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方到站……""嗖"地一下,坐在地铁座椅上的你在惯性的作用下,屁股"溜"向了座椅的另一端.有人不禁会问,地铁上的座椅为何要设计成滑溜溜的? 让运营更有效 建造地铁的目的是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保证乘客能够安全、快捷出行.为了最大限度地搭载乘客,地铁座椅往往采用不锈钢材质的联排平滑座椅设计.这种设计使座椅可容纳的人数灵活,...  相似文献   

2.
随着地铁的乘客不断的增多,高的乘客量对地铁各各设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由于行人通行存在复杂性,有些乘客趁机逃票会造成许多的不良的影响而且会造成系统难以判断通行情况和系统反应慢等特点,导致车站滞留率高。地铁一人多卡进站报警系统是由上位机与下位机组成,通过传感器技术设计人数识别方法进行多人检测,当有乘客通过时可通过各传感器传回的信号规律给下位机并结合XYT模型进行判断乘客的通行状态。该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地铁的运行压力及提高出行乘客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地铁车站在人们的生活中是经常被应用的,地铁关系着人们的出行,地铁的建设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的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在建设中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到地铁车的建设中,可以更好的为人们服务,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地铁的站内环境与站外环境连接起来,方便乘客的出行,这才是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理念,让旅客在出行的过程中体会到完善的服务,这就是地铁建筑设计中的以人为本,将地铁进行人性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日益壮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逐渐成为市民的出行首选,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动脉",它具有运量大、快速、安全、准点、便捷的特点。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口逐渐增长,人口素质的普遍提升,乘客对于地铁人员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车站工作人员作为现场一线的服务人员,直接接触乘客,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到乘客投诉。本文以广州地铁三、七号线、APM线2017年的投诉案例作为研究基础,从马斯洛需求层次对乘客投诉进行分析,对如何做好地铁车站的投诉应对及提升人员服务做相应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4)
BAS系统即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会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运用,对轨道交通设备、环境展开监控与管理,能够为地铁乘客营造出优良的乘车环境,是现代地铁交通关注重点内容。通过对地铁环控BAS系统的介绍,对BAS系统在地铁环境控制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展开深层次探讨,旨在提高BAS系统应用水平,保证地铁整体环境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5,(22)
地铁广播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是地铁通信中的专用子系统,是简单且有效的通信手段,对于地铁行车组织、服务、救险以及设备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乘客信息系统是地铁列车广播通信与乘客信息显示的电子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可以随时提供乘车须知、列车时刻表、广播直播等实时动态的多媒体信息,当前已经趋于成熟化与集成化,在列车出现火灾、恐怖袭击等危及状况时,还能提供紧急疏散指示,为列车乘客带来了更多高质量信息服务,其已经在轨道交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地铁车辆广播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状况,并提出了日常维护措施,以确保广播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下雨天湿雨伞污染地铁环境,造成乘客的安全隐患的现象,制作了可控温的电热吹风烘干装置,以期达到快速烘干雨伞,方便乘客的目的。考虑到雨伞的耐热性和地铁乘客的乘车实际,装置采用温控器精确调温,并用防水绝缘材料对装置内电线进行安全防护。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温度控制的地铁雨伞烘干器能够快速烘干雨伞,改善下雨天地铁环境,切实提高了乘客的乘车体验,方便交通出行。  相似文献   

8.
结合地铁隧道中的实际环境,对地铁乘客信息系统无线传输网络TETRA数字集群系统、泄漏同轴电缆移动通信系统和802.11 WLAN系统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线局域网802.11标准更加适合构建地铁乘客信息系统的无线传输网.  相似文献   

