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特点是,都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积极发挥校企双方的有利因素,创造良好的合作模式,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笔者提出有效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构成,包括校企双方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有效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因素,最终将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协调运作,方可构成一个具有较好功能的整体模式。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82,自引:0,他引:82  
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总体概况、模式种类、存在问题的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本质特点是,都归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而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弊端,最主要的就是,它恰恰容易偏离制定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初衷——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合格劳动者;有效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构成,应该包括校企双方的认知因子、情感因子、有效的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因子和社会与政府的协调因子,以及这些因子的有机结合和协调运作,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谈高职院校如何建立企业积极参与的校企合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明 《成人教育》2011,31(2):71-72
高职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高职教育不能关门办学,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实习实训,必须有行业企业的支持与合作。但是,现实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往往是高职院校“剃头挑子一头热”。文章站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角度,结合近年来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了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因素,提出了今后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双赢、共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德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芬 《成人教育》2009,29(8):20-21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决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而这一教育模式的推行又为实施和深化高职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和平台。校企合作德育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德育合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对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高职德育工作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模式,是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要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模式主要有:人才订单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基础建设校企合作模式,项目合作模式,股份合作培养模式,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创业实践培养模式等。建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有效模式要求,积极打造校企合作的利益链条、实施集团化办学、健全完善校企合作的约束机制、制定合理的校企合作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6.
胡江水 《职教论坛》2012,(35):4-5,8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化是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内容、形式、路径、载体、层次的多种多样。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化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多元化和校企合作目标价值、利益诉求多样化以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创建校企合作多样化模式的关键是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机制,构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利益机制的关键是校企共同利益点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职院校各项教育逐渐与企业联系起来,开启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但在校企合作环境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从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国内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概况来分析校企合作环境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主要包括顶岗实习、双挂牌基地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模式,校企合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单一、缺少稳定性和长期性、合作动机有偏差、合作的衔接方式不完善等.调查表明,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分析校企合作问题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树立长远合作意识、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等多项对策推进保险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明  胡育辉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3):73-75,82
目前,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中与企业文化对接、普及情况比较薄弱。究其主要因素有政策方面原因,也有企业、行业及高职院校的自身原因。高职教育应充分利用好政府、市场与行业的作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校企合作模式经验,探索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之路,构建企业文化对接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加强深度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共建、产教结合、合作育人的职业教育模式,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在深度校企合作的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存在"校企分离"倾向。因此,构筑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合作"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分析深度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诉求,提出了深度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萍  陈洁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168-169
校企合作办学、合作教育、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之一,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系根据现代畜牧业生产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素质要求,结合高职教育规律,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从2008年开始进行校企合作,积极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模式,现初步形成了三段式"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又是校企实现资源共享、产学结合的有效途径。实施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一般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核心特点。本文通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际案例,探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和对校企合作中主要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对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原则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职院校和企业,是社会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要使两个子系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把握联接双方的根本因素,即构成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还存在合作层次定位不准、合作开展不均衡、合作目标性不强、合作稳定性较差、合作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关键是要在校企合作中坚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有效遵循和坚持相关原则,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持续、深入、和谐发展。一、市场导向原则市场因素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外部动力因素,也是重要原则要素。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企业都需要直面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孙健、臧志军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24期中撰文,分析了企业主体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现实意义,阐述了企业主体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介绍了当前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从而提出了企业主体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方式。企业主体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以下几点:1.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的目标确立、合作对象选择、合作内容确定上存在误区。通过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本源分析,指导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要坚定育人宗旨,选择恰当的模式和合作内容,从而切实推进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7.
唐国华 《成人教育》2013,33(1):97-99
校企合作组织是实现校企合作目标的载体。为了确保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稳定开展下去,构建合理的校企合作组织模式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校企合作组织模式能将校企合作各个环节的活动协调组织起来,从而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5,(A5):147-148
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校政企业三者的关联性,解读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困境中政府层面的因素,探究了地方政府在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职能:地方政府要引领调控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要协调服务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要保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要督查和评估高职教育校合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依托高校的教学设施和智力资源引入企业资金,建立以资金为纽带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演变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必然性,重点探讨了以资金为纽带的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内涵、类型和运行机制,为创新高职教育的投入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有多种主体的不同办学模式,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是一个业已存在的趋势.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之校企共同体是企业、高职院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友嘉模式”实践了一种校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形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同体“友嘉模式”办学形态的实践,探索其内在运行机理、影响因数及其运行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一步推动和引领校企合作高职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