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代伊犁将军玉麟,在伊犁将军任上三年时间,其间他洞察浩罕国的野心,巩固国防建设。面对浩罕侵略者的入侵,他积极筹备资金和军粮,组织力量进行抗击。胜利后又积极处理善后事宜,认真总结抗击入侵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善后章程,并进一步加强边防建设以预防浩罕的再次入侵。他在任期间,为在平定张格尔叛乱立下战功而又遭冤狱的维吾尔族郡王伊萨克平反昭雪,获得了民心。  相似文献   

2.
清朝统一新疆以后,为恢复和发展新疆地区长期遭受战乱破坏的社会经济,在新疆进行了一系列经济开发活动。其主要的一项经济活动是兴办官牧厂。新疆有着土地辽阔、草原宽广的优越自然条件,因此清廷因地制宜,配合各种环境,在新疆各地设立了官办牧厂,规模较大的有伊犁、...  相似文献   

3.
伊犁地区地处中亚腹地,我国西北边陲。先后与俄、哈毗邻。自古以来,是“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塞,自古与中亚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开展民间贸易、东联西出。先后有塞种、月氏、乌孙、突厥、蒙古、哈萨克、布鲁特、维吾尔、满、锡伯等诸民族在这里生存、繁衍和游牧。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清代伊犁将军松筠在新疆任伊犁将军十余年间治理新疆的主要业绩。松筠重视屯政,兴办旗屯;重视文教,编撰史籍;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管理部属,办理案件方面有一定的失误。对其政绩客观分析,功过均有,但仍以贡献为主。  相似文献   

5.
索伦营是清政府为平定叛乱 ,加固边防而在新疆伊犁设立的军事建制。索伦营和锡伯营、察哈尔营、厄鲁特营被称为“伊犁四营”。他们驻守边疆、防护城池 ,为祖国的安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清代伊犁屯田的水利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伊犁地区在清代有着各类屯田,水利自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管理体制上看,伊犁屯田中,总兵和总管兼管兵屯和旗屯水利,密喇布伯克专管回屯灌溉,渠长管理户屯水利。新疆建省后,密喇布伯克、农管、水利为基层水利管理人员,大阿訇负责调处全县水利纠纷。在水利纠纷的问题上,政府做了制度和政策上的预防安排。伊犁建有九城,兵屯、旗屯、回屯分城而居,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四营分河而驻,蕴涵预防纠纷的深意。在工程技术上也设计了分水措施,在干渠、支渠、村庄、农户间实行分水。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水利纠纷仍时有发生,如各种屯田形式内部统治者侵占渠水、不同屯田形式间的水土纠纷、各农户间的争水,等等。由于制度上的措施,特别是分水措施发挥了作用,同时实施了土地轮耕休作制度,根据伊犁河水量和粮食存储数量决定耕作数量,减缓了对水源的需求,这些对缓解水利纠纷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乾隆25年(1760),伊犁始驻军组建军府制政权,伊犁地方的财政遂正式纳入了清廷中央的国家预算管理.新疆统一后,伊犁地方空虚,当地无任何财政收入来源,由此决定了伊犁地方财政由国家补助为主的局面.同时为减轻内地的财政负担,利用屯田贸易、畜牧业等有利条件,发展伊犁地方的产业,形成了与财政需求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格局.官产经济成为伊犁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清代实行中央集权管理下的财政管理体制.地方财政的收支范围均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并实行奏销制度.伊犁将军相当省级收支预算单位,但实际负责将军府本级和伊犁参赞大臣所属军府营及土尔扈特各部财政管理.将军府专设粮饷处管理财政.伊犁地方的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的屯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由于电田对政治、经济和军事产生的影响,历代统治者都对这一地区的屯田活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从屯田的规模,人数和成效来看,以清代最为突出.在清代,参加屯田的人,不仅有从内地迁徙至此的汉族军民,而且有当地的维吾尔族农民,因清代将天山以南地区居住的维吾尔人称为回部,故将他们所从事的屯田称回屯,意即穆斯林屯田.在新疆的回屯中,以伊犁地区的屯田较为典型.本文试图通过对清前期乾嘉年间伊犁回屯的研究和剖析,来展示清前期伊犁地区的农业经济和政治、军事概况,这也有助于我们对新疆回屯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根据史籍档案资料,特别是新疆伊犁地方志书的记载,对清代历届伊犁将军职主及其任期变化进行考订,在此基础上拟定清代历届伊犁将军职主名表。  相似文献   

