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升格导语] 物我同化的一些具体方法有:“物-我-联-化”,“我-物-联-化”,“我-物-我-联-化”,等等。但是,在实际写景中,更多的时候应该省略“我”与“联”,直接将作者的感情恰当地融到景物之中。这种方法就是美学中常讲的移情。德国美学家费肖尔说移情就是“把我的感情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这种设身处地“分享物的生命”的方法,不仅适应于和我们人类相类似的生物,而且适应于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物。人们也可以将情感外射给一切东西,使它们获得人的生趣。费肖尔说:“移情时我们不仅能和鸟鹊一齐飞舞,和羚羊一齐跳跃,而且能钻进蚌壳里面,去体味在一张一翕时那种单调生活的乏味。不仅能想象自己是一棵树,而且能享受幼芽发青时的阵痛与柔条临风时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散文虽是一种侧重于表现内心感情与思想体验的文体,然而作者主观感情的抒发,又总是不脱离具体的人、事、景、物的。作者总是把客观的人、事、景、物反射于主观感情的表现中,记事性散文要寓情于事,写景状物散文也要赋山水以情性,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相似文献   

3.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要寻求可寄托之物以表达自我内心感受,这种借物以求得内心的情感的寄托所得到的鲜活的艺术形象,即所谓“意象”。简而言之,意象乃寓“意”之“象”也,换用另一种说法就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相似文献   

4.
通感意象是文艺作品中通过通感所产生的意象.所谓通感意象的“间体”结构,是指这种意象在存在方式上介乎于其他存在物之间.通感意象的“间体”特征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之间;第二层是指通感意象介乎于其他意象之间,具有某种“意象间性”.前者是一切意象的共同特征,后者则是通感意象的特定属性.通感意象之所以具有这种“间体”特征,是因为它是一种意向对象,是创作主体意向性活动的产物.这种意向性活动,既发生在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发生在各种感知经验之间,由此产生了通感意象的独特本质.  相似文献   

5.
正我人生的第一次大宗消费就是买了一双倾心已久的凉鞋。鞋子的样式没有什么可夸赞的,甚至有些老气,可我喜欢那鲜亮的红色,一见倾心。它每日在橱窗里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只希望跟着我这双脚走。百转千回之后,我用两年的压岁钱换回了它。我还有一双从没在正式场合穿过的鞋子,那是一双可爱的绣花软缎鞋。确切地说,有两方面原因让这双鞋子彻底沦为观赏物。一是太小了,穿上后脚后跟会遗留在外;二是我怕穿上后被人认为是从古墓  相似文献   

6.
正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产生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寓意于象,二是以象寓意,三是意象相融。寓意于象的意思是,感性注入理性,先有情感,而后通过脑对物象的处理,从而形成意象。以象寓意的意思是,理性注入感性,先有物象,而后内心产生情感,以达到共鸣,而成意象。而意象相融则是刹那间意与象的共鸣。一、意象的作用首先,是修饰作用。修饰文章,使人看着赏心悦目。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作用,如果因为修饰文章而写文,与那  相似文献   

7.
在对莎剧意象的研究中,人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即许多意象和意象群都以对立组合的形式,成双成对地出现,形成一组组自然对称的意象组合。这些意象相互对照,相互作用、相生相克、相反相成,形成莎剧意象独特的内在和谐与统一。雨果称道这位擅长运用对称对比手法的大师说:“他的每一个字都有形象,每一个字都有对照,每一个字都有白昼和黑夜”,“莎士比亚的对称,是一种普通的对称,无时不有,无处不有;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对照。”这是永远存在的正反,这是最基本的对照,这是永恒而普通的矛盾,这种对立对称是那么贴切自然巧妙和谐,谁也不能分割和去除,谁也不能替代和否认。在此我们把它视为莎剧意象区别于其它诗人、戏剧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8.
试论写作活动中的意象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一般由客观之物和主观之意两部分组成,是两者的完美融合.意象思维是为"尽意"而"立象"的思维活动过程.意象思维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可分为三种:一是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二是形成情感的对应类象;三是促进作品的自为性发展,彰显作者个性.意象思维具有多相意蕴,在写作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移情,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情感教育方法,是指阅读主体把自我的情感移注于文本世界中的人事景物,而文本中的事物也以其姿态移注于读者。  相似文献   

10.
教育目标是人们在展开教育活动之前,观念地存在于头脑之中的预期的活动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它不仅做为观念形态存在于实践活动之中,而且也做为工具的可操作的物质形态,为实现其自身价值发挥作用。布鲁巴克曾说:“一项教育目标,不仅设法见到现在教育努力的目的和结果将要如何,或应该如何,而且这种预见一经获有以后,它将成为指导学生和老师,达到该项目的工具。”教育目标具有工具性职能,这种  相似文献   

