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防止井喷,保证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完善防喷措施至关重要。现场井下作业井控工作主要是执行设计,利用井控装备、工具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安全控制井口,防止井涌、井喷、井喷失控和着火事故。这就要求:一是要建立井口控制系统,利用井口防喷装置,迅速有效地控制井喷;二是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包括平衡地层压力的措施、平衡操作机射孔、替喷、特殊工艺的安全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吉林油田浅气层区块较多,井控风险高,井喷失控后造成的危害较大。文章对该油田浅气层特点、分布及形成原因、存在的危害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加强井控防范意识、严格落实一次井控措施、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提高班组应对突发险情的防喷处置能力、发现溢流及时关井、关井后节流循环、压井恢复井筒内压力平衡等应对措施,对浅气层钻井施工井控安全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鲁瑞理 《今日科苑》2009,(18):71-71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生产中所使用的井控装置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压力级别也越来越高,如何在现有的设备和数量的基础上尽量满足钻井生产和井控安全,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如果现场所用的井控设备压力级别相同,结合井队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配套使用设备,既可以提高井控安全系数,又可以避免钻井生产事故。  相似文献   

4.
林强等 《内江科技》2014,(2):53+55-53,55
<正>氮气欠平衡钻井技术目前广泛运用于我国各油田开发当中,欠平衡钻井技术最大化的保护储集层。由于欠平衡井段地层压力是参考邻井或预测得来,再是欠平衡钻井工艺所致,钻进时井筒只有氮气和少量的原油及岩屑,井底处于负压状态,井口处于压力极低状态,井壁在高速流体的冲刷条件下也会带来一系列的井下安全问题。所以,在实行氮气欠平衡钻井时,考虑其特殊性将会给钻井工程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本文主要从井控问题、井下安全问题、防火防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气田钻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污染给产层带来的伤害,从而提出了欠平衡钻井、测井、电缆带压射孔、带压坐封桥塞等一系列保护油气层免受伤害的新方法、新工艺。而完成这些新方法、新工艺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要配备完善的电缆防喷装置设备,以便能够带压安全地进行生产作业。由于国内页岩气的开发,油气井的压力越来越高,要求设备的承受压力也必须增加,使得高压井口防喷装置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是通过钻井工程实现的,但也会出现井下施工不畅的事故。大修井是对钻井事故进行补救的唯一途径。本文通过介绍大修井在井控作业的重要性,分析了一、二级源头井控和三级应急井控技术,还对大修井作业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为全面保障井下作业的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液压防喷器是井控装置的关键设备,而对防喷器模拟井喷密封性能的检测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环节。IPT—2000A智能压力测试装置是对各种规格型号的防喷器、节流压井管汇、井口设备等进行密封性能检测的核心,实现了对被测工件在检测过程中各种数据进行远程自动采集、显示、记录、存储、录制及打印,做到了安全、精确、高效,对提高防喷器的质量检测水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鹏 《内江科技》2012,(12):128
随着现代修井技术的发展,井控设备也不断地改进与完善,由单一的油管旋塞阀发展成防喷、顶管柱井控装置。为安全井下作业提供了保障,保护了作业人员、作业设备、油(气)井的生产安全,使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获得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陈晓源  张蕾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8):169-170,174
建南地区复杂结构井钻井过程中常出现易垮塌、易喷、易漏等问题,上部大井眼井段采用常规泥浆钻井技术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且极易发生井下复杂事故,严重影响勘探开发进程。通过优选钻井技术在建南地区的成功运用,大大提高了机械钻速,缩短了建井周期。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层气田井浅、温度低、特别在煤层段中瓦斯含萱丰富,气层十分活跃,造成在钻井过程中,易发生溢流、井壁垮塌、漏失,导致出现井下复杂等情况,文章就用于煤层气井低温快凝早强水泥的固井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如何确保井下安全及提高钻井效率成为目前钻井技术的一大趋势,PWD(随钻压力测量工具)工具的出现无疑为现代钻井技术锦上添花,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钻井技术发展瓶颈。使用该工具无论是在目前已熟知的勘探开发区内进行环保型开采(平衡或欠平衡钻井),还是在一些边缘区块或某些特征性油气藏(如裂缝、高压气层等)进行开采,对钻井作业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随钻压力测量技术的研究,实时掌握井下压力状态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将其应用于井下安全控制,特别应用在隐蔽、高压、高含硫等复杂油气藏钻井,预防重大钻井事故的发生,同时为控制压力钻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正典  孙德宇 《内江科技》2011,32(2):108-108
