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经历了新课程实施4年的时间,不断汲取了来自课改区的有效经验和做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些想法。现扼要成文,旨在探究体育教学新概念体系的组建思路。一、建立“教学类型”的概念北方有一种家常菜叫“大锅熬”,不管是什么蔬菜,一律投入锅中一熬了事。体育课在  相似文献   

2.
曹波 《体育师友》2004,(1):48-48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出台,并从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各个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构成,它关注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与本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体育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虽然其三种价值取向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之处,但相互适应取向更符合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体育课程实施既是学校与新课程相互适应的过程,也是体育教师主动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单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和初、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在广泛深入的试验之中。体育教师在领会和实施新课程标准时,对新的课程目标和理念尚需要有一个进一步消化和理解的过程,对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也还需要进一步向操作层面转化。为了有利于切切实实地推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本刊[教学探蹊]栏目,从本期开始,特邀顾渊彦教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地对体育课程理念逐一进行解读,探索宏观理念如何向微观操作过渡,为广大基层体育教师设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体育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革旧的教学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以此为起点。探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程实施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其实施的本质包括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和创生取向。研究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和条件,有利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真正落实和新课程计划的顺利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者应充分认识到课程实施的重要性,为课程实施创造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对体育课改"盲点"与"误区"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曾经在省级课改展示课上见到这样一节实用又实在的体育课:教师在面积并不大的同心圆周上进行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传授,充分利用跳绳,让学生既体验了当冠军终点冲刺的成功滋味,又借助于绳控制高度,学会起跑,最后还通过跳绳进行了学生间多种多样的合作练习。结果仅仅因为教材是即将被“赶出校园”的竞技体育内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为核心的教与学观念的变革.个性孕育着创新,创新体现着个性.个性化教育将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向,演绎教学的独特、创新,将成为一线老师所关注的热点.作为身处教改前沿的教师,要打造“独一无二”式的个性化教学确实很不容易,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别去有路可寻的地方,相反要去无路可走的地方,并留下足迹.”这是美国思想家爱默生的名言.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在无路之中探索独特之路呢?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为核心的教与学观念的变革.个性孕育着创新,创新体现着个性.个性化教育将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向,演绎教学的独特、创新,将成为一线老师所关注的热点.作为身处教改前沿的教师,要打造教学的“独一无二”确实很不容易,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别去有路可导的地方,相反要去无路前走的地方,并留下足迹.”这是美国思想家爱默生的名言.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在无路之中探索独特之路呢?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斟酌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一、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奠定了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之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6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至今,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关于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渐丰硕。但目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理论研究者“纸上谈兵”、一线体育教师“只教不研”的问题依然存在,“研”与“教”的联通尚须加强,这也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发展的瓶颈。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将从研究方法入手,寻找体育教学“研”、“教”结合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 《体育世界》2007,(5):54-56
本文论述了大学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实际运用,体育教学组织的发展趋势,目的在于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1 整体上应给予学生身心成长的全面性 ,个体上应符合高校教育的专项性高校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整体 ,但教育的行为倾向指对学生个体 ,它通过个体而达到整体 ,通过整体而回归个体。高校体育教育 ,横向上应与高校的其它学科教育相匹配 ,即全面地关照大学生身心的成长与发展。虽然体育学科的教学行为和其它学科不大一样 ,甚至课程性质也不尽相同 ,但是应该成为大学学科教育体系中“全面关照学生身心成长”的有机部分。因为 ,高校的体育置身于高校教育的整体中 ,其作用和功能应服从高校培养目标的整体完成。高校的教育特点、教师的知识结构客观…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体育"差生"群体的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燕强 《体育学刊》2003,10(6):100-102
结合儿童少年心理、生理的个性特征、健康爱好的具体需要,针对常规体育教学往往注重“尖子”生的培养过多或缺少对普通生、落后生的指导,或教学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忽视了学生自我价值的开拓与发展等不合理的现状,着重探讨了体育课“差生”群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改革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不少教师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然而,在相当多的课堂上,我们发现这一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走了样,不少体育教师追求的是可见的形式。更多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演变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尤其是在公开课上,“合作学习”演变成了“灵丹妙药”,成了“课改标签”,逢课必用,开课必贴。教师在操作中由于组织不当、调控不力,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如此种种,使“合作学习”明显走进了误区。  相似文献   

16.
应重视体育新课程的有效教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体育教学》在2005年第二期刊登了马浩老师的《警惕当前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几种形式主义》后,在学校体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随后《体育教学》在2005年第三期、第四期又分别刊登了王成杰老师的《正确认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刘苗老师的《也谈体育课改实践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志山 《体育学刊》2003,10(3):102-104
从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方面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使体育教学改革得巳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顾伟 《体育教学》2005,(4):9-10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评价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等教学常规以及学生的运动负荷、运动强度等量化指标,并通过检查监控将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纳入统一的规范中,将教师“管住”。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评价的性质是积极性的,评分的特点是发展性的,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运动能力,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堂教学中创新氛围的营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伯龙 《体育学刊》2003,10(6):103-104
就构成体育教学过程的4个要素(即教师、教材、学生、媒介)进行分析,认为教师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突破常规组织教法的局限,将有利于营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与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分析了高校体育的课程形式与模式、体育俱乐部、体育设施、大学一年级新生体育技术等状况,阐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更新观念;提出体育课、俱乐部、培训班三种教学形式整合模式的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