11.
<正>我人生的第一次大宗消费就是买了一双倾心已久的凉鞋。鞋子的样式没有什么可夸赞的,甚至有些老气,可我喜欢那鲜亮的红色,一见倾心。它每日在橱窗里可怜巴巴地望着我,只希望跟着我这双脚走。百转千回之后,我用两年的压岁钱换回了它。我还有一双从没在正式场合穿过的鞋子,那是一双可爱的绣花软缎鞋。确切地说,有两方面原因让这双鞋子彻底沦为观赏物。一是太小了,穿上后脚后跟会遗留在外;二是我怕穿上后被人认为是从古墓  相似文献   

12.
孔子说读《诗经》有七种用处,其中之一便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据统计,《诗经》中涉及到大量的植物。其中,桑是《诗经》中经常提到的一种植物,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植物。以物载意,"桑"意象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意蕴,它不仅多与女性和爱情相关,也是原始生命力和吉祥的化身,既有宗教的意蕴,也蕴含了浓重的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一、古诗的意象系统1.古诗的意象与兴的关系。历来论比兴有两种观点 ,一为比兴合论 ,另外一种则是把比兴分开。事实上 ,“兴”和“赋”和“比”都不同 ,“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 ;“索物以托情 ,谓之比 ;触物以起情 ,谓之兴。”(胡寅《斐然集》卷 18《致李叔易》)可见 ,比与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手法 :兴 ,是以彼物引起此物 ,此物与彼物没有直接的意义上的联系 ;而比 ,相当于今天的比喻 ,此物与彼物之间有直接的意义上的联系。正是这种不同 ,在中国诗学上有重大的根本性的意义 ,它成就…  相似文献   

14.
纵观现代英美文学史上的几次运动,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运动的主要目的都在于呈现和表达现代复杂社会中人的心境破碎感和孤独感。而意象运动,好比一股潮水涌现出来,抒发诗人心中某一特定时刻的顿悟或感慨。它的精华就是运用某一个主要意象来传达包容这一时刻的抽象思想。那么何为意象呢?这里不妨引用庞德语:“意象之为物,乃需于瞬间能呈现理智与情感二者之复合体者。”换言之,它并不只是一种客观的事物,也不是一个普通的譬喻,而是具有高度含摄力的一景或一物,能于瞬间使读者对作者的心境有一透析的了解。威廉·卡罗斯·威廉士是意象派诗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红色手推车”可称得上是意象诗中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5.
移情是人的情感外射、移注于客观事物而形成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的过程,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能动性、创造性反映。中西文艺美学富含移情理论,但具有明显差异。西方移情说将移情作用归因于人的生物本能,由人及物,凸现主体、扩张自我,强调对物的感性把握而疏离理性,否认移情作用的审美认识本质。中国移情理论强调由物及人,情以物兴,以理节情,主客体和谐统一,显得较为辩证合理。  相似文献   

16.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由此可见,意境是诗词的根本,进入意境方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情趣。而意象是诗词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诗歌的意境就是透过这样的意象浸润出来的。朱光潜在《诗论》中说:"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见到这份意象,从而体会到  相似文献   

17.
唐宋诗词中的云水意象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有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物的形象化显现,它要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是对"意"的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本文以唐宋诗词中的云水意象为例,论析蕴含于其中的审美特质和禅悟内涵.文章指出,云水意象在唐宋诗词中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蕴含和表现着离愁别绪和闲淡野趣.文章还从禅宗哲学的角度.揭示云水意象所蕴含的深层禅悟内涵,指出云水意象体现了空灵无住、水月相忘的禅悟境界.  相似文献   

18.
兴象天然     
“兴象”这个概念出自中国古典美学,它是从意象中分类出来的(这种分类的角度主要是着眼于意象生成过程中“意”与“象”的关系),和中国诗歌的“赋、比、兴”中的“兴”体相联系。关于“兴”,古人的论述和解释都比较多。《毛诗正义》中说:“兴者,托事于物也。”梁朝钟嵘在《诗品序》中又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而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则说:“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唐朝,贾岛在《二南密旨·论六义》中又将“兴”阐释为“兴者,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一切知行活动离不开“思维”,而“思维”又始终以“意象”为内容。它初由“观察”与“记忆”的两大支柱丰富“意象”,再由“联想”与“想象”的两大翅膀拓展“意象”(多),然后由“形象”与“逻辑”(二)的两大思维运作“意象”,最后由“综合思维”统合“意象”(一(○)),以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如此周而复始,便形成“多”、“二”、“一(○)”的螺旋结构,以反映“意象系统”。而这种结构或系统,不但可在哲学层面寻得它的依据、文学层面考察它的表现,也相应地可在美学层面找到它的归宿。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必须引入美育 ,寓教于乐。在教学中要突出情感性和形象性 ,使学生感受到赏心悦目的快感。通过审美教育 ,达到让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进而培养审美个性的终极目的。一、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审美要摒弃功利性 ,进入到物我二忘的境界。比如 ,对名山大川的领略 ,不能说 ,我要占有它 ,使用它 ,它才美。观赏它 ,使我们一饱眼福 ,心里感到愉快。这种愉快 ,就是美的愉快。就语文审美教育而言 ,要让学生自愿接受 ,还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作为审美客体的语文教材要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 ,使学生能够主动去读 ,喜欢读 ;二是教师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