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青被称为中国诗坛的"泰斗",他诗歌中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被压迫阶层的关怀无不反映出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在创作手法上,艾青对意象的娴熟运用充分发扬了惠特曼大胆而颠覆的现代诗歌创作技巧。两位诗人均用诗歌深刻揭示了下层社会女性遭受的种种苦难,对女性的同情跃然于字里行间,但从他们笔下也不难发现男性运用话语权力不自觉地压制了女性的声音。因此本文将以时代为背景,以语言风格为依托,从女性形象的刻画入手去窥探两位诗人创作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苏童作品中的女性大多有可怜的身世、悲剧性的命运,在社会中她们是卑微的、渺小的,但透过她们却让人看到一个社会,看到一个贯穿人类文明的历史性问题——女性悲剧,同时,也让人们听到了来自女性心灵深处的声音。女性悲剧不是仅仅存在于某个时代,某个阶段,而是从古至今不可回避的话题,从这方面看,苏童的作品以及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长久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筱敏、陈染、迟子建是当代文坛知名的女性散文作家,她们的作品既蕴藉作为"女性"敏感、细腻的物理性,又超越了庸常女性散文作家的感性、琐屑和絮叨。她们的散文创作"思辨性"浓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4.
在海峡两岸女性小说中,闺秀淑女型、时代女儿型和问题女孩型女儿形象着力最多影响也最为深远。其中,闺秀淑女消极被动地把男性当做自己命运的主宰和精神寄托,往往成为时代和男性的牺牲品;时代女儿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和实现个体价值,努力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问题女孩则不关心也不顾忌他人的感受,自以为是地叛逆,放纵青春,甚至伤人害己。在她们身上体现出了女性成长历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在九十年代的女性文学中,尽管写作态势总体趋于一致的原则,但以陈染式的写作为最决绝、叛逆,引发的争议也最多。本文将其作为一个视点从女性写作的本意、躯体写作的本质及时代文化境遇剖析此种写作选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又从躯体写作带来的双重意义:生命体认,话语建立。肯定她们以特殊的观察点、书写方式在女性文学史上作出的贡献。从而为她们正名。  相似文献   

6.
《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反映了先民的爱情生活,特别是女性的爱情生活。在这些爱情诗篇中,女性作者记自己的感受,写自己的历史,抒内心的体验,表达了一种对真诚的爱的渴望与追求。从诗歌所表现的她们在恋爱、婚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中,可以看出她们是一群敢爱、敢怨、敢恨的女性。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代表了路遥文学创作事业的最高峰,也使路遥这个名字享誉当代文坛。作品有着多方面的成就,其中,作者在塑造男性人物的同时,也着意刻画了处于特定时期的一群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分属于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她们或依附、或徘徊、或独立,各自演绎着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丰富着这个平凡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权威与声音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中,话语的权威附属于主导意识形态中受过教育的白种男性,女性小说家的地位在何种程度上贴近这一主导权威构成了女性作家是否能建立自己叙述权威的可能.在主流的作者型叙述声音支配下,不同女性小说家在文本构建中会采用不同的声音模式,同一作家在创作的不同时期也存在着叙述声音混杂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中,女性的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对比民国时期我国女性的婚恋情况,我们会有很多启发。本文将从《伤逝》和《十八春》的对比中关注中国女性的思想转变及她们的婚恋观。通过比较子君与顾曼桢的人生观、性格和她们的婚恋历程,来探讨造成其人生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伊莱恩·肖沃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一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女性写作的发展过程。其中《颠覆女性小说:奇情小说和女性抗议》一文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拉开了女性奇情小说的帷幕,不是戴上有色眼镜,站在男权的角度上去审视女性奇情小说,而是让人们真正了解女性奇情小说的独特魅力,并为其正名。  相似文献   

11.
刘萌 《职大学报》2005,(1):46-47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女性作家群体写作中呈现出来的特异现象的勾画与分析,来展现女性写作中对女性存在本质和女性生存方式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探询,继而表明一个女性可以高扬自我、自由写作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2.
在张贤亮刻画的人物形象中,女性形象是一道特别的风景。文章认为张贤亮笔下的女性形象,既有那个特定时代生活在底层的妇女的共性品质,又有各自的丰满的个性特点,在她们身上,既透射着作者的人生遭际,也寄予了作者的审美追求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  相似文献   

13.
女性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对女性问题始终给以极大的关注,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女性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艾米莉·狄金森作为美国历史著名的女权主义诗人,其诗中表达了女性意识的崛起,从女性意识的萌芽、女性意识的反抗、女性意识的成熟等三个阶段对诗人诗歌的女性意识进行有效划分,最终得出女权意识的认知历史轨迹,同时对当代女性自我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卢隐是"五四"时期接受新式知识教育的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笔下的女性处于"五四"这一特殊时期,在新知识的冲击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双重作用下,其女性命运难以逃脱"悲"的结局。一方面,她们虽积极地寻求反对宗法男权,但最终却又被迫服从于封建礼教;她们憧憬美好纯洁的爱情,然而往往又屈从于强大的习惯力量,以悲剧而告终。她们的悲剧形象,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典型性色彩,我们在此探究她们的悲剧运命及其原因,具有文学史及社会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汤亭亭与莫里森主要作品文化书写的比较分析,发现以两人为代表的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作家在文化书写维度上有其各自的特质,也可从中探寻到华裔与非裔美国女性作家文化书写的共性,即她们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守望自己的族裔文化的同时也实践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代女性诗歌中母亲/女儿主题的内涵及变迁的深入思考,可以发现,21世纪初的女性诗歌具有更加开放的女性意识,其对母女关系的书写不仅是对男权文化建构的理想母亲形象的一种叛逆,也表达了女性对自身母性的怀疑,更是对现存传统家庭伦理的全面消解.  相似文献   

18.
较之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学,日本文学无疑具有鲜明的女性特质和女性写作传统。从时间的脉络上看,女性文学蔚为大观,是文学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共出现了三次高峰。首先是平安朝的紫式部和清少纳言;其次是以明治时代的通口一叶、谢野晶子为代表的创作群体;第三次高潮则是延续至今的当代女作家创作热潮。①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当代文坛,女作家以其独特的性别立场和敏锐的观察视角,构成了与男作家平分秋色的文坛风景,实现了自我发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普拉斯借助诗歌中的人格面具,以"女儿"、"妻子"、"母亲"等多重女性角色书写自我,揭示女性在当代社会里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情感关系。本文从关怀伦理学角度首先分析了普拉斯诗歌中过分彰显的独立自我,其次分析了其诗歌中母性道德情感的缺失,最后指出普拉斯诗歌中母性道德情感的缺失反映出西方以个人为中心时代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20.
铁凝是女性主体意识突出的当代女性作家之一。她在长篇小说《大浴女》中塑造了真实坦荡的女性群像。作家对女性形象身上奔突的欲望——情欲、恨欲等作了形象揭示,赋予了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女性人物的欲望追求始终与其情感和精神相纠缠。她们在为自己欲望的实现不遗余力地争斗,而情感精神上的困惑与矛盾使她们难以心安理得,呈现出人性的复杂状态,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