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现对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的3个实验进行改进,以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教材提示取口腔上皮细胞的部位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一下,制成临时玻片,用稀碘液进行染色,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  相似文献   

2.
1 实验前预习 ,适当设疑 ,可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  预习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前提 ,能更好地理解内容 ,特别是实验前的预习 ,适当设疑 ,可以使学生弄清实验的目的 ,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具体操作时可避免出现的动作错误 ,能节约更多的时间去分析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如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个实验时 ,教师就应先指导学生预习 ,弄清在做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取实验材料 ,必须用凉开水将口腔漱净 ;在滴生理盐水时必须适量 ,不能多也不能少 ,这些问题假如不如此去做会怎样呢 ?学生就会带着这些…  相似文献   

3.
1 实验前预习,适当设疑,可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 预习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前提,能更好地理解内容,特别是实验前的预习,适当设疑,可以使学生弄清实验的目的,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在具体操作时可避免出现的动作错误,能节约更多的时间去分析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如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这个实验时,教师就应先指导学生预习,弄清在做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是取实验材料,必须用凉开水将口腔漱净;在滴生理盐水时必须适量,不能多也不能少,这些问题假如不如此去做会怎样呢?学生就会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实验室,在动手操作时注意这些问题,学生兴趣很浓,容易成功.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常常由于学生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不当 ,影响了观察效果。通过摸索 ,下面的实验操作简便易行 ,效果好。先用凉开水漱净口腔 ,再口含生理盐水 ,同时舌在口腔内轻刮侧壁数次 ,然后将口含的生理盐水注入10 0ml烧怀内。用吸管吸取上述溶液 ,滴一滴在洁净的载玻片的中央 ,加一滴碘液进行染色 ,盖上盖玻片即可观察。改进后的实验特点是 :镜中细胞不相互重叠 ,分布均匀 ,既有利于观察 ,又便于画图。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改进@乔衍铁$山东省济宁市第十八中学!272113  相似文献   

5.
实验改进二则▲湖南城步一中(422500)于定枝对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染色方法的改进在做“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时,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染色,很繁琐,大多染不上色或染色不匀,观察时很难找到物像,并把溶液和水弄得实验桌、载物台、载玻片上到处都...  相似文献   

6.
加强「三指导」实验教学好指导学生做好实验,是培养学生勤动手、多观察、善思考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物》第二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实验,重点是让学生巩固练习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描绘生物图。这看似初一学过的内容和做过的实验,但又不是那...  相似文献   

7.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的基本仪器。初中《植物学》列为学生实验一,要求学生认识它的构造,初步掌握使用它的技能。由于它的构造较为复杂,使用时要调节焦距和视场的明暗,学生较难掌握使用的方法。以后多次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很多学生既不会调节、又不善观察。教师顾此失彼造成课堂忙乱,完不成教学任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这既有操作问题又有不会动脑的问题。比如学生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或变形虫时,尽管标本在视场中可能由于照明不当,视场光线太强,造成视而不见。有的学生把一个水泡,一点渣滓,误认为细胞,而不动脑分析活的细胞在透光上与非生命的物质(物体)应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生物新教材第二册的“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学生常常因为生理盐水浓度不准,取材染色不佳和不识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等而造成实验失败。采取以下措施,能大大提高该实验的成功率。1.要求实验员配制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准确,因为过浓过稀都使口腔上皮  相似文献   

9.
初二《生物》实验一 :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通过实验 :使学生认识人体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结构 ,并能辨认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为能达到实验目的 ,并使学生通过实验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实验观察 ,就要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要做到四个“三” ,即 :“三净”、“三轻”、“三一”、“三中”。“三净”是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生理盐水 ;在“漱净”的口腔中刮几下 ;用镊子夹起“洁净”的盖玻片。“三轻”是 :一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二是将盖玻片“轻轻”地盖在水滴上 ;三是使用显微镜要“轻拿…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制教材初中第一册生物学教科书第50页,有关植物叶片下表皮的观察实验,是用镊子撕取蚕豆(Vicia faba L)等植物的叶片下表皮进行观察。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有两个困难:一是由于季节原因,实验时不易采集到蚕豆叶;二是学生实验用具质量不高,很难用镊子撕下植物叶片下表皮,因此,学生实验效果不理想。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将此实验作了部分改进,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实验。教科书建议使用人口腔上皮细胞做材料,进行固定、酸解、漂洗、染色等一系列操作,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按照教科书所示的实验方法难以做出预期的实验结果。常见口腔上皮细胞整个被染成粉红色,既没有出现甲基绿的颜色,也不能清晰分辨RNA  相似文献   

12.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高中生物第一册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一个新实验,实验要求学生把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DNA和RNA在  相似文献   

13.
初二<生物>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人体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组成结构,并能辨认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为能达到实验目的,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实验观察,就要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要做到四个"三",即:"三净"、"三轻"、"三一"、"三中".  相似文献   

14.
在做"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时,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细胞核和细胞质都被染成红色。通过对实验问题的分析,提出以下改进方法:染料要过滤,以免视野中出现颗粒杂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染色观察,不需盐酸水解;用质量分数为4%的盐酸溶液水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再用质量分数为1%的NaHCO3清洗。  相似文献   

15.
简答题是目前各种考试中常见的题型。由于它既有复杂的思维过程,又具有客观性,所以越来越被命题者所重视。但命题者常为找不到合适命题材料而烦恼,作者根据各种试题材料分析和自己的体会,认为简答题的命题材料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一、大纲要求的实验 根据大纲要求的实验编制简答题,包括实验过程、结果、原理、试剂、仪器、实验结果分析及设计等。目的是测试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对实验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等。 例1,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一段叙述:拿一块清洁的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0.7%的生理盐水。用凉开水把口漱净,取一根消毒过的牙签在口腔壁上轻轻刮几下,再把牙签放到载玻片的液滴中涂一下,然后  相似文献   

16.
我把目标教学引入初中生物实验课,对实验课实行目标控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为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把目标教学引入初中生物实验课,对实验课实行目标控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为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确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实验技能,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如下几种误解:1光线越亮越好对光时,看到一个乳白色明亮的园形视野,光就对好了。在观察标本时,应根据标本类型选择适宜的光圈,并非越亮越好。一般说来,在观察颜色较浅的标本如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应选用较小的光圈将光线调暗一些,在观察染色较深的材料时,应选择较大的光圈,使视野内光线较强。2标本越多越好制作临时装片时,材料的多少应适宜,材料太多积聚成团,在显微镜下根本无法辨别细胞或个体的范围与大小;标本太少或太薄,不易寻找到目标。应根据…  相似文献   

19.
在常规的质壁分离实验操作中 ,通常是以紫色的洋葱鳞叶作为实验材料 ,这是因为它的外表皮细胞较大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紫色的花青素。在显微镜下观察 ,无论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 ,都能看到其呈现紫色的液泡。但在实验操作中 ,我们发现 :( 1 )每个洋葱鳞茎只有最外 2~ 4层鳞叶外表皮呈现紫色 ,适合用作实验材料 ;而利用里面几层鳞叶进行实验的观察效果则很不理想 ;( 2 )由于操作技巧还不够熟练 ,再加上外表皮与叶肉组织结合得较紧密 ,因此 ,不少学生在撕取时往往会连同表皮下一层甚至几层叶肉细胞一起撕了下来 ,结果导致在镜…  相似文献   

20.
1教学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和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了解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了解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