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巴蜀语言的分化、融合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秦灭巴蜀以前,巴蜀语言可以说既是巴人、蜀人的语言,又是巴国、蜀国或巴蜀地区的语言,是与华夏族语言(即汉语)不同的民族语言。秦灭巴蜀以后,由于秦、汉时期大批华夏族移民进入四川,巴蜀语言开始分化,一是部分巴民、蜀民避居山野,继续保留巴蜀语言;二是多数巴民、蜀民受华夏族同化,与华夏族融合,其巴蜀语言逐步形成为古汉语的一支——巴蜀方言。尔后的蜀语或蜀方言,以至明朝、清朝所形成的四川方言,正是沿着巴蜀语言和巴蜀方言的轨道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巴蜀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长期接触、交流与融会的过程。巴文化与蜀文化同根同源,同质同体,两者相互最高的文化认同,是巴蜀文化共同体形成的基础;巴与蜀的互补结构及其差异性发展,是巴蜀文化共同发展的动力;巴与蜀的特色整合,是川渝文化合作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巴蜀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由分立发展到合一发展、互补互融的长过程。巴文化与蜀文化同根同源、同质同体,两者相互最高的文化认同是巴蜀文化共同体形成的基础;巴与蜀的互补结构及其差异性发展是巴蜀文化共同发展的动力;巴与蜀的特色整合是川渝文化合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巴蜀文化”应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巴蜀文化”,即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其时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前后延续上千年。从考古学上确认巴蜀诸族群的文化、并形成巴蜀文化区,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的一大收获。“广义的巴蜀文化”是指包括四川省与重庆市两者及邻近地域在内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包括地域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由古至今的地区文化的总汇。  相似文献   

5.
按时间线分析,整理唐朝以前的茶史资料,大致得出,国内的茶最初发源地是在西南地区的巴蜀。但巴蜀的地大且民族多,包含巴人、蜀人,苴[cha]共、奴等其他少数的民族,其中的巴族、蜀族,只是当地人口较多的两个大族。这些民族,在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古民族众多,而西南地区的民族尤多,这一状况至今没有改变.西南的地域文化研究,更是与民族问题研究分不开.前两期专栏中发表的张正明和蔡靖泉的文章,虽然属于地域文化研究的范畴,实际上主要论述的是民族问题.这期专栏中的李绍明<夜郎与巴蜀相关民族的族属问题>一文,又主要考述了与巴、蜀民族有密切关系的夜郎的族属.  相似文献   

7.
古蜀人的语言与现在的四川话是完全不同的,与古代中原地区的华夏族的语言也是不同的.隋唐以前的巴蜀方言词大部分已经消失,只有少数保存下来,其中有的意义上还起了变化.本文试对<华阳国志>中保存的部分中上古蜀语词加以考释.  相似文献   

8.
任何“边缘”并非一开始就处于边缘 ,可能还曾是主流 ,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边缘就是我们自己曾经的生存状态。边缘与主流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关注边缘、研究边缘、站在边缘的立场解读设计 ,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人类学意义上的价值。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上政治、军事的阻隔 ,始终被排除在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主流群体以外 ,但正是因为这种自然与人为的阻隔 ,在西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多样化、立体化的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体系 ,从而孕育了多样化、立体化的少数民族传统设计  相似文献   

9.
清雍正以来西南土司区域大规模的改流活动,对中国西南疆域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改流,独立的土司辖区不复存在,被纳入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版图内,行政区划与内地划一.随着行政区划的统一,中原王朝"夷夏大防"的文化隔离政策随之取消,转而在原土司区域大力推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汉文化.在此过程中,西南土著居民自愿不自愿地完成中原文化认同.行政区划的统一,中原文化认同的加强,西南土司区域自此被完全整合进中国国家疆域之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羌族释比经典》评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历史上羌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和分布极广的民族、也是汉族前身华夏族的重要构成部分。学术界一般认为.古代的羌族应与现今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各民族有着族源和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同时.现今藏缅语族羌语支的民族的人数也远远超过了现今羌族的人数。现今的羌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后裔,而他们一直较好地保留和传承着古羌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研究我国古代的华夏族和现今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必须了解羌族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1.
西南大學     
西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8月,是高等教育研究与学校发展咨询机构。25年来,高教所以"深沉、严谨、坚韧、创新"为所训,以"求真求善求美求新,快乐学术,和谐团体"为理想,形成了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学  相似文献   

12.
全长2000多公里的"西南丝绸之路"从四川成都到南亚印度,所经之地全是高山峡谷,激流险滩。这条中国西南面向南亚进行贸易、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既横穿了岷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几大水系,又翻越了大小凉山、博南山、高黎贡山等几大山脉,文化带也不断从中原文化向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及异域文化过渡,各种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对保山文化发挥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招生》2005,(8):72-72
西南石油学院成立于1958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成为一所以石油和天然气及其配套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社会通用专业设置广泛,以工为主,理,工,管,经,,法,师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配置,专业设置合理,办学层次齐全,是全国较早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辽宁招生考试》2006,(6):62-62
  相似文献   

16.
近代的内边分野格局造就了我国特殊的“内方区”观念.在内方区观念的干扰下,康、藏经常被看做是西部边疆、西北边疆的组成部分,而早期的“西南”或“西南边疆”一般不包括康、藏在内.1930年代以来,受到抗战地域格局的影响,康、藏越来越被看做是“西南”和“西南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张其昀等学者提出的区划思路,明确体现出“西南边疆”的重构态势.近代以来西南边疆的区域重构历程,体现出地域格局主导下的区划内涵变化,亦即“经济第一”还是“国防优先”区划原则在不同阶段下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招生》2007,(9):55-55
西南交通大学1896年建校,是教育部直属并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学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utility of signal detection theory as a framework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concept acquisition was studied in three experiments involving preschool children. In the first two experiments, one group was taught an unfamiliar line angle concept with an example sequence containing minimally different, juxtaposed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amples and the other group was taught the same concept with a sequence of positive examples. In both experiments, preschoolers taught with the sequence contain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amples correctly identified significantly more transfer items than the positive only group. In the third experiment, one group was taught an unfamiliar line angle concept with consistent wording from example to example. The other group was taught with instructions that changed from example to example. Subjects in the consistent group identified significantly more posttraining test items but did no better during transfer testing.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signal strength and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instruction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南地区在数千年的发展变革中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包括民族聚居与多元文化、民族迁徙与包容文化、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融合文化、语言系属与语言文化,其主要价值取向为重义轻利的处世哲学、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文化交际、生态取向的文化实践、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柱、整体协同的文化互动、神本精神的价值认可、中华文化的沿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冯友兰与西南联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以哲学家、哲学史家名世,但冯友兰也是一位教育家。作为西南联大文学院长,冯友兰坚持民主办学的理念,以丰硕的学术成果,教书育人,培植西南联大的人文精神,服务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为西南联大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冯氏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为人们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冯学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