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尔不群的瓦西里耶夫赵秋长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是一位以描写卫国战争题材而著称的俄罗斯作家。1969年他写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因而一举成名。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又连续发表了《未入名单》、《遭遇战》、《虚实往事》、《他们可能同我一起去侦察》、...  相似文献   

2.
对于留学莫斯科国家戏剧学院的查明哲博士,国内业界同行和观众却是从《死无葬身之地》那阴暗如晦的审讯室、跨过《纪念碑》旁那触目惊心的少女尸体旁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薄雾笼罩的白桦林的聚光灯下认识他的。人们通过查明哲的戏,认识查明哲,熟悉查明哲,佩服查明哲。对于查明哲来说,戏剧既非文人的纸上谈兵,也不是某些大师的“灵光一闪”,戏剧纵横弥漫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是一座寄托人类精神的圣殿。他尤其对俄罗斯人“没有戏剧,无法生活”的剧场情结感慨万千。数年留学生活使他看到,即使在俄罗斯人民那些白天为黑面包、土豆泥发愁的…  相似文献   

3.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1924-)是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以中篇小说越里的黎明静悄悄……》饮誉文坛,随后又发表了长篇小说《未列入名册》和中篇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等战争题材的小说,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雷巴科夫是原苏联广大读者十分喜爱的一位作家。他于1911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工程师家庭,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随父母迁居莫斯科,1930年考入莫斯科运输学院公路系。他阅历很深,大学毕业后曾在许多地方工作过。1941至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期间,他自始至终战斗在前线。1948年发表的儿童中篇小说《佩剑》(1954年拍摄成同名电影)揭开了雷巴科夫文学创作生涯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苏联电影工作者和国外电影工作者之间的合作正在逐年扩大。特别是最近几年,自从电视系列片《无名战争》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上映以后,这一合作更为加强了。《无名战争》是根据美国国际现代航空公司的订贷,由一批苏联新闻电影工作者在著名电影导演罗曼·卡门的领导下拍摄的。苏联新闻电影制片厂全苏联合公司不断接到订货:正在为瑞士一家商行拍摄关于芭蕾舞女演员迈娅·普利谢茨卡娅的影片《未完成的画像》,为芬兰一家商行电影部拍摄关于苏联马戏团的影片;木偶动画片  相似文献   

6.
歌德在伊尔曼诺歌德经常去南方的伊尔曼诺。他喜欢在宁静的林间得到疗养和休息。山上有座小小的避暑小屋,歌德于1783年秋曾在这里住过八天,他只感到周围一片寂静。在某日夜晚,他用一枝铅笔在小屋的木墙上写下了他的名诗《山巅之上静悄悄》:峰巅之上静悄悄,树梢之中无声息,小鸟儿在林间沉默,且等候你也要安息。1831年,在时隔48年之后,歌德最后一次去伊尔曼诺。他想再次见到小木屋和那里美丽的景色。天气晴朗,旅途使他游兴勃  相似文献   

7.
亚历山大·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是苏联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原姓波波夫,一生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特写。他是高尔基的好友。列宁对他很尊重,1920年曾给他写信说:“我很愿意告诉您,工人和我们大家是多么需要您的作品。”长篇小说《铁流》是他的代表作,在苏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1931年,我国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将此书译成中文,由鲁迅亲自校编出版。鲁迅先生说这部小说写的是“铁的人物和血的战斗”,认为绥拉菲莫维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作者”(见《鲁迅译文集》第八卷283页)。现将绥拉菲莫维奇的孙女伊斯克拉·波波娃的一篇回忆文章介绍给读者,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作家或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现住成都的藏族作家阿来,是一系列获奖短篇小说的得主。他的最新力作《遥远的温泉》获“2002年全国最佳30篇小说奖”;其法译本即将面世。1998年出版的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中国最高学奖——茅盾学奖。2002年根据《尘埃落定》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也在全国轰动一时。《尘埃落定》问世以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李声权 《世界文化》2006,(12):16-17
盖达尔是苏联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他的许多作品早在苏联时期就享有盛名,而且在历经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名气不衰,常读常新。最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作品要数《铁木儿和他的队伍》、《远方》、《军事秘密》、《天蓝色的杯子》、《鼓手的命运》、《丘克和盖克》等。正如作家本人说的,“儿童是我的心灵,儿童是我的作品的主题……”2004年,盖达尔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俄罗斯青年诗人巴维尔·科尔帕科夫在儿童杂志《篝火》撰文写道:“苏联儿童是在读他的小说中长大的。”最后,诗人在文章的煞尾,激情奔放地号召孩子们:“读一读这些书,陶醉在遥远年代的…  相似文献   

