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与西方主流理论不同的逻辑体系和哲学内涵,在世界政治的主题、世界政治的发展动力、研究国际问题的基本范式及理论自身的哲学和历史本质方面,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理论既有相似和相近的一面,同时更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如何以更加开放和科学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并将其理论精义运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实践和国际关系的学术研究,是今天中国国际关系学界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国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政治体制,成为世界主要大国的关注之地,在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事务中具有特殊意义。中国在处理与东南亚的国家关系中,率先提出并逐步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了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新理念、新政策。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和谐世界理念;开放合作,互惠共赢战略等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应该构建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这一理论应以中国文化为基础载体,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为补充。  相似文献   

4.
治理是一定社会领域的行为体规约机制,是行为体为实现某种公共利益与秩序的现实努力和制度安排。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进始终围绕着一条思想线索,即从各自不同的逻辑视角分析诠释世界政治体系运行的本质规律,探寻构建世界秩序、实现世界治理的有效途径,因此,世界治理思想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共同思想归宿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迅猛,成果丰富。中国建构主义研究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类。中国学者的理论研究比较侧重于建构主义的理论介绍、评价以及流派比较,应用研究更倾向于研究区域问题和大国关系。总体来说,我国建构主义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其应用领域也未能更紧密地结合中国的现实问题,这也是未来中国建构主义国家关系理论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曹立新 《华章》2007,(12):42-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得到繁荣发展,建设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又立足中国实践,体现中国文化、凝聚中国智慧、反映时代精神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就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而对理论创新前提的研究则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渊源。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甘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历史进程进行史实梳理,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为进一步探索、明晰甘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早期的研究中认为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必然发展途径,但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进入上升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已经不具备了,与此同时东方社会由于资本的扩张导致原先封闭的状态被打破,被迫参与到世界市场和分工中来,并且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革命战争,这让马克思开始重新审视东方社会,认为俄国、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可以成功跨越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知识体系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多样性。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提出要加速资本主义发展从而缩短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阵痛,列宁更是从理论到实践实现社会主义的第一人,不仅成功实现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且提出了许多捍卫社会主义革命果实,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开创性理论成果,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也试图讨论它的未来走向。1919-1948年是国关理论初创与理想主义主导时期,源于对一战的深刻反思,理想主义谋求实现一个想象中的和平世界。从二战到1979年是现实主义的主导时期,以二战和冷战为背景,摩根索建立起现实主义理论框架,华尔兹的新现实主义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贡献。1979-1992年是自由主义复兴时期,新自由制度主义成为理论化程度最高的自由主义流派,与新现实主义比肩而立。1992年至今,强调观念和认同的建构主义兴起,逐渐与新自由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形成三足鼎立。今后,国关理论将更多地表现出进化思维、权利政治和多元理论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1.
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路径,本文从正确界定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范畴,把握其本真精神,解读马克思主义文本形成的时代,把握其创新和发展的源头,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立足群众实践,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等方向加以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必须通过解读来实现。我们认为,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文本解读,即“返本”,目的是实事求是地走进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现实解读,即“开新”,目的是与时俱进地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更好地服务于当代。沿着文本与现实、返本与开新的方向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走进马克思主义又让马克思主义走向当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空间转向"已成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诸多学科理论研究的共同趋势。空间意识与空间话语的缺失,是国际关系学不可忽视的理论疏漏。实现国际关系理论的"空间转向",成为一项兼具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研究议程。这一研究可分为两个层面的议题:一是从哲学层面对"空间"进行重新审视,奠定国际关系学空间理论的哲学基础;二是在"社会学转向"的基础上,对国际空间进行社会结构研究和社会过程研究,以构建国际关系学空间理论的内容框架。实现国际关系理论"空间转向"有两条可行研究路径:一是推动反思主义理论的空间化;二是通过建构主义与地缘政治学的融合,构建地缘政治的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和谐世界"思想把中国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实际上就是把中国置于和谐世界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政治学的两门分支学科,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曾经紧密地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学科史上的前两次争论,二者逐步分离并成为两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对主流理论提出了挑战,也正在打破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传统界限,并促成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再次结合.政治理论不仅是我们理解当代世界政治丰富的思想遗产,也为国家提供了适当的行为准则并为构建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对近年国内学界翻译引进的、在西方学术界影响较大的国际关系理论著作中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厘清相关的理论构建的源流和研究范式;对不同理论关于一战起源的主要观点加以概括和评介,以期为史学界深入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供一些国际关系理论层面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概念,贯穿于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始终并具有基础性地位,如同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一样,社会科学或隐或显都必然预设主体性立场。国际关系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却在主体性问题上长期处于失语状态。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国际关系理论中晦暗不明的主体性概念和相关问题进行澄清,指出主体性理论的转型对国际关系理论转型的潜在影响,并尝试规划出国际关系理论中主体性研究的基本议题和原则。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新形势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必须坚持基础性与重点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施教者与受教者相统一、针对性和实效性相统一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高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和谐世界”思想把中国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堆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实际上就是把中国置于和谐世界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业华 《鄂州大学学报》2009,16(1):51-54,6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在探索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在批判旧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基础上,从社会实践的高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这些理论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的,又是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不仅有利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我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