英语写作支架,学生在写作时就能做到有“材”可依、有“法”可依、有“情”可依、有“行”可依。搭建英语写作支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英语格律诗的起源,它的特点,并把它与汉语格律诗相比较。然而对英语格律诗的翻译并无定论,本文探讨了英语格律诗的一般翻译法,即“以顿代步”和“以字代音节”这两种翻译法。但是由于英语诗歌和汉语诗歌在节奏,压韵方面的根本区别,英语诗歌的“顿”和汉语诗歌的“步”,以及英诗的“音节”和汉语诗歌的“字”是完全不同的,故不能照此来翻译英语诗歌。本文最后提出在译出诗歌的内涵的同时,不受英语诗歌形式的限制,不拘一格地翻译英语诗歌。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一直是我国学生的学习重点。近年来,初、中级英语教学的重心由读写能力训练逐渐向听说能力训练转变,改变以往“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训练听说能力的关键是创造一个英语交流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进行英语交际。这种环境在课堂上易于创造,而在课下则只有借助“自主听”、“自主说”来发展听说能力。对于具备一定基础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英文原声电影集故事、音乐与地道口语对话于一身,无疑是极佳的听力材料,并可以在看的过程中模仿演员的语调学说地道英语。  相似文献   

12.
多少年来,关于英语学习方面,是通过“习得”语言还是“学得”语言的规律来学习英语,专家、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英语学习放在英语的环境中,英语能力自然能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提高。但在没有英语环境或英语环境较差的情况下,英语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就显得迟缓。那么,如何在母语环境下来学习英语呢?进行适当的汉英对比有助于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之友》2010,(7):66-69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包含着印度、西亚和欧洲的语言。目前使用的英语单词中,有不少是从非印欧语系“拿来”的,这在狭义上,就是英语中的外来语。这些白皮黄心的“鸡蛋词”,无须向“英语世界”作额外解释,就能顺利地理解、沟通。  相似文献   

14.
英语介词的妙用学英语,最难用的是介词。英语的介饲用得极广,而且意义特别多。同汉语比起来,汉语中动词用得多,而英语的动词用得就不那么多,汉语中有些动词的意义,在译成英语之后就要由介词体现出来了。比如:“我打发吉姆拿着他的雨衣去追他”这句话,有三个动词:打发、拿着和追,但译成英语,我们只须说:Isent刀m。herhmwi山Hsr。i;;。。。t.就行了,只用了“打发”一个动词,“拿着”和“追”全由介词表示出来。再比如“她给我写了一封长信,谈到她的未来。”有两个动词,“写”和“谈到”。我们把这句话译成英语,也只须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就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等教育发展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师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培养要从“爱教英语”、“能教英语”、“会教英语”三个主要方面抓起,即使毕业生热爱英语教育工作,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基本功,懂得英语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英语“聋哑”是我国英语学习者中极为普遍的现象,为此,许多研究者都提出了不同见解,但多数研究都将“听”与“说”分而论之,不利于从实践上解决问题,本文在简要说明“聋哑”成因及其“多元归一性”耻,视“语言产出能力”为“英语学习的创新能力”,充分重视“语音形象”在听说交际中的媒介作用,主张“语音为本,听说并练,以说促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和训练英语听说能力必须遵循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7.
现代英语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以“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为主流、多种变体(如“西班牙式英语”、“中国式英语”等等)多元化并存、共同演化的态势。只有客观地接受这一现实,不歧视任何变体,承认文化的趋同和异化,才有利于英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的英语教与学存在很多问题,就目前状况而言,其中最为致命、最为尴尬的问题莫过于“聋哑英语”。所谓“聋哑英语”是经过小学到高中十年至十二年的英语学习,甚至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很多英语学习者仍然不能流利地用英语对话。听不懂,讲不出。在听英语新闻、录音或与别人用英语进行交流中,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很高,但无法用英语与教师顺利交谈,教师提出的问题听不懂、答不上,所学的英语成了“聋子英语”、“哑巴英语”。面对如此局面,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反思一下:这样的英语教学成功吗?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20.
英语阅读与英语学习发展关系密切。英语阅读量的大小、阅读成效的高低,往往决定一个人英语学习发展的进度和趋势。我国学生大都习惯了依赖老师和有限的教材内容来学习英语,加之生活在“汉语世界”里,缺乏实际交际所需的语境,自己主动接触英语、感受英语的时间少之又少,造成英语学习的进步不明显。要解决上述问题,一个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