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1954年梁羽生创作《龙虎斗京华》起,“新派武侠小说”逐渐在华语世界出现。其后,随着金庸、古龙、萧逸、卧龙生、陈青云、温瑞安等一大批作家武侠小说的推出,“新派武侠小说”在华人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至现在,这种影响依旧未见消减。梁羽生因此也被称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相似文献   

2.
正梁羽生,中国"新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他在1954年创作的《龙虎斗京华》是中国"新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其后,随着他的《七剑下天山》《草莽龙蛇传》和金庸《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相继问世,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始逐渐形成一个以梁羽生、金庸为代表的虚构历史武侠故事为内容的"新武侠小说流派"。该流派以梁羽生为开端,金庸为高潮。梁羽生对此曾有评价:"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该流派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  相似文献   

3.
名家档案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2年生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教育。1943年,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很受教益。抗战胜利后,他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学国际经济,1949年定居香港,供职于《大公报》。他平时爱看武侠小说,还常常拉了查良镛交流心得。1952年一台雷声大雨点小的白鹤派与太极拳的打擂,《新晚报》为了再造声势扩大发行,遂请这位著名的武侠迷写连载小说,这就是新武侠小说之始的《龙虎斗京华》。因为他写随笔的名字是梁慧如,平时又心慕白羽,那就叫梁羽生好了。梁羽生不仅在写武侠方面是大家,在评武侠方面也是大家。1966年香港《海光文艺》上发表过一篇署名倭硕之的《金庸梁羽生合论》,其实就是梁羽生所写,他说:"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则较重。"这个观点至今仍有影响。1977年,他在新加坡写作人协会讲《从文艺观点看武侠小说》,提出了"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观点。梁羽生...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梁羽生文库"中,珍藏着数学大师华罗庚与武侠大师梁羽生的两张合影照片。一张是1979年8月下旬,华罗庚与梁羽生在英国伯明翰当地华侨招待宴会中的合影,一张是1981年2月,梁羽生与好友罗孚一起到酒店拜会到香港参加学术活动的华罗庚先生。华罗庚与梁羽生,最早结识于1979年英国伯明翰。那一年5月,"世界解析数论大会"在伯  相似文献   

5.
<正>书名:《天舞纪:摩云书院》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1月定价:24.00元上世纪60至90年代,武侠小说无疑是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天下,虽然时至今日他们的地位依然无人撼动,但随着金庸的封笔和古龙的早逝,"新派武侠"风光不再。之后,以黄易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6.
刘义杰 《广西教育》2012,(20):29-29
记得小时候特别爱看武侠小说,古龙、梁羽生、金庸等作家的作品无一不看,也做一个诸如杨过、楚留香般武艺高强、行侠仗义的武侠梦。但沉迷看武侠也惹得父母十分不满,每每考试成绩不好,父母就质问,是不是又偷着看武侠小说了?  相似文献   

7.
武侠名家梁羽生塑造的侠客形象里,我最喜欢《萍踪侠影》里的张丹枫。书中有两句话正是他的写照,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英雄的人格魅力,往往就在于其本色的流露:于危难中,于困境里,于沧海横流之际……  相似文献   

8.
大年初二,打开电脑无意中发现一则新闻,一代武侠大师梁羽生先生过世了. 恍惚之间,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经钟爱的武侠小说,想起那个小说里的人物永远正邪分明.常常被人诟病写作风格比较保守的叫梁羽生的人.  相似文献   

9.
还珠楼主李寿民先生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还珠楼主(1902—1961),本名李寿民,中国武侠小说大宗师。著有武侠小说36部:《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11部出世仙侠(剑侠)系列小说,述正邪两派剑仙间善恶之争,文笔华美,极富诗情,想象瑰丽,气势磅礴,融儒、道、释三教哲理于一炉,寓意深远;《云海争奇记》、《兵书峡》等25部入世武侠小说,提倡崇善除恶、孝友义侠,表彰人的价值尊严。还珠武侠对郑证因、朱贞木、梁羽生、金庸、古龙等均有启迪之功。  相似文献   

10.
古龙在梁羽生、金庸之后,以其“求新、求变、求突破”进行了武侠革新,一个武侠新时代。但古龙研究一直比较薄弱,人们更多地津津乐道于古龙生平的猎奇,而缺少理论阐释。台湾淡江大学林保淳教授主编的《傲世鬼才一古龙——古龙与武侠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2月)是古龙研究的一大收获,所收16篇论文分别从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角度对古龙及其小说进行了全面的现代诠释。其最大的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彭华 《中文自修》2011,(9):31-32
不知从何时起,一批被命名为"青春文学"的作品开始风靡校园。乍看一眼各大书城的排行榜,便可以发现,雄踞榜首的多有这些青春文学作品。言情、穿越、玄幻各种题材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煞是热闹。其实,青春文学以锐不可当之势席卷校园是有其必然性的,那就在于85、90后的学生需要一个精神家园。是啊,相对于《山海经》的晦涩,他们自然会喜欢当今的玄幻小说;相对于《二十四史》的浩繁,他们自然会转向套着古典外壳的穿越小说;相对于《红楼梦》的复杂,他们自然会垂青简单又新潮的校园言情小说;甚至,相对于金庸、梁羽生"新武侠"的"不合时宜",他们会偏爱更"青春"的"新新武侠"(暂且以此名之吧)。  相似文献   

