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多元需求看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伴随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引人瞩目。本文从教育需求角度提出了一个审视流入地政府责任和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理论架构。研究结果表明:流入地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策略、分担不同责任以回应流动儿童多元化教育需求。有些教育需求,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有些教育需求,政府当有限介入。总之,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具有相当灵活性,流入地政府需结合本脉络作出自己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印度、以色列、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文章从思想基础、动力因素、运行机制三个角度对三个国家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政府和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来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是预期成效并未显现.本文试通过概述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以家长参与理论为主要依据,阐明家长参与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可参考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关注贫困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贫困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出。本文在描述分析目前我国贫困儿童的教育公平状况后,进一步从贫困家庭的经济状况、贫困儿童的求学意愿、贫困家庭的文化观念、宏观社会环境与教育领域的相关制度安排等方面探讨了导致教育公平失措的原因。本文认为,解构贫困阶层代际再生产模式,促进贫困家庭子代的向上社会流动的反贫困理念,应是解决当前我国贫困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理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保障贫困儿童教育机会公平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中国和美国都颁布了很多教育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在政策目标、经费分担、政策内容及配套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研究两国政策的异同,对完善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有三点启示:根据流动儿童需求制定政策目标;加强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提供补偿性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大致经历了两次转变:第一次以提供有条件的义务教育机会为核心,政策实现了由拒绝到有条件接收的转变;第二次以提供均等义务教育机会为核心,政策逐步由有条件接收向“同城待遇”转变,但义务教育后教育仍然是“一城两策”.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发展方向是以实施人口城镇化战略为契机,以促进流动儿童向上社会流动为目标,涵盖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后教育.  相似文献   

7.
流动儿童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涌入,流动儿童教育边缘化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制度政策障碍、公办学校积极性不高和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等原因,城市流动儿童在城市不能享受良好教育,采取相关对策有效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体现教育公平、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民国时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演进过程和特点进行伦理分析,围绕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伦理困境与出路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解决教育行政决策伦理困境问题,有赖于社会各方利益诉求之间的妥协与和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有特殊责任;要建立流动儿童教育决策"伦理相关的动机观"、"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和底线公平伦理观;构建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准则,对决策活动进行道德审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应成为最重要的伦理准则;应采取弱势强补、逆境决策策略,对社会发展进行伦理"底线约束",防止社会发展的断裂;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教育责任分担机制,强化国家责任,形成合理的教育利益博弈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1998年前后以来,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全面关注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了解存留的研究空间,是进一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如今流行的亲子类节目试图寓教于乐,并为此而颇受大众欢迎,其呈现的场景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状况在父母角色的缺失、亲子对陌生情景的不同理解、儿童较强的独立选择、亲子社会交往边缘感知的不同等方面相类似。流动儿童教育环境的改善需要政府、社会、家长等各方面的合力,而家庭教育理念则可以借助于亲子类节目的普及来进行一定引导。此类节目尤其有助于流动儿童家长教育理念的革新、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