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读书不是一个新话题,大的有"世界读书日",小的有学校的读书节、读书月。但这里也绝非炒冷饭,之所以下发一个校长、教师读书工程指导意见,是因为我们虽然一再说读书,却并没有真正读好书。校长、教师本应是读书人,现实中却离"读书人"还有很大的距离。《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读书提出了不少建议,其中"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条,对校长、教师读书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2.
<正>赤峰市教师成长文库第二辑已经问世。近7年来,赤峰市教育局殚思竭虑地致力于教育的内涵发展、转型升级。在所有的教育要素中,教师是"第一生产力",教师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基于此,他们倡导以"读书——实践一写作"为教师生存方式、生命方式,力求通过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素养而提升教育的品质。"读书——实践——写作",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不读书,无以俯视我们的教育实践,容易使实践陷于盲目、庸碌、低效;实践的本质是创造,创造新的教育、新的教师自我,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讲,要想把作文写好,一定要多读书。"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意思是读书下了苦功的人,作文便很容易长进。但是,有一些同学,书读得不少,作文却写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他们读书不得法,没有  相似文献   

4.
一、要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必须积极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1.把读书的时间让给学生。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通常是对学生进行硬灌输,实行"满堂灌"。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则是左耳进,右耳出,教学效果极差。教师必须彻底破除"填鸭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国家推行取消"小升初"考试、小学生和初中生就近入学这一重大举措。但随着这一制度的实行,却引发了中小学生"择校"这一负面现象。为了解决"择校"问题和城乡教育资源差异问题,中国借鉴了国外的教师流动制度,在均衡教育资源、解决"择校"问题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它可以有效地抑制教师的"单向上位流动",有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强制性的流动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容易滋生腐败风气,不利于教师安心工作;与教师职业的长期性特点相悖,教师的家庭等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要真正解决"择校问题",需要将重点高中的名额指标下放到各个初中,利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薄弱学校,实行教育券制度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阅读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奠基石,更是提升我们生命质量、增加我们人生厚度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读书难"却又成为不争的事实,经常听到老师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山东省教育厅制定实施了《齐鲁教师读书计划》。计划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立足实际,制定"读书计划",广泛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读书计划活动开展的考评机制,将教师读书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和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学校要将教师读书情况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内容,并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笔者认为,该计划的启动实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和通过读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因其"传道授业"的使命和职业特性,理应是书香社会的引领者,理应是读书人。但现如今,似乎比较缺乏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教师。教师为什么不读书?也许可以用几个反问句来回答这一"奇特"的问题——教师有时间读书吗?教师有心情读书吗?教师读书有用吗?  相似文献   

9.
近日,《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语文老师不读书,谁读书?!"的文章,指出一些语文教师"给学生布置阅读书目和作文题目,自己却不读书、不会写文章"的现象,并对此表达了担忧:"不读书怎么教书?不读书算什么读书人?"或许这篇文章讲的是部分现象,但教师阅读量总体偏小,却是不争的事实.两年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曾以上海8个区县22所小学522名小学班主任为对象,调查其阅读状况,结果是,老师们每年阅读的除任教学科以外的书籍不足7本.  相似文献   

10.
"不读书"怎么会在教师身上发生?一些教师为什么"不读书"?事实上,在揭开一些中小学教师"不读书"现象背后的一些问题后,人们的思考可能就不仅仅局限于"读书"本身了。"教师阅读缺失"根在哪里?在于兴趣、习惯的缺失?在于工作压力沉重?还是在于阅读需要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走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目标是唯一的,但走法却不尽相同,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铜鼓一小走的是一条"通过优化教师资源来达到实施优质教育目的"的道路.学校从"构建生命历程阶梯、培养教师读书习惯、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这四个维度来发展教师,现已形成了协同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教师和家长都一再要求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但是,学生们却并不怎么会读书,不知道该如何读书,常常是书读了不少,但就是没什么收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教会学生如何读书,才会让他们"登堂入室"呢?才会让他们读有所进,读有所获呢?在教学《老人与海》时,我尝试用"分层赏析教学法"指导学生阅读,结果学生大有所悟,大有所获。于此,我把这种"分层阅读赏析教学法"总结出来,推荐给广大同行参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笔者的一位师兄,当年中文系的四大文人之一,近日忽然弃语文而教生物。理由竟然是:语文教师很多,读书同道太少。这貌似奇怪的改行理由,细思先让人一怔:能读书、善读书不正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吗?再想却让人一惊:我们有多少语文教师一直坚守读书的本分呢?很多语文教师要求学生读书,自己却除了教材、教辅根本不读其他书,更别说经典了!教师自己都不读书,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读书?教师自己的语文素养缺少源头活水,仅凭自己学生时代的一点知识积累与成人经验,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能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贾宪章 《中国教工》2008,(10):35-35
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不读书的问题成为时下的一个热点话题。应该承认.农村学校确有不读书的教师,但农村学校教师为什么不读书,却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  相似文献   

15.
<正>1.讨论热热闹闹,"读书"哪去了?教师问题一个个提出,学生或两人小组或四人小组讨论,热热闹闹的声音不绝于耳,而读书声却"黄鹤一去不复返"。就语文课堂的"小组活动"而言,只是在于更好地营造读书氛围,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更方便地交流读书感悟。与其把时间花在不断地让学生前后左右扭动,以凑成形式上的"活动",那不如在课堂上给时间让学生好好读书。2.活动熙熙攘攘,目标丢哪了?有些教师在提出论题时没有认真思考,没有在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计论题,导致整节课偏离轨道。还有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只有还给学生语文课堂的一些"自由",才能促使学生自由发展。哪些"自由"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实践与思索。1给学生自由读书的时间一些教师在语文课上只顾乏味地串讲,无效地分析课文,却忽视了学生的朗读训练,更舍不得放学生自由读书,俗语说:"书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读书对教师教育素养和学生学习愿望的重要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提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不仅如此,他还认  相似文献   

18.
孙静 《辅导员》2011,(17):22-23
古时有"好读书时不好读书;不好读书时好读书。"之说,意思是说,青年时期是读书的好时候,精力充沛,却不能好好读书;到老了时,好读书了,却老眼昏花、记忆力衰退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可要引以为戒呀!因此,同学们要培养自己爱读书的好习惯,对于学习语文来讲"爱读书、读好书"是最基础的,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积累、思考、  相似文献   

19.
张其莹 《甘肃教育》2014,(21):68-68
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读书是否该成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可以断言: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其专业价值。一、生成专业智慧教师是需要一种专业智慧的,没有这种专业智慧,教育必然是肤浅的。教师的专业  相似文献   

20.
<正>读书是一种修养,读书能明理,读书能修身,读书能养德。为此,教师要读书,教师必须读书。教师只有把读书视为一种习惯时,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才能用现在的知识,培养好未来的人。优秀的教师就是在读书中成长起来的。一、读书是教学的需要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扪心自问:教书,没有"书"教什么?不读书怎么教?多少教师任教很多年,有的到退休都没有多大的改变,为什么?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因他们不读书或者读书少,因而,他们只能机械地重复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