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布是北宋中晚期政坛上的一位较为重要的人物,《宋史》把他收入《奸臣传》,乃是自哲宗朝开始的不同政治集团斗争的结果。围绕熙宁变法,不仅形成了“元祜”后的新旧党争,还出现了“新旧史…‘朱墨史”的斗争。本旨在探讨曾布与熙宁变法的关系及其在变法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仁宗和哲宗时代,与嫁妆相关的国家法律文本被重新修订,修订的趋势是嫁妆类法规的日趋细密,修订的结果是承分人序列的增加和改变。所有这些都反映出北宋中后期的户婚财产立法宗旨:在照顾血缘亲情和同居之谊的同时,通过法律手段对社会财富进行再次分配,以消弭争讼,稳定社会,同时兼顾社会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北宋徽钦二帝的死亡原因、时间及葬地有多种说法。文章对有关史料和一些新发现的史料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和考证,对北宋徽钦二帝的死亡原因、时间及葬地进行了解读,并给出了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北宋徽宗时期,虽然仍有少数诗人如皇帝和个别近臣生活于社会的最上层,但绝大多数诗人都被甩到社 会的下层。元祐诗人受到残酷的政治迫害,而后进诗人或缺乏进入仕途的机会而终生布衣,或虽有幸进入仕途却沦 于下僚。同时,相对于元祐诗歌高潮时期,此时诗人交游、唱和活动也大大减少,并且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学黄的诗 人视艺术为生命,他们悄悄地聚集,在民间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一是徽宗皇帝亲自组织与近臣的唱和,以歌咏升 平。  相似文献   

5.
曾布是北宋中晚期政坛上的一位较为重要的人物,<宋史>把他收入<奸臣传>,乃是自哲宗朝开始的不同政治集团斗争的结果.围绕熙宁变法,不仅形成了元祜后的新旧党争,还出现了新旧史朱墨史的斗争.本文旨在探讨曾布与熙宁变法的关系及其在变法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宋徽宗时期诗歌发展的背景进行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对元祐旧党的政治打击,科举考试制度的改变,“书禁”、“诗禁”的存在,以及众多的“文讳”,是造成当时诗歌衰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北宋的统治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范围有关本节的规定是(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中央集权的强化;科举制的发展。(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王安石变法”。与现行高中统一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相关内容基本一致。按高考的要求,本节复习应分清准确记忆和模糊记忆、重点和非重点,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也要适当点拨。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北宋建立的时间、人物、方式、都城、宋太祖的年号需要记忆。特别是都城东京,又称“汴梁”,即今天的河南开封,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六大古都是西…  相似文献   

8.
北宋徽宗朝,精湛考究的钱币铸造工艺和独创一格的书体形式得到空前的发展。徽宗精妙的钱文设计,唯美的书法艺术,将中国钱币文化推向了巅峰。徽宗之瘦金“御书钱”,于方寸间把书法艺术的态势和神韵发挥到极致,使钱币斐然生色,格调高雅!他独具匠心的书法风格创新出楷书书体中新的风貌,其具“铁划银勾”之美誉的“瘦金体”所表现出的卓有建树的书法艺术在宋代书坛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9.
北宋时期的颍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了颍州在北宋时的交通形势,认为当时其正处于北宋水陆交通要道之上,这是其有较显要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进而述及了颍州当时的水利兴修状况及其经济、文化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0.
黄德锋 《文教资料》2006,(22):63-64
在唐初一百来年的时间里,为争夺政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宫廷政变不断,并一度皇帝更迭频繁。唐初的政局演变反映了当时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对唐代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北宋是继唐末五代混乱之后的又一次统一 ,在统治时期里 ,其政风由最初的清静无为变为固守祖宗之法 ,旋又转为积极变法 ,后期则政风动荡 ,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关于北宋政风的演变 ,民国时期学者刘咸灯斤在《史学述林·北宋政变考》中有一个整体的概述 ,本文拟就此试做论述 ,以供诸家指正。  相似文献   

12.
矿冶业在宋代汀州的产业结构中占居重要地位。汀州在五代时期已经开始一定规模的矿业开发,北宋汀州矿业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元丰前是汀州矿业开发的兴盛期,首要原因在于大批北方流民进入汀州,人稠地狭,不得不从土地资源之外寻求新的经济来源,丰富的矿藏资源为其提供了绝好的物质基础。因而北宋汀州矿冶业成为支柱产业。但从仁宗朝开始就已经出现兴废不常的现象,南宋时汀州矿冶业处于没落阶段,失去支柱产业地位。  相似文献   

13.
自唐以来,佛教世俗化明显,至宋则日益突出。北宋佛教的世俗化在僧人身上有着明显反映,主要表现在四端:强调礼乐,以伦常落实于丛林;强调以释归儒,对世俗权力的依附加强;佛门戒律松弛,僧人物质欲望扩展;诗僧追名逐利,入世情深。  相似文献   

14.
南宋史家王称著《东都事略》是第一部系统总结北宋一代历史的著作,又是一家独断之学;既是本朝人记本朝事的当代史,又是灵活运用纪传体的典范。它在史学上的地位与价值在今天也是应当给予肯定的。他着眼于社会与现实而研究史学之路,是足以引起我们认真对待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15.
北宋时期淮北城镇的数量不仅超过了前代,而且城镇的类型及职能也愈来愈多样化。淮北地区的城镇成为北宋王朝的区域政治、交通、商业中心。淮北地区的城镇经济受到了其南北交往的交通枢纽影响,汴河、惠民河也促进淮北城镇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也是淮北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之,随着北宋时期淮北城镇交通、手工业等发展,城镇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6.
从土地占有状况、阶级结构、技术条件三方面看,建立在中古田制基础之上的征兵制在北宋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取而代之的募兵制,这是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并对北宋一朝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北宋科技奖励形式多样,有降诏奖谕、迁秩升官、发放实物等。北宋科技奖励主要集中在应用性极强的领域,如医学、天文学、工程营建、武器制造等方面。北宋科技奖励的时代特征较为鲜明,如奖励领域有所扩展,奖励品类增多、比重有所变化,奖励领域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缺乏评审机制、随机性较强等。  相似文献   

18.
讲议司是北宋徽宗时期以讲议财赋为目的的临时机构,是三省、枢密院的附属官司.这一机构以恢复神宗熙丰法为名,以聚敛财赋为目的,侵夺三省、枢密院之权,讲议的对象包括宗室、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冗官、尹牧诸事.讲议司的两次设置,体现了徽宗的理想和蔡京的施政抱负,对北宋晚期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之形成的大批财务官僚,对南宋初期的经济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与前代特别是盛唐相比较,由于社会政治情况的变化及有宋一代诗风的转变,北宋为数不多的边塞诗呈现出鲜明的时代风貌,笔将其概括为:寓逃避于写实性记录中;寓悲观于批判性议论中;寓平等于客观性描绘中。  相似文献   

20.
在五代战乱对图书造成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北宋前期将发展图书事业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发展图书事业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国家藏书,编纂出版各类文献,重新编辑佛藏和道藏并将佛藏刻版流通。北宋前期大力发展图书事业,促进了北宋政权的迅速稳定和巩固,奠定了宋朝思想文化繁荣的文献基础,保护和传承了中国古代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