针对苏217井上部地层易井斜,钟摆钻具常发生卡钻事故,PDC钻头小钻压防斜效果不好等特点,根据静力学和动力学防斜原理,通过选择钻具组合和优选钻井参数,控制住了井斜,提高了钻井速度。避免井下复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前,石油钻井技术科学化的主要特征是以钻井信息化、智能化为特点向自动化钻井迈进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技术成就有:(1)发展了井下信息实时检测技术,如随钻测量、随钻测井、随钻地震、随钻地层评价和钻井动态数据实时测量,使钻井过程中井下地质参数、钻井参数和井眼参数能够实时测量、传输、分析和控制;(2)开发了井下导向和井下闭环钻井系统;(3)发展了有利于发现新油气层和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新钻井技术和方法,如欠平衡压力钻井、水平井钻井、多分支井钻井及连续油管钻井;(4)随着IT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提高石油行业勘探开发、数据应用和经营管理水平而进行的钻井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邹康 《内江科技》2019,(2):74-75
欠平衡钻井技术由于具有独特优势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钻井放喷作业中,高压携岩气流会对井口装备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其失效。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井口四通进行建模分析,研究了四通冲击失效的部位和内部流场的分布情况,并结合实际工艺对冲击磨损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放喷量和岩屑的质量流量都与冲击磨损程度正相关,但是磨损与出口压力反相关,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应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井楼油田的浅层水平井位垂比最大2.59、垂深最浅160m、表层造斜、地层软地层疏松井壁不稳定,且存在高压浅层气涌、喷、漏并存和水平段长的特定技术难题,通过不断研究并优选聚合物乳化混油防塌钻井液体系及相应的技术措施,满足了防塌、携砂、润滑、一级井控等要求,实现了安全优质钻井。成为当时国内应用常规直井钻机所钻位垂比第一的水平井。对类似浅层大位移水平井施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建平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377-377,359
防喷器是井控装置的关键部分,用于在钻井、修井、试油等作业中控制井口压力,能够有效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施工。但由于防喷器品种、规格较多,整机重量不等,体积庞大,外形复杂,在维修或清洗时需要进行0~180度的人工翻转,费时、费力,安全及可靠性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和制作了防喷器自动翻转系统,使用该系统对防喷器进行翻转时,施工作业简单,速度快,效率高,粗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已经完成了防喷器自动翻转系统的设计和制作,并成功用于生产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相关概念的介绍,结合井下作业实际情况,分析井喷原因,提出了抓好井下作业过程井控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试采公司公司技术开发大队在国外射孔服务中需要使用的电缆射孔防喷装置是施工中的关键装备,而国内常用的闸板式防喷器已经不能胜任国外的射孔需要针对国际射孔施工模式,我们自行研制了电缆射孔防喷装置,并通过室内、现场实验.确定了与之配套的密封材料通过多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电缆射孔防喷装置能够满足我们在蒙古油田射孔的需求该装置于2011年8月在蒙古油田投入使用、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得到了甲方监督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钻井井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快井控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思路,以推动井控管理提档升级。介绍了大庆油田钻井井控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欠平衡钻井技术(Underbalanced Drilling Technology)是指在钻井过程中,利用自然条件或者人工方法在可控条件下使井筒内压力始终低于所钻地层孔隙流体压力一种钻井工艺和技术.欠平衡通常可分为两种典型的方式或类型:一类是采用常规钻井液就能达到欠平衡钻井条件,并进行形成所谓的“边喷边钻”钻进方式,对此国外通常称之为流钻( Flow Drilling);另一类是需通过采用非常规钻井液来降低井内压力,从而形成欠平衡钻井条件.欠平衡钻井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基于石油工业在新形势下油气勘探和开发对新钻井技术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高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成功率.(2)提高钻探经济效益、克服具体钻井困难,降低油气开发成本.同时采用欠平衡钻井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克服诸如井漏和卡钻等采用常规钻井技术难以克服的具体钻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