12.
央视《笑傲江湖》的开播,引起了人们对电视剧和原著的评说。说到武侠小说,人们脑子里首先会想到一位儒雅、亲切的老人──那就是大侠金庸,他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作品铸造了文学殿堂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博得了亿万武侠迷的喜爱,甚至有评论家将他列为 20世纪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之一,尽管金庸先生本人对他作品的文学性一直保持谦逊的姿态。除了金庸,武侠小说创作之佼佼者还有古龙和梁羽生先生,他们的武侠作品可谓各具特色。   其实,武侠小说并非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首创,可谓渊源有自。早在汉代,司马迁著《史…  相似文献   

13.
拒绝金庸     
我的理智和学养顽固地据斥金庸(以及梁羽生古龙之辈),一向无惑又无惭。有几位欣赏新武侠小说的文友曾极力向我推荐金庸梁羽生,我也曾怀着"一无不知,君子所耻"的心理借来《鹿鼎记》《射雕英雄传》,最终却只是帮儿子跑了一趟腿。我固执地认为,武侠先天就是一种头足倒置的怪物,无论什么文学天才用生花妙笔把一个用头走路的英雄或圣人写得活灵活现,我都根本无法接受。  相似文献   

14.
舒坦 《文学教育(上)》2008,(23):157-157
中国香港报人梁羽生11月7日晚在悉尼荣获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发的“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现年84岁的梁羽生是国际驰名的新式武侠小说开山鼻祖,自1954年至1984年间,共撰写和发表了35部武侠小说,共计1000万字。梁羽生退休后于1987年定居悉尼,相继撰写了《古今漫话》和《笔花六照》等散文和随笔集。  相似文献   

15.
“我行我素”、御风西去。 这是史实。 一 《七剑下天山》里的女主角冒浣莲则完全 是虚构的。也许是因为纳兰一生留下了太多无 现在,与风头正劲的大侠金庸比起来, 可寄托的情诗吧?梁羽生虚造出了一个驰骋塞古龙、梁羽生都显得稍逊一筹。古龙犹有《绝 外的江湖侠女,豪气干云又蕙质兰心,让词人代双骄》、《楚留香系列》等脍炙人口,相比 求之不得,空留怅然。之下,梁羽生的声势就更小了。 当时满洲统治者欺压塞外人民,冒浣莲连 其实,梁羽生亦著作颇丰。艺术价值较 同一群抗清英雄一起…  相似文献   

16.
梁羽生曾经说,自己最得意的三部作品,是《白发魔女传》、《云海玉弓缘》和《萍踪侠影录》。  相似文献   

17.
旅游元素是武侠小说重要的审美元素。“空间游动”这一特点,是现代武侠小说与新文学的显著区别。到了“港台新武侠”时代,人们在梁羽生、金庸小说的游历中,确认了主体的存在和价值,武侠小说在冷战时代发挥了整合中国意识形态的巨大功能。到了当下“大陆新武侠”时代,作品中的旅游元素则更多地抒发了作者的“自由”幻想。  相似文献   

18.
自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这新派武侠四大家之后,超越与突破、创新与求变成了新时期武侠小说创作的核心主题。令人欣喜的是,在经历了困惑和阵痛之后,一大批"70后"乃至"80后"的新武侠作家及其作品成功地破茧而出。他们的创作既给武侠小说带来了种种新变,也从历史、文化、审美、精神等层面彰显了自身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54年1月21日,一部名为《龙虎斗京华》的武侠小说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揭开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序幕。其作者“梁羽生”也凭此一炮打红,受他影响,港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古龙、温瑞安等人各具特色、各成一家。可以这样说,报纸是新派武侠小说诞生的摇篮,而金、梁的武侠小说则促进了报纸的销量,金庸甚至凭借一部《神雕侠侣》为《明报》打开了市场。梁羽生本人则是《大公报》和《新晚报》的一名副刊编辑,并以此为终身职业。  相似文献   

20.
大陆新武侠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广义大陆新武侠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作家、作品,与武侠相关的影视、网游,以及关注这种文化的读者与之产生的互动,通过复杂的媒体运作与传播产生的文化类型与文化现象。它有六个标志性事件:2000年前后清韵"匪帮"成立;2001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2002年电影《英雄》公演;2003年,武侠网游《剑侠情缘》上线;2004年,盛大网络收购起点中文网;2006年,大型动画卡通片《红猫蓝兔七侠传》推出。狭义大陆新武侠主要是指以《今古传奇·武侠版》为平台推出的一批武侠作家与作品,代表作家是沧浪客、小椴、沧月、凤歌、江南、步非烟等人。大陆新武侠由复苏到发展,与中国不断加速的、全面的都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它是在由杂志、图书、网络、网游、影视、手机等组成的"全媒体"平台上展开的,其中,网络媒体是关键,它推动了故事技术的演进和武侠范畴的多元与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