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兄弟失和与鲁迅的忏悔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鲁迅的作品中,忏悔情结非常突出,对此学界已做出了不少的解释,但往往把鲁迅的忏悔情结无限上升到人类“原罪”的高度,而忽略了具体的鲁迅个人的情感经历。本文认为在兄弟失和的事件中鲁迅负有一定的责任并且是和道德有关,因此对鲁迅的内心和创作影响很大,通过对兄弟失和事件性质的分析和对鲁迅有关作品的解读,为探究其作品中表露出来的浓重的悔恨、痛苦、仇恨、绝望等情结的原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周氏兄弟失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为革命与为艺术的思想差异。这一差异在五四时期潜藏在二人的思想当中 ;五四后 ,随着双方思想的成熟与发展 ,其矛盾愈益明显。导致兄弟失和的家庭矛盾亦是双方思想矛盾的外在表现。周氏兄弟的不同选择 ,既是互斥的 ,又是互补的。它们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两极现象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鲁迅写作《孤独者》的深层原因,是“兄弟失和”造成的刻骨铭心的创伤。“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这是兄弟失和带给鲁迅的巨大创痛,也是鲁迅对这巨大创痛的形象概括。鲁迅通过魏连殳把自己的矛盾表达出来,既是一种自省自剖。也是对自己内心承担的矛盾与紧张的缓解和摆脱。  相似文献   

4.
5.
著名学者朱正从25岁写鲁迅传记起,至今已是第5次写鲁迅传记。新作《一个人的呐喊》引用了大量的新材料,纠正了一些学术界流行的看法。朱正分析大量资料之后推断出,鲁迅与周作人失和原因在于周作人妻子羽田信子癔病发作,周作人轻信妻子谗言所致。此外,朱正还认为,《伤逝》这篇小说实际上足哀悼兄弟恩情。1925年10月12日的《京报》副刊上,周作人发表了一篇短文《伤逝》,借了罗马诗人的一首诗和英国画家的一幅画,  相似文献   

6.
《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在小说中,朦胧的意境和闪烁的言辞增加了人们探求作者本意的难度。在《伤逝》中有讨论个性解放与女性地位的因子.但不是作品主题的全部。作者借用了涓生的手记,以忏悔自责的方式,探讨自我生命体验中的爱恨情仇。曾经拥有和体会过的亲情、爱情、欢乐、幸福都已远逝,作者开始反思人生的存在与虚无。鲁迅的自悼,与往事诀别时的寂寞和矛盾的心情隐藏在《伤逝》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7.
……①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  相似文献   

8.
鲁迅热切关注下层人民的命运和民族前途,对现实强烈不满,对许多妨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现象进行猛烈抨击。这就使某些人对他不满并同他形成尖锐的冲突。现在不少人对鲁迅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冲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一位文章大家,大概因此,经常有年轻人向他请教文章应该怎么写,于是鲁迅写了一篇文章来回答,题目却是“不应该那么写”,介绍了一位苏联文学评论家的主张:“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家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  相似文献   

10.
受尼采启发,鲁迅塑造了众多“末人”形象。在他作品里农民、妇女、看客甚至知识分子中都有“末人”身影的出现,其数量之大、分布之广是惊人的。鲁迅指出,不打破封建制度这个“铁笼子”,“末人”便无法根除。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现代“隔膜”主题小说的开创者,其基本含义大体有三个层次:一是表现人们之间的“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二是由情意不相通,不了解所引起的冷漠、冷淡等人与人之间的缺乏基本的关爱同情;三是它进一步发展所表现出的漠然视之、无动于衷或麻木不仁的冷酷和残忍等,在揭示“隔膜”杀人的同时,主要在于构建人与人之间情感相通,真情互爱,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活环境,这也是鲁迅“隔膜”主题小说给我们当下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出色的演说家之一 ,他的讲演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鲁迅对讲演抱着复杂的心态 :排拒与无奈、严肃和负责。鲁迅讲演的个性风格鲜明独特 :冷峻内敛、质直自然和有真性情 ;鲁迅讲演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 :用事实说话 ,抓住关键、要言不烦 ,深入浅出、寓庄于谐  相似文献   

13.
鲁迅没有过时,鲁迅研究还有着广阔的空间。当下的鲁迅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一是发掘鲁迅的和谐文化资源;二是总结鲁迅的文化斗争经验,回应当前文化思潮的不良倾向;三是鲁迅精神品格研究,防止鲁迅被“软化”;四是深入开展鲁迅生平研究;五是拓宽鲁迅作品研究的空间;六是拓展鲁迅的比较研究;七是开拓文化视角新领域;八是拓展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九是加强鲁迅研究之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兄友弟恭”是封建道德理想之一,而吴敬梓在现实生活中所亲历的却是“兄弟参商”,这是他的创作中出现兄弟群像的生活根据;摇曳多姿的表现手法,使得他所塑造的兄弟群像取得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小说中的兄弟群像大都是士人出身,因此他们的言行也都是士人性格的某一侧面的反映,既有其烛照世相的现实意义,也体现了作的道德反思。  相似文献   

15.
鲁迅杂文对人际隔膜的言说,主要包括了人们因生活在"两个世界"而彼此不相通产生的隔膜"、主奴之分"的等级制度造成的人际隔膜、"安于为奴"的思想制约下形成的人际隔膜、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偏见认识加深而造成的男女之间的隔膜、先驱者未完成的启蒙与民众的冷漠麻木而产生的隔膜和"唯利益至上"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深化的人际隔膜;在挖掘出这些不同根源下的人际隔膜类型的同时,也展现了鲁迅为消除人际隔膜而做的努力和对一个真诚有爱的"真的人"的世界的呼吁。由此体现出作为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的鲁迅对于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6.
《野草》是我们这个民族复杂心灵史的凝聚和浓缩,是鲁迅这位东方哲人心灵阵痛和冲突的艺术结晶。探讨鲁迅创作《野草》时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接受心理,以说明鲁迅对中国新文学的现代化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心里始终存有一种鲁迅情结,通过阅读和引用鲁迅的著作,毛泽东建构起一座政治巨人和文化巨人心灵相通的桥梁。这种内在精神层面的相通,一方面缘于两人对中国革命及前途的深切思考,另一方面也因为两人有着共同的革命事业及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后北美、澳洲和西欧国家关于鲁迅研究的基本面貌,对英语、法语和德语世界鲁迅研究者的重要观点、学术理路、研究模式进行总结和评价,指证了他们著作和论文所显示的创造性,同时也道出了他们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性格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下来 ,孤独与刚正、深刻与犀利以及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相融合 ,以刚正不阿的精神对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种种黑暗作深刻的解剖、犀利的鞭挞 ,乃至孤独的、绝望的抗战 ,这就是鲁迅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与希伯来文化信息的关联是人本立场和文化性质的。鲁迅对人性的态度充满矛盾,尊崇之,又怀疑之。鲁迅语境对人性阐释的重心不是善恶问题而是人性脆弱、易变和可塑的问题;希伯来文化中的人性是阶段性的,起源时候神圣,犯罪之后可怕,恩典之中完美。鲁迅精神因素与希伯来文化资源的关联对中国文化生态的良性建构卓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