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用范文启发学生。当我讲了《明湖居听书》后,我觉着这篇文章先极力从侧面描写:在白妞出场之前,作者先以观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演唱的高超技艺。然后极力从正面描写了白妞的出场,白妞的说书,听众的感受。正、侧面描写很突出。我就让学生自己命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表达方法与《明湖居听书》的相同,即:先从侧面集中笔力描  相似文献   

2.
刘春 《现代语文》2011,(2):60-61
《明湖居听书》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语文》第三册中的一篇必读课文,本文节选自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课文记叙了老残游历济南时听大鼓书的情景,重点描绘了女艺人白妞精湛的演唱技艺和艺惊四座的表演效果。为了描写白妞说书的高超技艺,作者运用了烘托映衬、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产生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尤其是文中运用“比喻”手法对人物和演唱的描绘,特别是通过整段的多种不同的“比喻”来描摹声音,使音乐形象更加丰富,描写得精彩传神、新颖独到。  相似文献   

3.
白妞说书一段的艺术技巧,正像作者对白妞演唱所描写的那样:如登泰山,一山比一山高。及至白妞出场,犹如奇峰突起,一览众山小。之所以取得如此艺术效果,是和作者在最后用一系列的视觉形象再现听觉形象分不开的。否则,仍沿用新莺出谷,乳燕归巢之类以声比声的手法,这段文章很可能就成了虎头蛇尾的败笔。  相似文献   

4.
《绝唱》里写演出之前,明湖居大戏园子“里面已经坐的满满的了……老残……送了看坐儿的二百个钱,才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白妞还没出场演唱,但戏园里已是万头攒聚,焦急地等待她演唱的盛况,这就暗示了白妞演唱的高超技艺和艺术魅力。这种不将描写对象直接  相似文献   

5.
谈《琵琶行》女主角出场的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杰作。作者以高超的技艺,创造了一个极富魅力、美不胜收的音乐世界。从而使此诗成为超越前贤,雄视古今的千古第一音乐诗。与弹奏琵琶曲的描写相比,女主角出场的描写虽比较简单,但具有化直为曲之奇,引满而发之妙。 其一,缘情设景,铺垫渲染。《琵琶行》一开始,便对环境进行渲染,为女主角的出场创造了  相似文献   

6.
一、自学目的:学习本文描写声音时采用的多种手法。了解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陪衬作用。二、自学重点: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第5至第9自然段),了解白妞鼓书的高超技艺;了解比喻在描写歌声中所起的作用。三、自学提示:(1)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答:写艺人白妞精湛的歌唱艺术。(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演出前的场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从三个方面:一是听众入场早,来得多。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杰作。作者以高超的技艺,创造了一个极富魅力、美不胜收的音乐世界,从而使此诗成为超越前贤,雄视古今的千古第一音乐诗。与弹奏琵琶曲的描写相比,女主角出场的描写虽比较简单,但具有化直为曲之奇,引满而发之妙。  相似文献   

8.
《明湖居听书》的主题是表现民间艺人白妞等高超的演唱技艺。但是作者却不惜笔墨对三个表演者(琴师、黑妞和白妞)的肖像都一一作了比较细致的描写,这与表现文章的主题有多大关系呢?只要过细品味一下,就知道作者写人物肖像的用心。文章本来是要突出表演者的说唱艺术之高,但如果单单写出演唱者优美动听的歌声,传达出那种绮丽神奇的艺术意境,虽然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但毕竟还会使读者因为只听到美妙的歌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的近代小说《明湖居听书》 ,写白妞说书的精湛技艺 ,写得非常成功。全文从写作方法上看 ,衬托方法有其显著特色 :一、用动衬静 ,环境烘托 ,蕴含狂热观众 ,衬托说书魅力。说唱的声音之美 ,并无实体形象 ,全靠听觉鉴赏 ,直接描写很不容易 ,因而小说开头落笔不凡 ,极力描写戏园的盛况 :一是听书的很早就到了戏园。不过 10点 ,“园子里已经坐得满满的了” ;11点钟 ,许多官员也“陆续进来” ;不到 12点 ,“前面几张空桌俱已满了”。其实 ,白妞说书是在下午 1点钟。二是听书的人多。园内已经坐满 ,但“不断还有人来”。因为人多 ,…  相似文献   

10.
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描写它确实有很多困难。然而十二册的《风》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具体。由于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了同风有关的事物,因此把风写得生动形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作者是怎样描写它的呢? 一、从声音上描写作者先写风声,说它像“鬼哭神号地吹来”,又从“高空呼啸而去”;然后写事物发出的声音,“风来了,  相似文献   

11.
李冬梅 《语文知识》2000,(11):71-73
声音没有实体形象,又一发即逝,难以捕捉,怎样描绘才能使之形象、可感呢?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虽前者是诗歌,后者是小说,前者描绘的是琵琶声,后者描绘的是说书声,但两者在对声音的描写上却有相通相似之处、异曲同工之妙。试比较分析如下:二者对声音的描写都可分为  相似文献   

