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的艺术文化里,少数民族的东西占了主要地位,民间绘画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各地民间绘画就开始出现和发展。贵州民间绘画在省内一些地区都有分布,如六盘水市水城县,黔西北大方县,黔东南麻江县、黄平县、剑河县等地的农民绘画都颇有特色,并先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之乡”。民间绘画植根于肥沃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产生出它丰富的民族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当地的民间绘画艺人传承下来传统文化,把岁月的痕迹,经历的沧桑,用特殊的图案记录和描绘下来,教育他们的子孙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绘画。因为民族民间绘画自古以来就和教育有着很好的应用与结合,所以在研究民间绘画与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课的运用上就更有探索的价值了。  相似文献   

2.
杨蓉 《新疆教育》2012,(18):237-237
中国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它反映了各民族人民最淳朴的审美观,给人以极强的审美享受。我们的美术教育要想使我们的美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蓬勃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培养,也就是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以民族民间美术为基点进行美术教育。通过对我国民族民间美术现状的剖析,让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黔南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黔南地区各民族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也是本地种学生们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把黔南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有效的引入本地的中学美术教学中,这是一种美术教学的创新举措,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其审美感,更有利于黔南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间美术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文化,是民间群众最纯朴的思想表现,是民族民间生活最朴实的追求。民间美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也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其表现的艺术形式上,无不体现了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独特的音乐文化内容与艺术魅力,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内容应该因地制宜,突出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出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及特色,从而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及精神。  相似文献   

6.
张跃峰 《考试周刊》2014,(1):188-188
民间美术从艺术角度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初中阶段走民族民间艺术与美术教育结合的道路,是民间美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美术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其地位和作用,选择适合的方式方法,根据当地民族民间艺术特点和学生特点,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适当地选择和穿插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充实美术课堂,使学生认识到民间美术的艺术价值,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相似文献   

7.
民间美术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文化,是民间群众最纯朴的思想表现,是民族民间生活最朴实的追求。民间美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也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其表现的艺术形式上,无不体现了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理想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近年来,民间美术进入校园的推广活动在全国各地中小学不断开展起来,这些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在校园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蒙古族装饰艺术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人们通过劳动和智慧不断创作和发展的独特文化。装饰艺术的视觉和功能属性充分地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特征和审美追求,同时体现出草原民族的生活。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同时,又不断在历史进程中延续并发展着。蒙古族装饰艺术广泛运用在民族服装、寺庙建筑、金银器皿和皮毛刺绣等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本文通过论述蒙古族装饰艺术的风格,分析蒙古族装饰艺术的构成及来源,对其独特造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究发展趋势和在现代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阿坝高原是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区域,尤其是羌、藏两个主体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羌族纳啵艺术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它在阿坝多民族文化环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值得挖掘和研究的珍贵资源。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建构特色课程,把羌族“纳啵”艺术融进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课堂,把美术课堂教学与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相结合,建成工作室制度,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民间人们朴实的心理反映,蕴含着朴素的审美观念。传统民间美术与当代美术教育结合,可以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统民间美术在培养全人发展的生命体悟能力、提高审美素养、道德教化、培养创新精神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虞海萍 《考试周刊》2015,(20):194-195
民间美术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民族民间美术是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为了帮助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让他们认识并融入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把民间美术渗入到幼儿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以民间工艺美术为教育的切入点,不仅让幼儿学习民间工艺美术中反映出的美术形式和工艺技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习存在于劳动人民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理解中国劳动人民在苦难重重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要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因此,让民间美术走进幼儿的活动室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从江西民间美术资源的概况、存在的现状和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对江西民间美术素材引入高校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施途径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建立起一个科学、完整并具有发展前景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皮影艺术--净角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皮影戏是古老的综合性艺术,其独特的造型极富装饰美感。净角是皮影戏中具有突出代表性的角色,它的造型代表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体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装饰艺术魅力,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民族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张静 《江西教育》2011,(3):38-39
从江西民间美术资源的概况、存在的现状和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对江西民间美术素材引入高校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施途径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建立起一个科学、完整并具有发展前景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体系.以此培养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李滔 《教书育人》2004,(10):14-15
中国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伴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俗演进,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门类众多的艺术样式、异彩纷呈的艺术面貌和鲜明强烈的个性特色,显示出不可替代的艺术形态和历久弥新的艺术魄力,是中国人民贡献于全人类的宝贵文化财富。中国民间美术是大众的艺术,是劳动者的艺术,是嬗延生息于中国古老大地上最普通人群的独特审美感悟和艺术创造。淳朴善良、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才华,赋予中国民间美术浓郁的民族民间美学特色和纯真朴拙的艺术风采;因此,中国民间美术反映和折射的是中国劳动人民最普通、最朴素的美学观念…  相似文献   

16.
四年级美术《提袋设计》的课上,学生就如何设计装饰提袋展开讨论。在欣赏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理解不同的装饰方法之后,我出示一个圆形的民间纹样:“这样具有传统特色的图案可以来装饰提袋吗?”学生异口同声:“可以!”“那么把它放在提袋的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中间!”几十张嘴巴几乎未经考虑就已脱口而出。我微  相似文献   

17.
剪纸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晶,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她古朴典雅,造型简洁大方,手法或写实或夸张,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大众的审美理念和思维方式,是最具民族地域特征文化形态之一。一、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剪纸、木板年画、面塑、皮影等其他民间艺术都是我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  相似文献   

18.
美术课程是人文性质的课程,再不是单一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通过授习本课,让学生懂得运用美术去装饰节日、装饰生活,使节日的气氛更浓厚。挖掘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把握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同时延伸体会各民族、各国家、地区在节日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生活方式和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一提到民间美术,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它是一种边缘艺术,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似乎很少得到应有的重视。诚然,像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这样大的艺术门类在教学中应当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民间美术与这些艺术门类相比又能呈现出另一种气息。其独特的艺术特色、悠久的发展历史、丰富的民族理念、便捷的材料工具,都是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可替代的。一、中学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融汇了先民的经验与  相似文献   

20.
将民族民间美术作为课程纳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既是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仅就唐卡这一美术门类在高校美术教学的实践从学院化、专业化、学术化、精品化等方面探讨民族民间艺术在高校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