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现已步入常规教学阶段,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其中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形同虚设。许多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课”设置并不是为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而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二是放任自流。有些学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给了课时,配备了老师,也让学生选了研究课题,但在开展的时候无领导、无计划、无方案、无指导,课题研究如同儿戏,最后炮制出一个八股式的结题报告了事。  相似文献   

2.
1 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是目前在各类教育报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但是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各异。有“课程说”、“学习方式说”、“教学模式说”、“课程与学习交互说”等等 ,更有不少文章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语焉不祥。很多学校在课程说的影响下 ,认为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 ,就是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这样做割断了它与各门学科教学的联系 ,结果“研究性学习”仅仅成了教这门课的老师的事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学的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 ,在学科学习中仍搞应试教育 ;还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3.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致力于推动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的改变,而“研究性学习”正是适应着这一要求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何谓“研究性学习”?在中学生物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它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本文将以高中《生物》“减数分裂与精子的形成过程”一课为个案展开阐述。一、中学生物课“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从广义上理解,中学生物课“研究性学习”是泛指在中学生物课中学生所进行的一种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也就是主要指学…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中学都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扭转应试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方向取得明显效果。但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不足在于“重课外,轻课内”。只要深入课堂,就能发现不少老师,甚至学校领导,对“研究性学习”存在片面理解,导致在操作上停留于引入“研究性学习”教材,在课表上排入“研究性学习”课时,然后程序式的“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等。当然以上做法并无不对,但却遗漏了“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本文着重讨论怎样让“研究性学习”回到初中的物理课堂中,从而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基于大部分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研究性学习”只能是入  相似文献   

5.
关于研究性学习,观点林林总总,但概括起来,有四点是基本一致的:一是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二是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的学习,但必须有教师指导;三是研究性学习是对问题的研究,是过程化的学习,不一定强求结果;四是研究性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不少学校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似乎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误区:即研究性学习就是做研究课题。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是为了改变单一地接受式学习,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它并不排斥接受式学习,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  相似文献   

6.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度”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有效地贯彻素质教育,其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可行的突破口。为了提高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把握好“度”。本文旨在探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度”的控制问题,以使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取得最佳效果。一、“力度”的强化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保证在现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真正切实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校为数不多。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紧迫…  相似文献   

7.
2002年,学校承担了市“十五”重点招标课题《南京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并申报了《引导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性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三年来,这一极具前瞻性的课题研究引领着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全体师生在研究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如今研究性学习课题已结出丰硕的成果。一、立足课改,研究性学习独辟蹊径两年来,我校以课例形式重点研究了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初步构建了“以问题为中心穿引课堂”的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常模,即“学生质疑(发现问题)——自主  相似文献   

8.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研究性学习”被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提了出来 ,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正式开始设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不长 ,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尚待研究 ,因此笔者想就这么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定义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定义很多 ,对其称谓也不一致 ,常见于各种书籍、杂志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 :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基础 ,以探究活动为过程的一种综合性学习。观点二 :研究性课程是一种通过儿童对研究型课题作…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已在某些局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就整体而言 ,一些学校课程开发缺少规划论证 ,有的盲目照搬外校做法 ,脱离学校实际和学生生活 ;有的存在明显的学科化倾向 ,研究性学习活动往往变成了学科拓展课、竞赛辅导课等等 ,给学生造成新的压力。关于学科型的研究性学习 ,许多是教师愿意承担的就开设 ,没有高考任务或任务较轻的学科就开设 ,出现“因师而设”,“因科而设”的问题 ,甚至学校里教师课时不够就拿研究性学习来凑。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将开展研究性学习当作“一顶素质教育的帽子”拿在手上 ,一开始集中力量整理出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研究性学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这门课到底该如何开展、如何运作,其中确实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开设讲座不等于研究性学习现象:时下,有很多学校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成了专题讲座课,内容五花八门、气氛热热闹闹,表面的“繁华”掩盖了内在的“虚弱”。结论:这种做法其实是走进了“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极其常见的误区。就像开展各种丰富多彩活动不等于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样,开设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也不等于就是“研究性学习”,因为它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证明:因为所谓“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1.
“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两种学习方式,在中学教与学中同等重要,现阶段绝大多数学校还无法专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将“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融合为一体,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可行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怀亮 《科学教育》2006,12(2):46-46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从根本上说,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精神和能力是素质,素质的培养应该随时随处,所以,研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即贯穿于每一科、每一课、每一次活动。几年前,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时髦”的学习方式引入高中课程时,由于知识与方法与课本过于脱节,与高考联系也不强,加上教师的主导作用过于削弱,于是导致了它今天的命运:多数学校现在已经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了!所以…  相似文献   

13.
张喜荣 《物理教师》2006,27(10):26-28
笔者在师专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已经两年了.备课时,我就想设计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在这一课题中,我可以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课程理论和教学策略来实现学校教育的功能,即学会如何学习和应用知识.当时我思考了许多研究性学习课题,但好像都没有亮点,不够吸引学生,也不能更多地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功能.直到2004年下半年,我在指导一位准备参加全国青年教师物理教学大奖赛的中学教师上课时(这位教师参赛的题目是“平面镜成像”),突然眼前一亮.“镜子”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课题呀!它来源于日常生活,与每个人紧密相连,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可…  相似文献   

14.
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在于其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种体验课程、植根于生活的课程,在这种课程中,学生成为课程开发者,它是对以传递间接经验为核心的传统教学观的反动,倡导以尊重每一个学生自己的观念为核心的“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课程走出了二元论,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研究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研究”的方式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就是“研究性学习”。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素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主要是开设“研究型课程”、开展“研究性活动”和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学校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途径或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6.
浅谈"情境——问题"的数学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理念,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它需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着实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教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某报消息,杭州某重点中学是本省最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学校之一,记者日前走进课堂听了四节课,领悟了“真谛”:英语导入了一场对话,是学生笑声最多的课;语文让人走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步入一种意境,是学生盼望的课;物理课一道题有8种解法,是学生超越老师的课;化学课生活在化学中,是学生感觉得到的课。为此,报纸还专门配了“记者旁白”:“‘以人为本’的教学,这才是‘研究性学习’的真正载体。”  相似文献   

18.
对于“研究性学习”一般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将“研究性学习”视为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二是将“研究性学习”视为一种主要采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这种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其主要特征是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是最适合未来与当今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应大力提倡,可以在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运用。 作为一种学习活动的“研究性学习”,它和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共同组成“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已经于2000年秋季在全国部分省市普通高中试行,并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部分小学(三年级起)和初中试行。 无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态、教师角色还是其它方面看,作为一种学习活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都是全新的。那么“研究性学习”课程到底是一门怎样的课程,如何认识它和其他学科间的关系等等,成为大家十分关注而又必须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被实践证明可行的学习方式。但透过这股热潮,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施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误区。其一:探究无效度只要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股脑都拉出来探究。问题过于烦琐,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势必也会影响课堂效率。一位教师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学习最后一小节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读,并提出问题。汇报交流时,学生说了很多:荷叶怎么会是一柄大伞呢?“”为什么要变成大大的荷叶?“”荷叶为什么在池塘静静举着?”“为何说雨点会唱歌?“”嬉戏”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课程改革后依然保留的一节教材。它虽不是学生生物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但却很适宜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因此这一节课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重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教学,辅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以问题教学模式上好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自然十分关键。问题的设计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我在多次教学中,不断改进,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