12.
白妞,是《明湖居听书》着力重点描写的人物,作者运用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引人入胜地描绘其说书的精湛技艺。在教学中,我结合文章的特点,抓住重点人物白妞,并以她为中心,概括成“三点一现”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三点”,一是场面“点染”。文中场面的点染一是通过热闹非凡的戏园的盛况来渲染白妞说书的无穷魅力,为她出场渲染出浓烈的气氛;二是介绍各色人等,有官有民,或“定位”或买座,说明白妞的演唱艺术雅俗共赏,对各阶层的人都有吸引  相似文献   

13.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刘鹗的长篇小说《老残游记》的第二回,课文描写了当时著名曲艺艺人王小玉的演唱技艺。《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诗作描述了琵琶女的弹奏技艺。两篇课文一为小说,一为诗歌,但在描写音乐艺术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可谓“曲异”而...  相似文献   

14.
《绝唱》     
【自读导言】 1.描写戏园子明湖居的环境气氛,意图何在 ? 2.琴师、黑妞的艺术描写对表现“绝唱”有什么作用 ? 3.听众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 4.对白妞的“绝唱”进行直接描写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有什么好处 ?  (解说:“自读导言”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是怎样从侧面和正面来表现“绝唱”的写作特色的,同时也要思考作者在正面描写中是如何把声音化成形象的。 )【自读程序】  1.速读全文,了解大概内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其表达作用:高谈阔论 抑扬顿挫 百变不穷谈笑自如 鸦雀无声 千回百折屏气凝神 轰…  相似文献   

15.
《绝唱》这篇美文之所以令人百读不厌,很大程度得益于作者出色地运用了多"变"的艺术笔法。一、衬托中有"变"文章为了表现白妞高超的歌唱艺术,运用"戏园盛况"、"琴师弹琴"、"黑妞演唱"进行衬托。同是衬托,作者却写得同中有"变",摇曳多姿。"戏园盛况"侧重用观众的表现进行烘托。写戏园里人来得早,来得多,且各阶层的人都有。并将戏园里的嘈杂场面与白妞出场的肃静形成对比,极力渲染出一股"白妞热",很好地烘托出白妞的歌唱具有雅俗共赏、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琴师弹琴"则侧重于以琴声衬歌声。弹琴为后文的伴奏埋下伏笔。那抑扬顿挫、入…  相似文献   

16.
《明湖居听书》运用比喻、象声叠词等手法、反映了白妞黑妞说书的高超艺术,把她们说书时的种种音响描摹得维妙维肖,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我想谈谈这段文字里比喻的运用。音乐以声音为表现手段,它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但是,作者刘鹗努力以人们熟悉的事物设喻,使这种完全凭听觉感受的艺术转化成了可见可触可闻可尝的具体形象。它将声音比声音,让你从原来熟悉的声音中去体会白妞黑妞说书的音响,领略其说书的高妙。例如,写黑妞说书、“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乳燕  相似文献   

17.
《明湖居听书》是《老残游记》第二回的节选部分。在这部分中,作者刻意描写了黑妞和白妞动人心魄的歌唱艺木。这到底是一种什么艺术?课文未加说明。黑妞和白妞表演的是“梨花大鼓”。“梨花大鼓”又叫“犁铧大鼓”、“山东大鼓”,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唱时用一面鼓和两片梨花简作打击乐器。所谓梨花简,最初是用两枚农家犁铧的碎片,后来改用两枚铁片或钢片,演员演唱时,有三弦四胡伴奏。这种“梨花大鼓”,可以一人演唱,也可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从作品的演唱(演奏)出音乐的音色、节奏、调性、歌词的变化中,人们可以体察到演唱(演奏)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的变化。在音乐的刺激下产生想象和联想,把作者与听者、作品与听者、演唱(演奏)者与听者、听者与生活联系起来。使音乐作品真正能起到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美德,陶冶人的性情,增强人的素养的作用。要使作品、演唱(演奏)者与听者得到和谐统一,实现心灵交流。这就要求演唱(演奏)者要把作品的内在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达到传神的境界,歌唱者更应如此。所谓唱歌要传神,就是要把歌曲的精气神抓住,充分表  相似文献   

19.
运用对话描写这一艺术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反映人物内心活动,发展故事情节,揭示题旨,是《登山》一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对话描写的作用呢? 一、渲染铺垫靠近深渊的小路究竟是怎样令人心惊胆颤,作者除描写巴果茨基通过小路的情景从侧面作了渲染外,就是通过巴果茨基和列宁第一次越过小路前的对话描写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20.
三段对话描写,占去了《登山》(第九册第4课)这篇课文三分之二的篇幅。教学中,可以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分析、体会这些对话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呢? 一、渲染危险铺垫下文靠近深渊的小路究竟是怎样地令人心惊胆颤,作者除描写巴果茨基通过小路的情景从侧面作了渲染外,就是通过对巴果茨基和列宁第一次越过小路前的对话描写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