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教育"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治国 《教育科学》2002,18(3):19-21
信息时代,网络教育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对于网络教育的认识目前还不够清晰和清入,在网络教育的理解方面存在着“技术化”、“扩大化”、“缩小化”等错误认识,需要通过对网络教育内涵和辨析,澄清认识,科学把握网络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新的技术知识、原理进入课堂,技术化教育意识已经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使现代教学模式无论在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手段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技术化特征。1反主体性特征现代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工具理性”之上的,它首先把受教育者作为未来的工具而加以职能化。把人作为工具有着深刻的传统根源,如中国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千里马”式的马性教育以及“螺丝钉”式教育等。千里马虽然日行千里,但是要被驯服要听主人使唤。“螺丝钉”式的教育是把人比喻为螺丝钉,“螺丝钉”式的人被教育所制造出来,然后安装到某一社会…  相似文献   

3.
对“技术化的任务课程”和“任务化的技术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开展实践研究:对技术知识的处理;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同构;分散的任务如何为技术知识的理解服务;技术工作内涵在基础学科课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日益重视教育研究方法的今天,发展教育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寻求普遍适用和规范操作的技术化逻辑方式。教育研究方法的技术化取向在推动大规模教育知识生产的同时,也面临着教育研究方法是否必须坚守普遍性和规范性标准的疑问。从方法作为途径的基本内涵来说,教育研究方法本身同时具有技术和艺术两种逻辑,分别对应着把握确定性的指令性技术和把握不确定性的启发性艺术。在功能特点上,技术化的教育研究方法是研究教育事物的集成化生产机制,艺术化的教育研究方法是研究教育事物的灵动化捕捉机制。因此,教育研究方法的开发应该有机整合技术与艺术双重逻辑,这种整体性开发思路包括以下主要环节:分析教育研究对象的总体可确定性状况;分别针对可确定性和不可确定性教育研究对象开发教育研究技术化和艺术化方法;通过教育研究艺术化方法的形式化发展教育研究技术化方法;通过灵动化调用技术化研究方法提升教育研究艺术化方法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5.
教学技术化及其批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追求,教学活动越来越技术化了。教学技术化的现实表现主要有教学目标操作化、教学过程程序化和教学评价数量化。教学技术化的最直接结果是改变了教学活动的本性,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一项纯粹技术性活动,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教师要克服教学活动的技术化,做教学技术的主人,就必须对教学技术所内蕴的“实用理性”的功利倾向予以深刻的批判。当前,最重要的是,不能把教学技术作为一个自成系统的教学体系,而应把教学技术视为一个更为复杂的教学活动体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反技术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在技术性与艺术性间寻求理念的平衡是高效课堂改革顺利推进的要求。课堂技术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那些固定化、程式化、结构化、可控性的思维与举措,课堂格式化、课堂操作化、课堂图式化、课堂流程化、课堂管理数字化是高效课堂中的技术性表现。在高效课堂改革中,课改成果的固化、课改精神的提取、课改的深化都需要课堂技术的介入,提高课堂的技术含量是高效课堂改革的另一半使命。任何盲目去技术化的行动与倾向都只会给高效课堂改革带来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教育范式由“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转变,是高等教育对技术变革产生影响的回应。教师发展中心需要通过职能转向应对新的教育范式对教师教学及学习提出的新要求。然而,教育范式转变视角下教师发展中心职能转向面临现实困境:学习服务技术化,忽视教师学习的情境性;资源推送同质化,忽视教师学习的能动性;服务过度依赖技术,忽视教师学习的创造性。教师发展中心职能转向应由“管理”转向“服务”,由“独立”转向“协同”,由“教师培训”转向“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学技术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继存 《宁夏教育》2005,(10):43-43
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追求,教学活动越来越技术化,技术已不是渗透或显现于教学活动的某一环节,而是已经渗透和显现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而成为教学活动赖以存在的根据和标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技术化表现主要有教学目标操作化、教学过程各式化、教学评价数量化。从整体上说,教学技术只是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9.
“先学后教”是对“先教后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其核心旨意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特别强调自学、启发、对话,使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乐学。需要警惕的是,由于没有把握“先学后教”的精神主旨,实践中出现了绝对化、技术化、工具化倾向。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先学后教”应当在继承“先教后学”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对“技术化的任务课程”和“任务化的技术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策略与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针对机械制造专业开展实践研究:对技术知识的处理: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同构;分散的任务如何为技术知识的理解服务;技术工作内涵在基础学科课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和自身进步与发展的需要。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今天,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必须首先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2.
