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宣扬 《中华武术》2014,(2):34-36
看了史作阳同志的《对蹲踞式起跑的新探索》一文,又读了李广文同志的《也谈蹲踞式起跑》,本人对两位教授在文中提出的某些看法有所不同,下面一一列举出来进行讨论、分析,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2.
正看了史作阳同志的《对蹲踞式起跑的新探索》一文,又读了李广文同志的《也谈蹲踞式起跑》,本人对两位教授在文中提出的某些看法有所不同,下面一一列举出来进行讨论、分析,与同仁们商榷。对两位作者观点的理解是:史作阳同志赞同李祖健同志研究提出的将后起跑器(足氐)足板的后角从传统的75~80°,减少为60~65°。如此,可有效地提高后蹬力量和速度。这样,不但启动快,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蹲踞式起跑无力现象。李广文同志在认可改变后的起跑方式有利于两腿同时发力起动,故起动快的同时,又提出了此种起跑方式的不足:很容易引起起跑后的过早抬体,影响加速跑的距离,为此又找来几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试验来证实史作阳提出的起跑方式的不足,最后确认还是传统的起跑方式好。  相似文献   

3.
在短跑技术教学中,初学者易犯抢跑和出现蹲踞式起跑无力现象,如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纠正,一直是困惑我们的难题。1992年《田径》第三期李祖健同志的《对蹲踞式起跑新技术的分析》一文,使我们深受启发。几年来,我们不断对蹲踞式起跑技术进行研究及探索,获得了一些进展。下面,就这一问题简要地谈一谈看法。一、后起跑器抵足板与地面角度减小李祖健同志研究提出:将后起跑器抵足极的后角从传统的75°~80°,减小为60°~65°。这一改进使前后起跑器抵足板的角度差距缩小,由原来“预备”时体重大部分落在两手和前腿上,转变为身体重心大…  相似文献   

4.
《田径》2000年第3期刊登了《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一点探索》(以下称《探索》)一文,笔者对《探索》勇于向传统的短跑运动技术挑战,以期提高短跑运动成绩的精神表示肯定,但是,对其观点不敢苟同,并对其“创新动作”提出异议。 一、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认识 现代蹲踞式起跑技术,是在运动实践中发展形成的,这一技术在世界范围被广泛采用,它既符合《田径竞赛规则》对短跑起跑的某些针对性的要求,又遵循了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由于两肩关节与两手支撑点连线向前的夹角小于90°,在运动员两手推…  相似文献   

5.
一、蹲踞式起跑技术要领: 一蹲、二移、三同时、四距离 (一)一蹲 即“各就位”时,练习者成单膝跪蹲,区别于半蹲踞式和站立式起跑。  相似文献   

6.
短跑运动员采用蹲踞式起跑技术起跑,并使用起跑器。理由有两点:一是根据田径规则规定,二是证明蹲踞式起跑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尽管短跑运动员采用蹲踞式起跑技术的种类不同,风格特点不同(普通式、接近式、拉长式),但目的都  相似文献   

7.
2种不同起跑动作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测力台与肌电同步的方法对 4名一级短跑运动员的蹲踞式与站立式起跑动作进行了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研究结果 :蹲踞式起跑中水平支撑反作用力明显大于站立式起跑时水平支撑反作用力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的肌肉活动顺序即肌肉用力顺序各不相同 ;蹲踞式起跑和站立式起跑中肌肉的肌电活动时间和幅度 ,即肌肉用力程度各不相同 ,在蹲踞式起跑中右股直肌用力程度最大 ,而站立式起跑中右腓肠肌用力最大 ;股直肌和腓肠肌是这 2种起跑姿势的主要用力肌群  相似文献   

8.
由于起跑是使身体由静止变为运动,这一阶段身体状态变化幅度最大,也最突然。因此,通过改进起跑技术缩短起跑时间来提高短跑成绩在理论上存在其可行性。最近,许多体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于蹲踞式起跑的新探索也说明了这一点。笔者在教学与训练中,对蹲踞式起跑作了些探索性的改进,可有望提高短跑成绩,现提出与同仁商榷。 传统观点认为,“当听到枪声或‘跑’的  相似文献   

9.
好消息     
沈允明 《中华武术》2007,(10):15-15
人们一直在探讨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起跑方式,使其更趋于合理,更有利于运动员成绩的提高。笔者在多年的训练中,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训练手段。一、正确认识蹲踞式起跑技术蹲踞式起跑的整个过程包括:"各  相似文献   

