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为达到深刻认识波动的运动形式,更好地对介质建立起物理模型,组织学生组成人波,参与模拟波的形成和传播的游戏,配合多媒体动画,揭示机械振动的传播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习方式具有研究性。  相似文献   

2.
宁夏是首批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于2004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课程实验,已经快两年了,物理课程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课标实验教材。作者设计的这节课“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第一节,授课时间40分钟。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要求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设计通过实验操作、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将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实现了由物理现象探究现象本质,由现象本质得出物理规律,将物理规律迁移应用于不同情境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养成科学的物理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条件;知道机械波的种类——横波和纵波;明确机械波的传播特征.2.过程与方法:通过波的模型的建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对波的模型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福英 《学周刊C版》2011,(7):110-11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一言以蔽之,个性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作文教学取向之一。综观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由于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出现了学生害怕作文,被动写作,有的学生拷贝“佳作”,更有甚者为了赞美人物的品质不惜造假。如何让学生打破“美丽的谎言”返朴归真,实话实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相似文献   

6.
《真情的回报》这篇课文虽然语言平实.但文中洋溢的浓浓真情却令人感动。为使学生感受到这种真情,本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生感情真情.体验真情,同时,将课外阅读交流、指导引进课堂。进行课内外衔接,旨在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不断提高其语言素养、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教学流程】 一、揭题激趣 1.分步板书课题: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狼”字)看到这个字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鹿”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狼和鹿”的故事,齐读课题。此时,面对这个课题,你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地围绕题目质疑,教师针对学生质疑的难易程度,做适时点评。)  相似文献   

8.
探究——建构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与新课改相协调的教学模式,它是以科学知识的建构为理论指导,以探究为基础、以建构为目标的教学过程。本文以《波的形成和传播》为例,探讨实施探究——建构型教学模式的体会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理科》一分册&;#183;第五章&;#183;第二节《环境污染的危害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①在观察和动手操作中,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放飞蜻蜓》第二课时。二、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大都与儿童生活有关,都是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美好品质。此文讲述陶行知先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教育孩子爱护蜻蜓的故事。全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人物的对话充满童真童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感悟语言文字,从中了解蜻蜓的有关知识,懂得爱护益虫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 2.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虚拟实验是颇受争议的一种教学手段。如:将木块和铁块同时放置水中,真实的情况是木块浮于水面,铁块沉入水底。但在课件中,却可以做到让铁块浮于水面,而让木块沉入水底。也就是说,实物实验建构的情境是真实的,而虚拟实验的情境是经过人为加工的,依赖于加工者的理解水平和制作水平,因此教学中,我们应尽量建构真实情境。然而有的情境难以真实构建,如:从微观角度再现横波和纵波的传播,这时就必须借助于虚拟实验。下面笔者即以Flash模拟波的形成与传播为例讨论Flash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射线和角的特征,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表示角的符号.  相似文献   

16.
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任务分解、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在实验和实例中认识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规律,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椭圆和圆,并掌握椭圆和圆的画法;能够用椭圆工具创作一幅由椭圆和圆组合而成的计算机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18.
任文有 《江西教育》2004,(22):36-37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27课)设计理念: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2.学生在学习兴趣上会有差异,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也各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2.阅读课文,能抓好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课探疑同学们以前学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今天老师要和…  相似文献   

19.
夏铭 《现代语文》2007,(5):44-4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照注释,疏通词义。 (2)诵读品味,提高欣赏词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简单数据收集和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会看会填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