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被誉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千百年来之所以在文学和史学的殿堂上位置显赫,固然因其在史籍体例、思想观念、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多方面具有垂范后世的意义,但还有另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其憾人心魄的悲剧艺术效果,令人为之或慷慨激昂而悲歌,或拍案惊奇而诧异,或唏嘘连声而叹惋,或切齿震栗而竦惧。那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卓越的悲剧艺术效果成为建构《史记》文学艺术成就的重要成份,“悲剧气氛无往而不在”。  相似文献   

2.
《歧路灯》是清代李绿园的长篇白话小说。书中写河南祥符一个世家子弟谭绍闻,从小父亲对他教育严格,希望他长大取功名,绳祖武,做官为宦,由于父亲早死,母亲“溺爱”,被地主阶级的不肖子弟勾引,整天耽于吃、喝、嫖、赌,依红偎翠而不务举业,几乎荡尽家产。后来他“依前辈而研究残经”,最后金榜题名,“俱受皇恩”,重振家业。沿着这一线索,作者写了一些官绅、衙吏、商贾、市贩、赌徒、艺人、戏霸、土财主、人贩子,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面。但由于作者是个地道的封建地主阶级文人,使作品出现了复杂的情况,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析《风骨》议《通变》 《文心雕龙》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析《风骨》《风骨》篇是《文心雕龙》争议较多的一篇文论。争议的焦点是对“风骨”两字的不同理解。有的认为风含文的意、志、清、气,属于内容方面;骨是指文章的结构和修辞,属于形式方面。有的却反过来,认为“深于风者,述情必显”,风是情的表现形态,属于形式方面;骨则是立辞之本,“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属于内容方面。也有认为“风骨”就是风格,是指一种刚健有力的风格,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我们认为上述几种观点,从局部来看都有其正确一面,但从整体来论,却都嫌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4.
《神思》篇是刘勰《文心雕龙》中讲创作论的第一篇。《文心雕龙》是一部杰出的文学理论著作,也是讲文章的巨著。《神思》篇既讲文学的创作论,也讲文章的写作法。全篇主要讲了五个问题。第一,主要讲观察事物和酝酿文思。“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即身在野,心在朝廷,这就叫神思。神思就是想像,因为身在江海上,心思可以想到朝廷,很神妙,所以称神恩。怎样神妙呢?“文之思也,其神远矣。”作文时用心用,可  相似文献   

5.
霍松林先生主编的《古文论名篇详注》出版了。这部教材采取分行夹注的方式,详细地解释词句,疏通文义;并在篇末《说明》部分扼要地评介作家、作品,指出段落大意。这样,既便于教师讲课,又适宜学生自学,因而对提高古代文论的教学质量是有帮助的。不过,也许因为编审、出版过于仓猝,这部教材有不少错字需要校正,有些注释也值得商讨。下面,我就以其中的《文心雕龙·神思》为例,略陈管见,聊供教材编  相似文献   

6.
1 关于“神思”概念的理解 “神思”二字,众多注释家或以为论构思,或以为论想象;也有将二者捏合拢来,二张本就说本篇是“论述作家构思时的艺术想象问题”的。解释均不为误。但是,将“神思”的概念理解得更宽泛些,译成现代汉语即可写作“论作家的精神活动”,是否更为确切,对全篇的涵盖力也更强一些呢? 一则,全篇对于想象和构思,都作了详细的论  相似文献   

7.
创作论是《文心雕龙》全书中的精华所在。全书五十篇,《神思》是第二十六篇,又是创作论的首篇。按照全书的编排体系,应是创作论的总纲。神,指构思时的精神状态;思,指创作构思。《神思篇》以艺术构思为中心,论述了创作的全过程;构思以想象为中心,论述了文思与表达的关系。可见本篇在于论述创作构思和想象活动。  相似文献   

8.
校对散议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里,很早就涌现了为校正书籍,保存文化遗产而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者,并且历代的第一流学者,有不少人或从事于政府、地方藏书的校勘整理工作,或在学习过程中对个人藏书进行精心校正,使之尽善尽美。至于大作付梓,更是慎之又慎,不仅自己反复校对,还请当时最善此道的专家专司校勘之责,努力把文字上的错误消灭在面世之前。中国历史上最早大量地从事图书校勘整理工作的先驱,首推刘向。这位对经学、历史、小说、目录等有精深造诣的著名学者,领衔负责对汉成帝皇家藏书进行了全面  相似文献   

