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夏星火》2008,(10):48-4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顺应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要求,率先在全国创建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认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新时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2.
对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运行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近几年一种较典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探索建立与创新发展两个阶段.本文通过对其发展轨迹的综述,对比不同形式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运行模式,发现多元参与机制、多样化运行方式、长效组织实施机制和交流互动机制构成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典型运行机制,但同时其也面临着专业化服务不强、合作协调机制不健全、开放度不够、交流互动成效不显著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与其他农村科技服务模式整合、优化农村科技服务内容、推动其向法人实体转变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鹏  杨文斌 《情报杂志》2006,25(6):121-122
如何使农业科学技术进入农村千家万户,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陕西省宝鸡市政府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服务模式,满足了广大农户的生产信息需求,加强了农民的信息意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科技信息不灵、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的落后状况。通过对宝鸡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服务模式进行分析,认为该模式为我国农村信息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工程提供了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农村科技活动组织的模式与经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村科技活动蓬勃开展,创造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模式,主要包括:"三下乡"模式、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园(区)模式、专家大院模式、农业科技"110"模式、科技特派员模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服务模式、小额信贷模式、龙头企业模式、阳光工程模式、星火学校模式、农村广播电视大学模式、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学网络等.这些经验模式都是在我国农村科技活动中影响比较大、效果比较好的模式,总结和宣传这些模式,对于提高我国农村科技活动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内江市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特种水产产业。一是集聚科研资源。成立"资中长江上游现代渔业科技研发中心"和"隆昌渔业新经济稻鱼综合种养川渝合作专家大院",与重庆水产研究所、西南大学等9所科研院校签订合作协议,聘请43名专家入驻中心和专家大院。整合"四川省长江上游珍稀鱼类资源保护和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白乌鱼研究所"资源,开展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一个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是科技成果的转化平台,是实用技术的示范基地,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器,是优质产品的科技园,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培训学校。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传播效果分析 ——以科普期刊等传播媒介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试验推广站"、"专家大院"、"农技特别员广播"、电视、报纸、农业科普期刊、图书、互联网等23种媒介形式在陕西省12个乡镇40余农户、农业产业基地及农技推广站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方式、途径及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并依据各种媒介传播农业科技的特征与存在问题、农业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规律等,建议整合农村各种传媒体系,让农业科普期刊与各种传播媒体、传播途径涉及的单位或实体建立传播集团或者协作组织,经济有效地传播农业知识和成果,扩大发行,增强传播效果.同时,农业科普期刊在内容上做到"三贴近"和服务多样化,是解决发展现代区域特色主导农业产业带与偏远、地少人多、产出效益低的贫困地区对农业科技知识需求差异化矛盾的根本措施,以期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种科技服务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和新理念.农业高校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一身,担当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目前农业高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科技大篷车"、"太行山道路"、"农业专家大院"和"科技绿洲行动"四种典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服务模式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了四种模式的具体做法及其优缺点,旨在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技发展与全面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 高青县科委积极做好“送科技下乡”活动,围绕发展全县六大支柱产业,充分利用乡镇农技培训中心、农民夜校、文化科技大院等教育阵地,对农村基层党员和农民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农业实用知识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和水平,加快农村奔小康的进程。 1.做好音像宣传工作。会同广播、电视等新闻部门,根据我县发展“三高”农业的要求,聘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家、教授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广播、电视讲座10  相似文献   

10.
<正>为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强化科技服务"三农"力度的支撑作用,水富县紧紧围绕主导特色优势产业,根据农户对科技的实际需求,启动了科技"110"热线服务。科技"110"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科技服务的一个创新和发展,也是推进农村科技进步,普及科技知识,实现服务机制创新的重要途径。近来,水富县政府出台了《组建科技"110"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冲击之下,许多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临“线断人散网破”的困境.宝鸡市通过建立农业专家大院,成功地构建了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采用三重螺旋模型,从“农官学”三方互动的角度分析农业专家大院的运行机制.不同专家大院的绩效差别证明,技术推广制度创新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才能顺利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建设,提高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翟虎渠 《学会》2002,(10):31-32
应对WTO,中国农业院的主要改革思路与举措 对世界性的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作为我国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要紧紧围绕"跟踪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攀登农业科技新高峰和解决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两大根本任务,通过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其基本战略定位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中国农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心,为占领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推进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1964年,王定国从常德农校植保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株洲茶陵,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001年,他戴着"湖南省农业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退休。退休后的王定国加入了茶陵县老年科技协会,担任副会长。他集结一批农业战线上的资深老专家,在省内率先创办"老科协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并向全县农民开通了热线服务电话,公布了专家电话号码。农民一旦有求,专家们立即奔赴现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技工作特别是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要以深入开展"四群"教育为契机,加强对农村科技工作的领导,积极推广运用农业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中药材种植,着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努力开创农村科技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以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突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主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定性,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重点,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指导性强的重大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牌意义,必将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全国科技系统要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质,把握理论要义,指导工作实践,开创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卢贵敏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053-1058
文章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简要介绍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职能和已取得的成效,并从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产业、培育新型主体、推进生态治理等方面分析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重点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田园综合体的重要意义、理念内涵、主要思路;最后从农业综合开发发挥科技的作用,提出要把"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紧密结合,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联系合作,从而为农业综合开发插上科技之翼,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8.
柳艳秋  朱方长 《科教文汇》2012,(30):133-134
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具有产业集聚性带动的外部规模效应、强大的科研支撑能力、科研与市场的紧密对接等明显优势.在农业推广服务中形成的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经营模式、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农业展会模式、农民培训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4,(3):87-87
<正>近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低产田改良科技工程"项目课题实施进展汇报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农村中心蒋丹平副主任、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董红敏副所长、项目专家组有关专家、各课题主持人、研究团队负责人等80余人参加会议。蒋丹平副主任简要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所面临的新形势,特别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  相似文献   

20.
《华夏星火》2008,(10):56-57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复顺乡下坝村六社村民李燕指着一排排修建规范的兔笼,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家养长毛兔150只,每年剪兔毛5次,现金收入1.5万元,这都是"专家大院"帮的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