10.
人们一直在探讨蹲踞式起跑技术,试图找到一种最佳的蹲踞式起跑方式,使其更趋于合理,更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但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运动能力不同,体形也不一样,所以即使是最佳的蹲踞式起跑技术也不可能适合每一个人。笔者在训练过程中,根据体育考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素质对蹲踞式起跑技术进行改进,并加强起跑时头的姿势及呼吸方式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1.
蹲踞式起跑对尽快发挥速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田径规则规定,400米以下径赛项目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并使用起跑器。但许多学过短跑的学生,在参加测验和比赛时都不采用蹲踞式起跑,觉得这种起跑方法使不上劲。这说明他们没有掌握技术。为了适应规则的要求,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技术,提高短跑成绩,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田径教学训练经验,介绍掌握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几种有效练习方法及手段,以供同行教学或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起动时产生的后蹬力量充分作用到加速跑当中去,使起动速度能够迅速地转化到位移速度上来。但是,在蹲踞式起跑教学与训练中,许多短跑运动员经常会出现第一步距离过大或第一步落地点偏向于前腿一侧的现象。致使起跑后身体产生制动、重心不稳,难以将起动速度转化成位移速度。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过去人们一致认为,这是由于起跑时身体抬起过早造成的。随着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深人研究和训练中的体会使我们认识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与前腿膝关节的位置有关。因此,在蹲踞式起跑时了解和掌握前腿…  相似文献   

13.
蹲踞式起跑是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常用的一种起跑方式,运用得当,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人体的最高速度。通过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分析以及技术问题,指出了蹲踞式起跑要合理调配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在少年儿童一级田径运动会中,常会遇到一些运动员在蹲踞式起跑时,由于头部动作过高或过低,致使起跑动作突然停顿失去身体重心前趴,影响了出发速度。因此,在少年儿童蹲踞式起跑教学训练时,教师除了抓关键的上下肢动作外,还必须注意正确的头部动作。本文试图通过头部动作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影响分析,找出蹲踞式起跑时正确的头部动作模式,供蹲踞式起跑教学训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现状大学教学大纲中的短跑教材有六个课时,(其中一课时为考查)每个课时都有一个重点内容。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起跑这个环节。使短跑的四个部份(起跑、疾跑、途中跑、冲线)未能很好的互相衔接。学生虽然上完短跑课,但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还是不理想,对蹲踞式起跑方法还是不习惯,在测验或比赛时采用站立式起跑的也屡见不鲜。其次从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参差不齐,大部份学生在起跑时都不习惯用蹲踞式起跑。即使有的学生采用蹲踞式起跑,但对其两脚两手放的位置如何才合适,“预备”时臀部抬到多高,重心怎样前移才合理等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6.
对蹲踞式起跑的“预备”动作过程 ,即臀部平稳抬起、肩前移及两者动作速度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从理论上正确认识蹲踞式起跑技术 ,有利于促进该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相似文献   

17.
在以往“蹲踞式起跑”教学实践中,教师多限于讲解动作要领和一般地介绍该项技术的优越性,对其实用价值则很少提及。结果往往是学生并未真正领悟和信服,在体育课“达标”测验赛和运动会赛跑时,很少有人自觉自愿地运用蹲踞式起跑。多年来,笔者在实施“体育锻炼标准”测验的过程中,发现竞没有一个学生善于采用蹲踞式起跑。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各类活动中常常会用到条幅,许多条幅使用一次后就会废弃。笔者尝试将废旧条幅进行再利用,将其用于小学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在实践中能有效促进小学生更快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术。一、器材准备学校各类活动中常常会用到条幅,用后大多废弃。笔者尝试将废旧条幅进行再利用,将其用于小学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从废旧条幅上剪下一块长1.2m、  相似文献   

19.
袁志欢  刘兵 《体育教学》2011,31(4):69-69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与思考,将耳熟能详、简单实用的"石头剪子布"游戏巧妙地运用到中小学的蹲踞式起跑(也可以是站立式起跑)教学中。实践证明,该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将起跑教学串联起来,最终提高了起跑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田径竞赛规则规定:400米和400米以下的各项径赛,必须采用蹲踞式起跑和使用起跑器.因此对蹲踞式起跑技术的研究,是短跑运动员所关心的课题。合理的安装起跑器能使运动员在起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