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只注重提高教学的硬件,而忽略了教学中的软件——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缺乏情感交流,很容易造成教学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学生因为考试而被动学习,从而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玉林的学生,从小到大,学校每年举行联欢会或晚会都选我当主持人。每次我都不负众望,获得了领导和老师的好评,成为学校中无人不晓的名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同学都讨厌我。他们给我起绰号,一见到我就绕道而走,没有一个人愿意和我交朋友。我经常责问自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很容易与人相处的人,我也尝试过与同学沟通。可没人给我机会。现在的我,整天抑郁寡欢,没有一丝的欢乐,对学习也没了兴趣。我不知道再这样下去,我会不会发疯。我该怎么办?千言万语,一切都在痛苦中……广西玉林燕子你好。在学校的联欢会或晚会上…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校园频繁发生女生校园欺凌事件,主要因素是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影响,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及时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不注重排解学生心中的苦闷,对待事物的看法比较偏激,很容易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进而出现很多校园欺凌事件。针对这一现象,以下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的教师只注重提高教学的"硬件",而忽略了教学中的"软件"--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缺乏情感交流,很容易造成教学事倍功半,甚至造成学生因为考试而被动学习,从而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注重的是学生对师长的尊敬与服从,轻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使得学生们认为自己在学校只能接受老师的教育,而不能与老师交流。因此,他们既没有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意识,也没有与老师交流沟通的习惯。而老师找某位学生谈话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误就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致使师生关系僵化。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师生之间的良性交流与沟通。那么,师生之间怎样进行交流沟通才会事半功倍、效果显著呢?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声音是校长决策的重要信息源。在学校工作中,校长若能建立与学生对话的制度,通过走进学生中间、把学生请进办公室、开座谈会等形式经常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研究学生的所需所求,必将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我们的观念会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升华,我们的行为会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改变,我们的工作会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进步。  相似文献   

7.
贺涛 《课外阅读》2011,(9):96-96
做一个老师容易,但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很难,而要做一个学生普遍喜欢的政治老师更难。我说的一点不夸张。我已经经历过三所学校,其间熟悉的在政治老师也不少。而他们中很受学生欢迎的寥寥无几。在和其他很多学校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我更是了解到政治老师不太受学生欢迎是各个学校的普遍现象。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是政治老师们普遍不够爱生敬业吗?显然不是。那么到底原因何在,作为政治老师的我们又当如何改变这一魔咒呢?  相似文献   

8.
课堂交流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也是发展课堂情感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堂上时刻发生的行为和互动所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培养积极的社会动机和情感,也可以改善和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但是课堂交流中也经常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降低交流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我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在外国语学校工作,平时学校“交流”到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友好学校留学的学生很多,谈起他们对国外教育的亲身体验,这些孩子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所谈的国外教育的点点滴滴,在让人们吃惊的同时,也令人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0.
我想,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是可以通过练习得来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在实践中我发现日记在我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一、心理暗示记日记很容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  相似文献   

11.
洪亮 《教师》2011,(33):97-97
课堂交流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也是发展课堂情感的重要方式。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课堂上时刻发生的行为和互动所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培养积极的社会动机和情感,也可以改善和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但是课堂交流中也经常会暴露出一些问题,降低交流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我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在外国语学校工作,平时学校“交流”到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友好学校留学的学生很多,谈起他们对国外教育的亲身体验,这些孩子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所谈的国外教育的点点滴滴,在让人们吃惊的同时,也令人兴趣盎然。美国实行选课制美国学校的课本内容浅显而广泛,课程设置特别多,一家普通高中,仅外语一科就会设置了包括汉语在内的5、6门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选课。日本考试也敢睡觉日本同学在考试时敢睡觉,这一点在中国学生眼里显得不可思议。日本的考试很简单,中国学生甚至在日语中也能考第一。日本的试题十分简单,如三角函数考试,7题只…  相似文献   

13.
倾诉我是一名新教师,进职校任教只有一年,但是我的情绪经常很压抑,工作积极性也比刚进学校时差很多。我所在的学校位居市中心,学生大部分很会生活,也很时尚,而老师们对此很关注,经常在校门口检查学生是否涂指甲、染头发、穿耳洞、戴首饰,而对他们的学业要求却不高。我想  相似文献   

14.
陶冶情操,以行育情 班集体是陶冶学生情感的一个重要场所,在集体活动中,孩子的情绪互相感染,很容易形成共鸣。同时集体生活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摇篮。良好的交往会使学生体验到团结、友爱、互助、荣誉感、责任感、进取心等积极的情感。在学校中,老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人际交往的良好环境,鼓励同学之间的友好交流,  相似文献   

15.
正在家长学校工作中,我校非常注重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教育信息的交流,以此增进家庭与学校、教师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不断更新家长家教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一、构建网络,健全家长学校组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家长学校活动开展和制度规范的保障。学校建立了一支以校长、德育主任、优秀班主任、思想品德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以保证家长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内  相似文献   

16.
基于某"985工程"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的总结材料,分析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留学收益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通过参与课程学习、合作研究和学术交往等学术活动,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学习国外先进知识、提高思辨能力、增强学术规范意识、开阔学术视野和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影响联合培养博士生留学收益大小的因素包括国外课程设置情况、国外导师的指导力度、合作交流机会的多少和留学时长等。  相似文献   

17.
浅析机电类科技用语英汉翻译的语言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珺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245+247-245,247
中国对外开放使得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也引起了很多外国投资者的加入,尤其是在机电设备方面,中国的技术还远远不如国外,经常需要引入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设备,这时双方由于语言不通就存在沟通上的问题,所以翻译工作成为了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本文对机电类科技方面的翻译特点进行了一个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德育》2009,(6):66-66
妈妈严厉,尽管把我从小带到大,但是我们不亲密,也鲜有沟通;爸爸忙,与我也鲜有沟通。况且我初中上的是寄宿制学校,两星期才回家一次,沟通更是稀罕。我习惯了把所有事情藏在心底,无论是初三的“假恋”还是高二的“真恋”,我都不和他们讲。他们都拿我没辙,因为我不习惯和他们交流。如果他们能从小就经常陪我聊天的话,我的很多事情都会是另外一种发展形式。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之友》2013,(Z1):21-22
如今的生活中,教师和家长都比较忙,很难及时地面对面沟通。如果班主任创建家长QQ群,倡导班级内学生家长加入这个网络"圈子",家长就可以很方便地与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家长之间也能相互"支招",教师与家长都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情况。通过家长QQ群,教师或结合班级事务,或结合学科特点,向家长提出在家辅导学生的建议,指导家长认真分析、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家长则可以从教师那里及时了解到孩子各方面的状况,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QQ群,家长即使不到学校,也能够与班主任、任课教师面对面畅谈。召开一个"网络家长  相似文献   

20.
张景 《河南教育》2004,(5):49-49
培养健康的师生情感对于班级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健康的师生情感,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会变得更加容易,班级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健康。伴随着对学校生活的积极体验,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也将与日俱增,教育工作的效果无疑会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