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文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我国的古典诗歌向来是最富有意境的,它的一字一句,一词一韵,无不包蕴着广阔的意境。那什么才是意境呢?就古诗而言,“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就是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和谐统一。即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因而会意(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要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教材中曾收编了40多首古诗,其中以唐、宋代作品居多。这些古诗所反映的情境,今天的儿童难以感知和体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若在教学时,切到好处地介绍作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对解决这一难题,会有一定的作用。为了达到“切到好处”,我在“精”“活”“当”三个字上下了功夫。  相似文献   

3.
诗歌讲究形象思维.诗人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诗句.我们在教学中也不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利用形象思维去理解诗.《望庐山瀑布》写得生动、形象,它以诗句的气势磅礴而著称,以仙境般的意境而吸引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体会诗的意境,我采用了我们学校“立体教学”中“各科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把绘画渗入语文教学,寓古诗教学于艺术活动中.教学是这样安排的: 1.老师根据题意画出诗人李白望瀑布形象的简笔画,结合解题介绍作者,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诗境,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 2.自读第一句诗后,让学生想象诗的意境,自己画出“香炉峰”和“生紫烟”的景色,展示庐山瀑布的背景,以此检查学生理解诗句的情况.同样,在学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一首诗最美妙的部分,它包含“意”和“境”两方面,“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事物的意象。只有进入诗的意境,才能真正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境意象,获得美的享受。把学生引入古诗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以《夜宿山寺》为例,谈谈笔...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用精练、形象、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抒情言志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集中表现在作者对意境的审美创造上。何谓意境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意境是诗美的集中表现。正如王国维所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因此,诗歌教学应突出意境教学,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揣摩、探寻、发掘意境,领略诗美,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体味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较高层次,也是提高古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谓意境,“意”即情感,就是诗人倾注于诗中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就是诗所表现的艺术深度。体味诗的意境,就是要充分领会诗中所表现地情景交融的艺术。 介绍背景 明了立意 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有感而发,故体味意境首先要了解作者当时有关情况,根据诗的内容做一定的取舍,有不同的侧重。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首先应介绍一下当时李白被判处长期流放而在途中忽遇朝廷大赦的情况,这样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一下诗人创作时的感情:在饱经抛妻别子的痛苦和流放路途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十期载葛国光同志《略谈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引入和导出》一文,葛老师认为:“凡是好诗,都是有其美的意境的,给中学生讲授古典诗词,首要的任务莫过于按诗词不同的特点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美的意境中品味和思索,从而体会古人所表现的思想,学习古人诗词中非凡的艺术技巧。”凡是好诗,是  相似文献   

8.
教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白鹅戏水的活泼清新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习偏旁部首“纟”。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  相似文献   

9.
诗歌的特点是以意境这一种特殊形式来反映自然景观、社会生活和表达感情的。因此,诗歌教学要启发形象思维,使学生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第七册《瀑布》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从声、色、形三个不同的侧面传神地描绘了瀑布美丽壮观,自然地流露诗人对祖国河山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我启发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瀑布的壮丽景色,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的意境,提高了教学效果。一、启发记忆,引导学生通过形象来理解诗题。理解诗的题目时,我这样启发学生:“请你回忆一下,在哪里见过怎样的瀑布?”有的学生回…  相似文献   

10.
谢阿完 《考试周刊》2012,(75):40-40
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古诗言志、传情、精炼、含蓄、形象而富有魅力。但因学生阅历尚浅,古诗时空跨度太大。语言风格与现在完全不同,故学生很难领会古诗的意境与情感。而今,《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对古诗教学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小学教师应根据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引导学生走进诗作的意境,激发情感的共鸣,体验诗人的情怀。一、了解背景。感悟诗情有人说:“诗不是锁在文句之内,而是进入历史空间里的一种交谈。”诚然.每位诗人都有他独特的生活背景及阅历,诗作便是其在特定环境下情感的喷发。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启迪联想.可助其透过特定的历史背景体验蕴涵诗里的境界和情思,与诗人“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教学龚自珍的《杂诗》时,先介绍清末王朝昏庸腐败、各国列强侵吞我国、百姓受苦受难、清官能人不被重用的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忧愤之情,继而说明:本诗是诗人面对无情现实.满怀悲愤辞官回家途中写下的。学生把握了诗人情愫,真切地感受“九州生气恃风雷”表达的憎恶黑暗现实、渴求社会变革之情。  相似文献   