9.
散文散议     
一散文始于写实,发展于写实,写实性是它的基本素质和特征。翻一翻我们手边的散文,有多少现实之作?要么写童年情趣,要么抒旧日情怀,要么是倒不完的十年苦水,要么就是书不尽的风物掌故。其情其意,不可不谓率真纯正;其意其情,也不可不谓质朴深沉。但,即便撩人心绪,也终不免离现实远了些。而近几年,虽然仍处于大变革时代,但整个散文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很明显,这与忽略了散文的功利性不无关系,以为它是“边角料”、“小摆设”、闲情逸致而已。这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散议     
“师”是随着人类传授生产经验生活知识而产生的,作为职业是同学校同时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古老职业之一,只要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师”是不会有消亡的,几千年来,我国对“师”是极为尊重的。两千多年前,我国《吕氏春秋·尊师》中曾说:“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纳)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它更优越的’、光荣的职位。”(曹孚编《外国教育史》第97  相似文献   

11.
姜太公散议     
姜太公,又名姜尚,是我国商周之际伟大的军事、政治家,齐国的开国始祖。本主要论述了其身世、功绩和思想,向人们展现了姜太公一生的粗线条。本认为姜太公系炎帝后裔,属今河南卫辉市人,早年曾很穷困,又极不得志,遂隐约百溪,后被周王访取,即获重用,于是协助周、武二王、灭商建周,受封营丘,立国日齐,因地制宜地治理,使得齐国迅速强大了起来。同时,他又是我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本还论及了他的重德轻神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墨子散议     
墨子,姓翟名乌。生卒年不详,《史记》中无传,只在《孟子·荀卿列传》中附有二十四个字,“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墨子的籍贯,《昭明文选》所载有鲁、宋、楚三说。“五四”时期,有人根据《墨子·贵义篇》有“先生之色黑”的话,认为他是印度人,阿拉伯人,实属无稽。新《辞源》说他是鲁国人,就《墨子》书中“子墨子自鲁即齐”的说法及《准南子》中称他是“北方之贤人”,看来可信。  相似文献   

13.
散议舞弊     
“舞”者,弄也;“弊”者,蔽也。舞弊,可释为“使用各种方法蒙蔽”。考试舞弊,即指“用不正当的方式获得考试承认”。  相似文献   

14.
《神思》是《文心雕龙》研究最为深入的篇章,然而各家的注释仍有不详明、不妥帖之处,本文择出六个有疑义之处,排比各主要注家之说,辨明其歧义之所在,最后做出论断。以期对《神思》作更精准的理解,对《文心雕龙》注释学有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指出了神思与虚静的关系——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第一次把创作主体心灵的虚静引入文学创作构思中。虚静状态,是创作主体进行构思的心理条件,也是创作主体的一种境界。这一观点启发了后来的意境说,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虚构”,本是西方现代叙事学中的一个概念,也是西方文论中的一个主流文学观。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论思想,在讨论艺术构思的过程中,既肯定了文学的“非虚构”性,也涉及到文学的“非虚构”因素。本文旨在从“虚构”这一现代叙事学概念出发,阐述《文心雕龙·神思》中包含的“虚构”与“非虚构”的文学观,彰明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神思”的具体内涵,学界一直持有不同看法。其实,作为《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的首篇,它是一篇全面系统的创作总论,对艺术感知、艺术想象、艺术表达及其特征,都作了深入论析。  相似文献   

18.
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有“神思”之说,笔者尝试从音乐实践方面进行探索。在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中,始终带有颇多的感性体验,无论是创作到表演,还是再到欣赏,都与“神思”息息相关,无处不显“神思”之妙。在这里“神思”是指而是指在物化于人、人又取化于物的过程中,人能够处于美感状态时的境界,贯穿于优秀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的普通教育系列中,普通高中教育是下连九年义务教育、上承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阶段,它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双重任务。多年来,普通高中教育在多重压力和多种矛盾的制约下,始终难以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笔者实地调研,觉得主要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一、讲理与做题本末倒置。概念是构成学科内容的最基本单位,理解了概念,才能更好的理解原理,进而把握学科的主干内容。概念、原理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讲理的过程。先讲清理,然后用理去分析、解决问题,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的内容,应当是语言和文学.如果说“文”指文字,那么文字只是语言的一种载体,原则上没有超出语言的范畴.倒是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艺术形式,与语言有甚大区别,有资格和它并列.文学是语言艺术,它以语言为创作的手段.所以“语”和“文”二者之中,应当说第一性的是语,即语言.而文学是以之为基础的一种“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每个在社会上生存的人,都离不开它.即如哑巴,不能使用最为便利的有声语言,也要采用文字或其它变通方式例如手语等语言.文学则不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罢,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