10.
孙丽新 《世界文化》2012,(12):30-31
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中国曾引起轰动。该片描写的是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北方某火车站附近红军准尉瓦斯科夫率领高射机枪班的五个女战士追踪歼灭潜入后方企图破坏铁路的德寇的故事。作品再现了战争中妇女的典型形象,通过她们体现出奋起同法西斯进行神圣战争的全体前苏联人民的意志。这部电影伴随了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正是从这部作品中我们认识和感受到了前苏联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时隔数年,重读经典,一种对俄罗斯文化的怀旧情绪跃上心头。  相似文献   

11.
春风吹开了什刹海湖面的坚冰。湖畔,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舞台上却“寒气凛凛”,“杀声震天”……,根据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九三年》,经紧张排练后,作为国家话剧院2004年首台剧目,终于与观众见面。这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历史剧,成为国家话剧院成立以来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话剧之一。剧本的改编者曹路生,是一位充满激情的剧作家,他从雨果作品波澜壮阔的历史浪涛中,读出了美丽的自然、宽厚的哲理、朦胧的遐想和动情的诗意。在剧本中,他保留且增强了诗的语言,力求充分展示雨果语言特有的魅力。雨果原著中有不少短句式的排…  相似文献   

12.
赵强 《世界文化》2001,(4):20-21
英国著名导演大卫·利恩(DavidLean,1908—)擅长改编名著,如狄更斯的《孤星血泪》(GreatExpectations,1946),曾获最佳黑白摄影和最佳黑白艺术指导两项奥斯卡金像奖。他导演的《雾都孤儿》(OliverTwist,1948)也获得了英国电影学院奖的最佳电影奖。大卫·利恩影响最大的改编作品是改编自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的诺贝尔文学奖同名小说《日瓦戈医生》(DoctorZhivago,1965),这部史诗般的巨片描写了博学多才的医生日瓦戈和热情奔放的护士拉娜之间的爱情故事,曲折的剧情,壮丽的北国风光…  相似文献   

13.
吕薇:你从《十九恋歌》走出在《月光》下唱着《海的女儿》《当兵来》吕薇:你那《年轻的眼睛》看《这里真好》《兄弟纯朴,姐妹漂亮》还是《人间有真情》吕薇:你仍《长相思》——《三月三·九月九》吗依然《太阳很好,月亮很好》永远《山水是朋友》吕薇:1992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音乐系。1993年,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银奖;1994年,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民族唱法二等奖;1995年,其音乐电视作品《十九恋歌》获“中国音乐电视大赛”优秀奖;1999年,录制首张个人专辑《太阳很好,月亮很好》;2000年,拍摄音乐电视《三月三·九月九…  相似文献   

14.
当《渴望》遭遇《入殓师》1991年,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播出后,中华大地的热血观众心潮激荡,情思飞扬。中央电视台1991年春节联欢晚会关于《渴望》的小品中,一句借用观众来信名义的台词说,假如不让刘惠芳站起来,我就让导  相似文献   

15.
送行     
这里选译的两篇散文,第一篇《灯光》的作者弗·加·柯罗连科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中、短篇小说,脍炙人口。他的长篇回忆录《我的一个同时代人的故事》是一部很有文献价值的文学巨著。柯罗连科批判黑暗的现实,同情劳动人民,憧憬光明,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他不同于一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灯光》是很有代表性的。黑暗如磐,光明在前,这就是柯罗连科的世界观及其全部作品的基调。列宁在一九○七年曾说:"柯罗连科是进步作家。"第二篇《送行》的作者马克斯·比尔博姆为英国文艺评论家,讽刺作家,生于一八七二年,卒于一九五六年。从《送行》一文中,可以看出他的笔调既幽默,又富于机智;通过这篇短文,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作了极其辛辣的讽刺。 --编者  相似文献   