让高职的数学课教学真正"动"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使数学课教学真正地“动”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过程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把“学数学”转化为“用数学”,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当今人类个体受到技术的推动甚至胁迫,更深程度地卷入技术化的漩涡,个体技术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显著的趋势。人类不断抛弃旧技术,学习与适应新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推进个体技术化程度,并实现技术范式的转换。通过斯蒂格勒与库恩的理论路径,人类个体技术化的基本逻辑得以呈现。在此基础上,对个体技术化实践路径的剖析表明,违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是个体技术化与技术范式转换的前提条件,从而对技术进化论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14.
1、要求“标准”真正体现该工种对工人提出的应知、应会内容要求,其覆盖面应包括专业技术知识、现程、制度、工艺、操作技巧、安全和管理知识等,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2、“标准”应真正体现工人技术等级的层次和尺度,初、中、高三个等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高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的智能化、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的竞争化越来越对人才素质与技能的要求高质化、多能化、专业化 ,世界教育的新观点是“以能力为本位” ,社会的发展靠人才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在高度技术化的社会里 ,教师不仅要有很强的教学能力 ,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因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现代教育提倡教师向科学研究方向发展 ,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不断变化的需要。卡耐基教育认为 ,需要有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教师培养计划 ,“着眼于未来”对于我们来说 ,就是应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6.
《广西教育》2005,(4B):12-12
徐继存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今天,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追求,教学活动越来越技术化,技术已不是渗透或显现于教学活动的某一环节,而是已经渗透和显现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而成为教学活动赖以存在的根据和标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技术化表现主要有教学目标操作化、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评价数量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院校研究开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纵观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我国目前的院校研究尚处于“对象化”阶段,即把“院校研究”本身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大力开展“院校研究”研究。论文认为,“对象化”只能是我国院校研究的一个准备阶段,不应长期化,更不能领域化;我国院校研究的真正出路在于“制度化”。只有通过制度化建设,把院校研究转变为我国大学工作的一个实践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研究它自己”的目的,才能有效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管理的科学化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化。  相似文献   

18.
声乐教学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训练过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是主要的.但歌唱的最终目的是要准确细腻地表现音乐作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把声音技术、技巧的训练与音乐情感、素养相结合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真正使“声”与“乐”能够得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翻转课堂因改变了以“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在教学实践领域备受“青睐”。然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翻转课堂却显现出了技术化的倾向,主要表征为:在物质层面上的技术依赖;在程序层面上的跟风效仿;在理念层面上的形具神离。在结构主义看来,翻转课堂有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分。翻转课堂之所以出现技术化的倾向,与一些教学实践只注重翻转课堂形式上的创新,而缺少对其精神实质的洞察是分不开的。翻转课堂技术化的矫正,需要以问题教学作为支撑课堂翻转新的理论基础;正确发挥教师在自主探究、合作互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习借鉴他人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时既要形似更要神具。  相似文献   

20.
章从技术工人参与市场竞争,迎接国际竞争新时代和工业技术革命发展的需要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工人在竞争中成长的重要性。并详细地论述了促进技术工人在竞争中成长的三条措施,即把“能上,庸下”的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的用工管理,把“能多得,庸少得”的分配机制纳入企业内部的分配管理,把不间断地技术比武竞赛活动置于评定企业管理好坏的考核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技术人才的潜力,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