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此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着眼于素质教育新理念,在原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大纲内容作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但“修订后的大纲属于过渡性质,它保留了原大纲试用的部分,又注意到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接轨。它虽然是大纲的修订版,但是体现了许多改革的精神”。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2001年6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已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2001年8月国家教育部又出台了各学科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即为其中…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是语教学的一次深刻革命,给语教学注入了动力。但教学改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农村中学语教学改革存在着未能抓住课改的实质和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3.
2003年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结构、学生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改革三大方面较之前两年颁发的课程标准又有新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呼唤高中语教师的一系列角色创新,以真正适应语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程”。那么,什么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课程?它有哪些特点?怎样开放才能让语教学充满活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拟结合笔在实践中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标准》)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语文标准》出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一部分,这种结构形式是此前的语文大纲及课程标准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6.
《语课程标准》是我国教改的最新成果,将对我国中小学语教学产生巨大影响,本着重分析了《标准》的特征,并据此提出了教师重塑与转换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徐桥 《云南教育》2002,(31):20-2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构建崭新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这一精神为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  相似文献   

8.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掀起了新一轮有目标、有计划的课程改革。《语文课程标准》到底有多少新的理念和新的提法,课程专家、语文教师纷纷撰文写书加以解读、讨论。纵观《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认为“课标”倡导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平等对话、现代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和课程评价八大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1.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53年来,我国先后进行了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弊端明显地凸现出来:教育理念滞后、课程结构单一、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普遍,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和不良影响,证明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分哪几个实施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体分为…  相似文献   

10.
高秀杰 《现代语文》2006,(11):15-16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性”成为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人性”比“工具性”角度更科学。坚持了“以人为本”。比“思想性”内涵更丰富,包含了化性、人性品质及思想性等,它与大语观、大教育观一脉相承,强调“人性”对语教学改革十分有利。在《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无论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实施建议,都蕴涵着极强的“人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也渗透入了语“双基”之中。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要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对语“双基”进行再审视,而且应充分利用“人性”这一新理念促进语“双基”的合理实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这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同时也给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广大语文教师如何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了解新课程的意义 ,学习掌握新标准的精神 ,对于我们尽快投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拟结合《语文课程标准》 ,谈谈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一、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是贯穿修订版“大纲”的一个基本观点 ,也是《语文课…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不仅具有开创性,而且具有时代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其中对语文课程四个基本理念的阐述,特别应该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四个基本理念指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们必须弄清两个基本问题: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条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目的所必需的条件。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目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2000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第一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陆续颁布,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课程标准)已于2001年7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根据这部新的语课程标准编写的语教科书也已经于2001年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投入使用,并将逐步推广!语课程标准是新时期语教学的指导性件,对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学习语课程标准,研究语课程标准,把握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是我们每一位语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先从感性直觉上讲,在未看到(《语课程标准》之前,基于对外国课程标准是一本厚书的了解,心想,我们的(《标准》也会是一本书。当第一眼见到(《标准》竟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时,心里一惊:怎么会是这样!再看(《标准》的主要内容即“课程目标”,尤其是“阶段目标”竟是那么简略、那么概括时,心里不免有点失望。在和同事们交流看法时,大家共同的意见是“太简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都有了全新的阐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  相似文献   

18.
读《语文课程标准》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宝云 《湖北教育》2002,(11):25-27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发带来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春风,学习之后,感受菲浅。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以人为本 ,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业。语文是人文学科 ,是诉诸丰富情感的一门功课 ,它与未来公民素质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 ,给我们语文教师以深刻的启迪。《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一章开宗明义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里 ,“人文性”被首次提升如此重要的地位 ,与传统的语文教学观作比较 ,不难看到二者的区别 :传统语文重视知识传授 ,而《语文课程标准》在重视语文知识传授的同时 ,则更为重视学生语…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精神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今年秋季在全国选点进行实验,明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铺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包括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国家基础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和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全面阐述了语文课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