10.
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为新疆最高军政长官。光绪十年(1884)新疆改设行省,设置甘肃新疆巡抚,伊犁将军从此仅管辖伊犁、塔城两地驻军,并节制伊塔道事务。历任伊犁将军出生的准确日期向来不详于史书,学术界迄今亦未见相关研究。《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和《光绪朝朱批奏折》为考证嘉庆至宣统朝伊犁将军的出生日期提供了可靠档案。  相似文献   

11.
新疆历来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备受重视的领土,自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汉政府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统辖南道和北道各国,到后来唐朝政府在新疆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作为唐朝在西域的的最高统治机构,一直到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定新疆、二十七年在伊犁设伊犁将军,并在新疆各地筑城设营驻扎军队以戍边,其中以伊犁惠远城是为大城,为新疆各地总会之所。  相似文献   

12.
13.
乾隆时期,新疆伊犁九城的构建作为"边防与屯政相维"治理方针具体体现,从地理位置上,伊犁九城构成了新疆稳定的核心区及维系西北边疆,发挥着政治控制、军事防御及带动"屯城"经济发展的功能,对新疆社会的稳定与区域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以来,由于西北边地多失,伊犁九城由核心区成为边地,其城市原有的多项功能无法持续发展,新疆的城市核心功能区遂东移。  相似文献   

14.
清代伊犁望河楼诗歌的历史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望河楼诗歌,是以清代乾、嘉、道三朝新疆首府惠远城的望河楼为题旨的诗歌,其中以伊犁塔兰奇徭歌《望河楼》之流传并佚名近200年之经历令人瞩目。对望河楼诗歌予以评介和历史文化考察。  相似文献   

15.
清代统一新疆后,在伊犁修建了惠远城。其目的最初是为了在伊犁驻防的满洲八旗官兵的居住,同时因为伊犁将军的驻扎,使惠远城成为功能强大的军事重镇。但是,随着在新疆开发的深入,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惠远城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文章拟就通过对于这种变化的剖析,发现地理环境因素在其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有清一代,伊犁曾先后两次兴起大规模多民族移民开发高潮。移民开发对新疆、伊犁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巨大,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本文对清代伊犁多民族移民过程、移民特点、贡献及其历史作用诸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加快建设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战略意义;分析了用科学发展观开发建设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的战略选择;提出了加快开发建设清代伊犁将军历史文化旅游区核心——清代伊犁将军府旅游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主要探讨了清代伊犁地区多神崇拜的概况、类型,并以“关帝庙”为中心,论述了清代伊犁地区关帝庙的概况,分析了关帝庙设立的三个基本原因:统治阶级的推崇;清朝统一并治理新疆的现实需要;移民个人及社会秩序的需要。在伊犁地区,以关帝庙的兴建为核心的多神崇拜现象的出现是中原文化西传新疆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清代旗屯文化是整个西域屯垦文化中的重要一翼,清代旗屯文化又以锡伯营旗屯文化为代表.这种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是一个清八旗制度的官方文化与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混合体,属于二元结构的文化,但这两种文化的吸纳力远大于排异性.锡伯营旗屯文化在传承与保存锡伯族传统文化方面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它对锡伯族近代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或隐或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科传统专业石油工程——钻塔巍巍油花朵朵专业描述石油,被誉为"工业血液",是重要的资源.石油应用广泛,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润滑油、沥青、石蜡等各类石油提炼加工产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石油化工产品,以及各种添加剂、黏合剂、染料、涂料等,都是石油的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