16.
灯光     
这里选译的两篇散文,第一篇《灯光》的作者弗·加·柯罗连科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中、短篇小说,脍炙人口。他的长篇回忆录《我的一个同时代人的故事》是一部很有文献价值的文学巨著。柯罗连科批判黑暗的现实,同情劳动人民,憧憬光明,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他不同于一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灯光》是很有代表性的。黑暗如磐,光明在前,这就是柯罗连科的世界观及其全部作品的基调。列宁在一九○七年曾说:“柯罗连科是进步作家。”第二篇《送行》的作者马克斯·比尔博姆为英国文艺评论家,讽刺作家,生于一八七二年,卒于一九五六年。从《送行》一文中,可以看出他的笔调既幽默,又富于机智;通过这篇短文,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作了极其辛辣的讽刺。——编者  相似文献   

17.
姜华 《世界文化》2023,(3):19-22
<正>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是音乐剧史上一部熠熠生辉的作品。该剧于1998年在法国首演,一经演出便以其极具震撼力的视听效果轰动艺术界,上演二十余年仍经久不衰。在法语音乐剧的行列里,它是里程碑式的存在。它的开篇之作《大教堂时代》气势恢宏,更是作为该音乐剧的代表名作,为众人所熟知。这部音乐剧的二十周年纪念版曾于2019年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多地巡演,受到无数中国观众的喜爱。该剧改编自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雨果的同名著作,在还原原著精神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1972年的冬天,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已经几乎完全崩溃了,此前的几个年头,他和父亲的几乎所有作品都被永远地封存在克里姆林宫苏联文化部那幽深冷漠的档案库中,从《安德烈·卢布耶夫》到《镜子》,一切体现人性美好和俄罗斯古典风情的尝试都被认定是反动和教条的,于是,他想到了波兰作家斯坦尼斯劳·莱姆(StanislawLam)的经典科幻小说《索拉里斯》,1972年,他当时的心情仿佛正是坠入了索拉里斯海洋,他想:或许文化部不会对一部科幻片吹毛求疵……但事实是他错了,塔可夫斯基从《索拉里斯》的审片会上得不到任何该片能通过电检的信号,如同电影中的宿…  相似文献   

19.
正荣获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提名奖的爱尔兰、加拿大合拍影片《房间》(2015),片名朴实无华,拍摄手法克制平实,人物关系简单,结构也不错综复杂,而剧情演进却扣人心弦,人性的光芒闪耀其间。该影片改编自爱尔兰作家爱玛·多诺霍的同名小说。小说出版于2010年,入围几乎所有英国文学奖,并进入布克奖决选名单。爱玛在采访中表示,虽然小说的灵感来自2008年轰动世界的一个囚禁案——奥地利人约瑟夫·弗莱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逝世一百五十周年,本刊从本期起特连载李桅同志迻译的《普希金传》中的两章——《十一月的悲剧》和《诗人之死》。《普希金传》的作者列·格罗斯曼(1888—1965)是苏联作家兼文学研究工作者,1911年卒业于敖德萨诺沃罗西大学法律系。早在1903年他就开始发表作品,1921年起着手从事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工作。他所写的《苏霍瓦·科贝林的罪过》受到过高尔基的赞扬。传记和传记小说是他作品的主要体裁。这部《普希金传》则是他传记作品中的一部力作,被认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作者在书中用饱含激情的笔触记述了伟大诗人的一生:从就读皇村,流放南国,囚居故里,受辱宫廷,直到死于决斗.《十一月的悲剧》和《诗人之死》速两章,写得尤为扣人心弦,史家的信实和作家的激情交织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史料的援引,则使读者在深入了解诗人悲剧性的死的同时,更增加对他的景仰,痛惜和缅怀之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