9.
地铁是城市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结点,地铁文化可以延伸和提升城市文化。地铁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承载和体现城市文明。从乘客、管理者、基础设施三个维度论述地铁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当我们彻底摆脱了自我中心主义,努力培育出乘客的公共意识,将管理者的规制意识转变为对乘客的平等关爱,并放弃工具主义思想转而追求地铁的美学价值,地铁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0.
正一条自动扶梯分为左右两侧,乘客自觉站在扶梯右侧,一些行色匆匆的人则通过扶梯左侧快速通行。在高峰时段的地铁自动扶梯上,这样"泾渭分明"的画面每天都在上演。乘坐扶梯"左行右立",是不少人提倡的礼让行为。然而,近日广州地铁集团出于安全考虑不再提倡"左行右立"。广州地铁集团方面表示,"左行右立"使扶梯受力不均,致扶梯频现故障,加之在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14)
近年来,地铁行业的蓬勃发展对地铁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尤其是大量乘客短时间聚集在空间有限地铁站内的客运组织情况,本文就地铁客运组织开展方式及其安全环节把控进行探讨,以确保乘客安全出行。  相似文献   

12.
地铁售检票设备是车站重要的设施,它直接为乘客服务。其中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的自身性能和布局形式对车站客流的通行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例,通过对售检票设备在实际运营中的调查研究,从设备性能、设备布局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乘客通行效率的影响,在保持现有车站总体布局的情况下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地铁也随之进入了飞速发展期,人们出行方式的种类也变得多样化。地铁作为人们出行方式之一,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选择地铁出行时,地铁闸机作为乘客进入地铁站时重要的自动售检票设备,其扇门机构的启闭速率决定了乘客的通行效率,其扇门机构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关系到乘客通行安全和避免逃票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6)
由于限界和安全的因素,列车在进站停车时总与站台之间存在缝隙,这个缝隙宽度从10cm-20cm不等,首先经常会有乘客的随身物品掉入轨行区,其次,乘客的肢体也有可能滑入其中,严重威胁乘客生命安全和地铁运营安全。本文围绕广州地铁现行的对列车和站台缝隙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改进意见。从现行处理方法分析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缝隙自动踏板的想法,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因为缝隙产生的安全问题和服务问题,同时也切实方便了乘客出行和提高了车站员工为轮椅乘客等上下车不方便乘客服务时的效率,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5.
<正>地铁乘客信息显示系统(简称PIDS)是以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可收集客流、列车时刻表、时钟、视频流等信息,形成结构化数据并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基于各类显示终端为乘客提供全方位、多场景的咨询信息显示服务的系统。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按网络架构划分一般为三层架构:线网中心层、线路中心层、车站层。由于近年来云计算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广泛应用,乘客信息发布系统虚拟化、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另外,随着广州地铁的线网建设进度加快,乘客信息发布系统在统一发布、资源节约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本文以广州地铁为背景,设计基于云平台的乘客信息显示系统,改进既有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发布系统的传统架构,对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显示系统设计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大城市为了缓解日渐紧张的交通压力纷纷开展了地铁建设,地铁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作为地铁的主要组成部分地铁电梯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频发的地铁电梯事故不仅影响了地铁的正常运行也威胁到了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地铁管理人员需要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加强预防,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以保障乘客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地铁乘客火灾积极应激水平,降低火灾发生后的人员伤亡率,编制地铁火灾状态焦虑量表,通过招募10位地铁志愿者,采用传统的PowerPoint培训方式对其火灾焦虑水平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PowerPoint培训干预方式短时间内对降低地铁火灾焦虑水平有效果,且在改善面对火灾时的紧张束缚感方面效果显著;女性和男性在面对...  相似文献   

18.
荚巍 《科技风》2013,(13):244
目前,国内多家地铁采用的屏蔽门系统为地铁乘客营造了安全、舒适的候(乘)车环境。本文对屏蔽门不同类型和车站类型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了屏蔽门与地铁车站类型的适用性,以期合理节约屏蔽门建设和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9.
<正>事件拥堵的地面交通让地铁成为"北上广"上班族的首选,然而政府每年对轨道交通几十亿元的补贴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地铁似乎也成为吸金的无底洞。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有22个城市建成地铁95条。目前地铁的"奔跑"式发展真的合理吗?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一步集中,城市交通中的地铁已经成为了现代交通的重要工具。其中,空调送风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地铁乘客的舒适程度,同时也是地铁车辆中最为重要的子系统之一,而空调送风系统中的风道结构的均匀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乘客的热舒适性。因此,本文对风道结构通风量因素的内部配置,新鲜空气入口条件,内部空气出口条件做了一定的研究,通过改变进口速度、出口位置,从而优化风道结构,改进室内组织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