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报道,在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是当地高官,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这一现象被称作“权势家庭子女‘高考加分俱乐部”’。  相似文献   

2.
若问今年高考什么话题最热?“加分”无疑将名列榜首。高考尚未开锣,浙江加分争议便沸沸扬扬;录取还没开始,重庆30多名考生“民族造假”即浮出水面。人们不免质疑:加分制度出了什么问题?高考改革是否应从加分改起?此组稿件追寻重庆民族考生造假路线,更多的是想对“高考加分”制度进行思考,高考加分路该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师》2009,(16):27-27
若问今年高考什么话题最热?“加分”无疑将名列榜首。高考尚未开锣,浙江加分争议便沸沸扬扬;录取还没开始,重庆30多名考生“民族造假”即浮出水面。人们不免质疑:加分制度出了什么问题?高考改革是否应从加分改起?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招生》2009,(10):10-10
就在众多考生热盼一纸大学通知书时,各种“加分”丑闻频频见诸报端。“浙江高考航模加分”和“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等一系列事件,让执行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面临信任危机。有人提出,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取消所有高考加分项目,让考生全部“裸考”。  相似文献   

5.
新闻快车     
艺术体育尖子生赶快报名参加加分测试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了解到,2005年成都市高三毕业生参加普通高校招收艺术、体育特长生加分测试报名工作开始,符合条件的应届考生应在5月27日前向学校提出申请。完成报名手续的考生将于高考后参加由省招委和省教育厅组  相似文献   

6.
动态     
《职业教育研究》2004,(3):74-74
教育部公布2004年高考加分政策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04年高考加分政策,首次规定,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以加分。今年共有四类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享受加分投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教育部规定,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规定,投档时,按其最高的一项分值加分…  相似文献   

7.
报考伊妹儿     
我想知道有没有关于宝石鉴定面向的专业?如果有的话,哪些大学设置了这样的专业?;请问一下定向招生就业是怎么回事?;获得加分资格的高考考生能不能同时享受到降分录取的优惠?;我想选择航海类专业,该专业在录取的时候有哪些特殊规定?;我是一名残疾考生,没有右手食指和无名指,是否能参加高考?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相似文献   

8.
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措施。获得高考加分资格的考生可以享受增加20分、10分或者优先录取等不同档次的投档照顾。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涪陵五中有位高考数学得了满分的“数学帝”——2012届考生李智.高考裸分709分.加上重庆市优秀学生称号加分10分.以总分719分的绝对优势一举摘取了2012年重庆市理科第一名的桂冠。这样的成就是要“逆天”吗?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指出,与往年一样,今年同一考生加分投档分值不得累加,最高增加分值不得超过20分。今年共有4类应届高中毕业考生享受加分提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这些学生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  相似文献   

11.
《湖北教育》2009,(10):44-44
据报道,针对今年高考录取期间备受关注的重庆“加分门”事件,北大招办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后在同等条件下,北大招生将向“裸分”考生倾斜,“让实考分考生得到更多的优惠”。据统计,在今年北大所有新生中,录取的加分考生不到20%。以今年北大本部录取本科新生2761人、医学部本科新生610人计算,即有约600名新生是通过加分被北大录取的。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14,(18):38-40
“加分优录”,一个广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近期,一些不合理的加分现象逐渐曝光:先有河南、辽宁等地体育特长生被质疑“分量不足”,部分学生主动放弃加分资格,后有北京、黑龙江等地涌现不少品德优秀的初高中学生,其加分难以服众,鸡西某中学的一个班就有12人获此殊荣,被人称为“雷锋班”。福建闽侯县则被曝给征地农民实施子女高考加分,报考指定高校可降20分,这项“无文件”、不公开的政策默默执行了12年,今年取消时才为社会所知……乱象不独一处。造成中高考加分困局的原因是什么?取消一切加分是否更合理?怎样通过规范管理重拾中高考政策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正据报道,辽宁1072名加分考生中,有270名考生提出放弃加分资格;而体优生最集中的本溪高中的87人,有66人放弃加分。其他802名加分考生,也正在接受"网晒"。对于高考加分,争议由来已久。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加分本无可厚非,也体现着相关部门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有许多学生、家长以及学术界人士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提出质疑.如今高考加分项目有不少,教育部规定的加分项目只有十余种,而有些地区实际执行的却多达百余种.因为高考具有选拔性,某人靠加分被录取了也就意味着另外一名考生会失去机会.因此,任何增加某个考生分数的行为都有可能侵犯其他考生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世界教育信息》2008,(5):79-79
英国考试委员会规定,参加英国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和高级水平考试的考生如因特殊原因导致考试发挥失常,可在考试结束后向考试委员会申请成绩“特殊照顾”。近几年,随着越多越多的考生以五花八门的理由得到考试加分,这种加分制度逐渐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6.
孟祥杰 《江西教育》2011,(12):15-15
<正>在当前,有许多学生、家长以及学术界人士纷纷对高考加分政策提出质疑。如今高考加分项目有不少,教育部规定的加分项目只有十余种,而有些地区实际执行的却多达百余种。因为高考具有选拔性,某人靠加分被录取了也就意味着另外一名考生会失去机会。因此,任何增加某个考生分数的行为都有可能侵犯其他考生的权益。高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个别学校内定了一条“心理测试不合格不能被录取”的规定。“中考统一考试测试的是智商,心理测试则侧重检测考生的情商。智商和情商都是一个优秀人才成长所必备的条件。”有校长一语道出“心理测试”的意义:重点高中的学生“智商”和“情商”都要高。然而,也有人质疑:学校通过一次简单的测试,就有权否决一名存有“心病”的考生吗?(4月14日《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18.
媒体链接     
《江西教育》2004,(5):19-19
2004年高考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加分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高考加分政策,首次规定,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者可以加分。今年共有四类应届高中毕业生可以享受加分投档政策,分别是: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获得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的考生,获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同一位考生增加的分值最高不得超过20分。教育部还规定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  相似文献   

19.
陈万勇 《四川教育》2002,(12):14-14
暑假,笔者参加了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有件事让我感到难堪和痛心:尽管作文以“诚信”命题,但是有些考生不讲诚信,抄袭或套用他人的作品。相比较而言,考场上的抄袭只是违背诚信的小巫,令人大开眼界的远不只于此。广东电白、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让人触目惊心,甚至有学生坦陈:“我家里生活困难,如果不是有记者采访,我也会把自己的考分卖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还有一大串:广东18名体育考生在单科考试中雇用“枪手”,河北沧州市67名考生利用国家高考有关加分政策弄虚作假,广东陆丰高考现场惊现手表式BP机……也许,因为太多…  相似文献   

20.
《教育》2013,(5):16-16
吴念慈在4月17日《广州日报》撰文指出:在高考来临之际,高考加分备受关注。近日,媒体报道中山市第一中学37名学生涉嫌体育加分作假。报料称,该校今年有42名高三学生通过定向越野获得高考20分加分资格,但其中37名考生不具备2013年广东省普通高考体育尖子报名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