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巍  刘惠英 《冰雪运动》2010,32(3):22-25
抛跳技术是花样滑冰双人滑技术动作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项技术动作,它也是代表花样滑冰双人滑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对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技术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学解析、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动作进行技术指标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空停时间和空中水平位移在完成动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水平速度和腾空高度对完成高难度抛跳动作有直接影响。腾空时间应在0.9s以上,空中水平位移应在8.8m以上,以保证在空中完成转体动作,水平速度应在4.5m/s以上,水平速度是提高旋转冲力和角速度的重要保证,只有努力提高水平速度才能获得足够的旋转冲力,完成优质量、高难度、多周数的跳跃动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目前世界双人滑的实力分析,了解世界双人滑的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并对18届冬奥会争夺金牌的主要运动员和我国参赛运动员的剖析,明确我国双人滑运动员的优势与不足;为迎接18届冬奥会做准备。  相似文献   

3.
以22名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专家问卷法从45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28项复选指标,并对22名运动员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确定能有效反映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男运动员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及女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并采用百分位法制定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男、女运动员体能各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的不断发展,动作难度日益提高.对运动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双人滑的训练中,应特别注意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协调配合的训练和艺术表现力的训练.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关双人滑训练的几点体会.一双人滑的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术训练 1.身体素质训练一对双人滑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想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必须具有极好的身体素质。我所教的一对双人滑运动员在1992年黑龙江省第七届冬运会比赛中,技术水平发挥不够理想,尤其是在自由滑比赛的后半部,滑行速度明显减慢,托举的落冰也  相似文献   

5.
中外花样滑冰双人滑抛后外结环3周跳技术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抛跳技术是我国双人滑的优势技术,通过对中外选手抛后外结环3周跳的技术进行对比,找出我国抛跳技术的特殊性,为双人滑选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探索花样滑冰双人滑的制胜规律,旨在为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今年,参加世界锦标赛双人滑的人数多于去年,而少于前年,人员变化不大,基本是上两届的选手。随着花样滑冰技术的不断发展,动作难度日益提高,双人滑对运动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运动员不但要准确地完成各种托举、捻转、抛跳、双人旋转和螺旋线等典型的双人滑动作,还要熟练地掌握单人的跳跃、旋转和步法等,并且在跳跃的难度上,也要求基本接近单人滑运动员所能完成的难度。换句话说,一对优秀的双人滑运动员最基本的条件必须由具备一定单人滑技术水平的运动员来组配,否则,就要在单人跳跃等难度动作上受限,  相似文献   

8.
对参赛运动员的短节目和自由滑的技术表现进行了分析,评估了亚洲双人滑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双人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第十四届冬奥会结束了.我国双人滑运动员在15对选手中获得最后一名,这是值得花样界的同志们和有关领导深思的问题.李耀明同志是我国双人滑著名教练员,参加了笫十四届冬奥会,总结了冬奥会双人滑的特点,介绍了技术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在这方面发表意见,以期早日摆脱此种落后状态.双人滑是最有可能先取得好成绩的项目,但是,从淘汰的单人滑中选拔双人滑运动员的这种现状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10.
花样旱冰中的双人滑是很受欢迎的项目.下面简单谈谈有关旱冰双人滑编排的几个问题,供读者参考.双人滑的第一个内容就是步法.步法不但给运动员以活力,它还象一条美丽的彩带,把双人滑中所有的难度连结在一起,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