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园贷是指在校大学生向借贷平台的借款行为,它具有门槛低、操作便利等特点,但大学生往往忽视校园贷背后的高风险。大学生使用校园贷主要是由于自尊水平低、自控能力差、人际信任水平较高但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多方面的心理原因。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行为不能只依靠学生独立解决,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2.
校园贷平台发展至今,其发展已基本背离了诞生之初校园贷平台宣称的"助学"本质,近一年多,高校频发的校园贷案件,让许多大学生深陷借贷泥沼而无法自拔。究其原因,作为还未发展成熟的社会人,金钱消费带来的愉悦感和物质享受让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此冲击之下,部分未能建立理性消费观的大学生则逐步被校园贷这一新兴且快捷的平台所吸引,并沉迷其中以至走向无力偿还且精神压力巨大的情境。要破解此逻辑环,除了顺应时代发展,由正规金融机构适时推出适用于大学生的校园借款产品外,还要让大学生建立理性消费观,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创建积极向上,不唯"金钱"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通信终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互联网金融逐步成为金融市场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各类网络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针对大中学生消费的信用贷款也称校园贷应运而生,然而身处高校且少不经事的大学生面对轻松可获取的校园贷极其容易迷失自我。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校园贷现状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为中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普惠金融政策的实行以及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的特定背景下,校园贷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大学生存在没有固定收入和自制力较差等现状,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危害事件。基于上述背景,对我国高校校园贷的风险成因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促使校园贷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2016年"校园贷"一词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其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对社会及大学生家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利用"校园贷"平台借款的方式已经屡见不鲜了。这其中带来的大学生背负巨债以致轻生的事件屡有发生,为社会及其家庭蒙上了难于治愈的伤痛。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校园贷"对社会及其家庭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就大学生"校园贷"产生的社会背景提出了规避大学生"校园贷"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2)
校园贷缺乏具体法律规制,且学生社会认知能力比较差,任由校园贷肆意发展会对大学生产生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基于法律规制探究校园贷风险,从而促进校园贷所涉法律知识的普及,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校园贷。  相似文献   

7.
崔丽芳 《未来与发展》2009,30(11):74-77
如何激发和扶持一般院校学生创业对于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非常重要。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的方式对仰恩大学校园实体创业进行个案研究分析,管中窥豹,大学生周围的环境、校园实体创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成功率对大学生创业有明显影响。基于此,在对策上,学校应该对进行校园实体创业的学生实行KAB创业教育,培育专业的企业孵化器和健康的创业文化,让这些校园实体创业的学生更好地带动其他学生产生创业愿景并进行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8.
陈姝殊 《百科知识》2021,(12):41-42
校园贷款是指某些贷款机构通过互联网媒介向学生提供贷款的交易模式.在互联网经济的带动下,互联网金融产业也应运而生,为借款人提供了网上的借款渠道.近年来,一些互联网金融APP纷纷融入校园,如"人人贷""借呗"等,这些APP的出现给学生消费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这些机构为学生提供的贷款额通常为1000~50000元.校园贷存在一定的风险,部分平台甚至出现未经用户许可私自采集用户信息的现象,借助出售用户信息增加企业盈利.此外,校园贷带有潜在的消费诱惑,刻意引导学生过度消费,使得学生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究不良“校园贷”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政府、学校、家庭及个人三个层次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借此来规范校园贷款,实现校园贷健康、长久地合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4)
当金融遇到"互联网+"就止不住创新的脚步,当创新进入校园便衍生出许多以学生为目标群体的网络借贷平台。这些校园互联网金融平台深受学生欢迎,但是在给大学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目前的校园互联网金融业务学生申贷门槛过低,贷款具有高利贷的性质,同时由于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和风险意识,无法分辨龙混杂的借贷平台,从而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9,(11):61-6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网络金融也随之孕育而生逐渐壮大,当前大学生是消费的主力军,必然成为众多行业争相"开发"的优质群体,受提前消费观念的影响,高校逐渐衍生出"校园贷"的现象,由于无法及时支付高额利息,暴力催债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家长纳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管理,有效的发挥家长与学校的联动效应,实现管理双主体,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可以有效的预防"校园贷"发生。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群体是当代互联网发展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有效推动互联网多元化发展的参与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消费刺激,引导大学生消费,从社会层面,这无疑刺激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但从大学生层面来说,由于大学生群体收入具有依赖性,基本还未经济独立,因此造成了过剩消费,甚至"裸贷"等恶性事件,因此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行为模式的特征,以及结合现实特点给出几条有效建议,帮助大学生建立绿色消费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12)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浪潮的到来,高校大学生创业产业园的发展方兴未艾。作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校园实践平台,创业园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助推着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提升与发展。高等艺术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部分,其学科属性的特殊性及学生特点的独特性,一方面促就着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需要与之普通高等学校不一样的同时,另一方面也给同样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本文系通过探讨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找出化解之道,以不断推动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17)
当前,由于高校学生信用卡的停用,校园贷逐渐在高校中流行起来,然而一些网贷平台选用虚假宣传以及降低门槛的手段来吸引高校学生、刺激他们超前消费,目前校园贷已导致了不少校园悲剧。所以,高校学生必须更全面地认识到校园贷的各类风险,提升风险控制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给不法分子进行诈骗提供了捷径,"校园贷"一词频频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了热点现象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以当下校园贷乱象为着眼点,对校园贷存在的原因及应对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从源头上杜绝非法"校园网贷"骗局,让网贷真正能为求学生涯助力,而非陷阱。  相似文献   

16.
从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利用事故树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各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安全中校园贷行为的影响显著度和影响系数,对预防大学生深陷校园不良网贷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变化,高中生们收到我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会出现听一些不正常的消费需求,在家长那里得不到经济上的满足以后就开支利用校园贷来获得巨额的资金进行挥霍,近些年来,不少因为校园贷而发生的悲剧正在警示着人们,要求社会各方面重视起校园贷对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生校园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关于校园贷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微时代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概况,以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普遍性困境对照微时代给大学生创业带来的益处,总结了现在大学生创业中的风险大、动机不纯、相关支持不足和学生个人素质问题。提出了完善创业教育、寻求创业支持、营造创业氛围、提升大学生素质等策略,促进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类校园贷现象屡见不鲜,而现有的杜绝方法集中于校园贷源头的处理和流通渠道的控制,各高校的重点则在于学生防骗意识的提高,本文从另一角度出发,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不足出发,研究了校园贷等各类不良现象发生的主管原因,为高校在此类问题的解决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社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重要时期,创新创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关键动力。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促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本文通过对西部多所高校972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及对部分大学生的深入访谈等方法来分析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同时还分析了大学生在家庭、校园和社会环境中的生活情况对创新创业的作用以及对学生进行创新的创业能力训练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提高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