11.
感知·悟性·品味──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和林县第一小学李军民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呢?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即意境,意境乃诗的灵魂,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是学生读懂古诗的关键。诗的意境是情趣与意象的...  相似文献   

12.
在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使其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  一、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  向学生提供诗的背景资料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利于对“意”的认识与开掘,有利于对“境”的重视和再创造。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写于唐肃宗期间。李白怀抱“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大志,参加永王部队,而被肃宗流放夜郎。李白被押着从湖北沿长江而上,准备经四川去贵州,半途得到赦免,又乘船从白帝城出三峡返湖北。所以,写这首诗时,他的心情既十分高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也因流放而心有余悸 (两岸猿声啼不…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片沃土.意境,是古诗词创作的核心.学习古诗,最关键的就是要入情入境,引领学生徜徉于诗的意境中.本文针对“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意境”这个难点话题展开讨论,结合自己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些经验做法,并列举实例进行阐述.从“了解背景,置身诗境”、“赏析词句,品味诗境”、“结合画面,展现诗境”、“音乐渲染,感受诗境”、“想象表演,领悟诗境”、“反复吟诵,体会诗境”、“媒体辅助,进入诗境”等七大方面来分析古诗词教学中意境感悟的思路和理论及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14.
张红 《湖南教育》2002,(24):48-48
诗,是文学之母,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感情,凝炼的语言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初中语文新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安排了诗歌内容,诗歌教学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诗是如何运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意境来抒情言志的。 一、分析意境,调动情感。“意”是经过物象化处理的情思,“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体验过的景物。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创造了什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的,进而深入地体味意境,再现意境。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创造的意境,并在头脑中想象诗人在  相似文献   

15.
《杂诗》是新编入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9课中的一首古诗。诗人用向故友探询乡情的口吻,表达怀念故乡的深情。诗意简洁明了,情景交融。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想象,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新授前,我先介绍作者王维,着重强调了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有人曾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这首诗,作者是从叙家常的角度写的,学生容易理解。教学时,我先解释重点词:“绮窗”、“著”、“花”、“未”,比较多义字:“君”、“应”。然后我表情朗读全诗,让学生根据字词初步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我根据这首古诗的特点,着重引导学  相似文献   

16.
浅谈古诗教学辽宁/郑沛云一、诵读断句是教学古诗的基础词是构成诗的最基本要素,词的表象组合构成了诗的意境,理解了词语,也就找到了通向诗的意境的大门。要领会诗的意境,必须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断句的形式把词的表象建立起联系,在古诗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诵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诗贵在“意境”,“意”就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指诗人所描摹的客观事物。“意境”即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他所描摹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达到的一种完美和谐的艺术境界。而能否引导学生进入这个艺术境界,就意味着能否使学生体味到古诗的美,鉴于此,在《咏鹅》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正> 在诗歌欣赏问题上,向来把诗的意境看得非常玄妙,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意境能深刻地“意会”,还就必须由教师生动的“言传“作基础才能奏效。这就提出了诗歌教学中的意境再现问题。诗人用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画面或思想境界,即描绘诗的意境,这固然是一种创造,而教师用深入浅  相似文献   

19.
用电教手段弥补古诗教学的缺憾一、直观展示古诗的意境美。闻一多先生把诗的意境美、建筑美、音韵美归纳为诗的三性,而意境美首当其中。引导小学生准确理解想象诗的意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使其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帮助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课本中共精选了八十多首古诗。这些诗蕴含着意境美、语言美,也是训练口语的好教材。我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古诗加强低年级学生口语训练,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一、品词折句训练我国古代的诗词,很讲究炼词、炼句。这就是所谓的“尺幅千里”。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四句诗中“生”“挂”“下”“疑”,四个动词恰到好处、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的“飞流瀑布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四个动词去揣摩诗句,在练说中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师:“日照香炉生紫烟”,从诗句中的“生”字你看到了什么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