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晨五点钟,生物钟准时将我唤醒.坐在床上,美滋滋地点上香烟,一时之间,斗室里便弥漫着香烟与汗臭混合的气味.  相似文献   

2.
吴强 《云南档案》2011,(6):23-24
<正>2010年重阳节的前夜,大连的一位亲戚问我重阳节准备做什么?我答,重阳登高,明天去爬西山。我是有吸烟陋习的人,每逢在电脑前就会不由自主地点燃一支香烟,在青烟缭绕中开始一天的网虫的工作。但是这一天,当我再次顺手抽出一支香烟时,蓦然想起云南还有一种香烟叫做大重九,那是纪念云南辛亥革命重九起义而创的名牌。  相似文献   

3.
“无中生有”的情人节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今传媒》2009,(8):8-8
曾经看到一组数据:"在中国,我们必须从290种冰箱中选冰箱,从455种啤酒中选啤酒,从499种香烟中选香烟,从575种衬衫中选衬衫,从609种包装水中买水喝."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这么多信息筛选,"如何选择"也成为普通消费者和追求个性诉求的客户共同面对的难题,简单的卖点营销,把产品一个卖点一个卖点地卖,已不能满足客户对活动策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多,春运的人次更多,这确实是很难的事情.人均铁路长度只有一根香烟那么长的中国,如何服务好旅客,远远不止是关乎"运输学"的学问.  相似文献   

5.
2000年12月5日至7日,陕西某报连续3天在二版以半版篇幅,对当地一家烟草企业的一种品牌香烟进行持续报道。 对这种连篇累牍的香烟新闻,笔者颇感困惑。媒体不许做香烟广告,却可以以新闻形式正经八百地宣传报道香烟,岂不荒唐? 笔者了解香烟的“矛盾性”:一方面,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害;另一方面,烟草业税利大,甚至是一个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香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有着其独特的符号意义,香烟广告的发展轨迹在某种程度上微缩了社会变迁历程。《良友》画报作为一部展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生活的大型综合画报,其刊发的香烟广告阐释了香烟这个符号的时代意义,甚至能让人咀嚼出历史的韵味。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一个反常的现象司空见惯:平价的高中档香烟在国营商店很难买到,而高价的高中档香烟在个体烟摊上却应有尽有。这是为什么?我心中一直在捉摸着。后来对此事有所了解,觉得水很深。出现这种反常现象,主要是烟贩猖獗,烟草部门、铁路部门和烟贩互相勾结,形成一个庞大的黑市香烟网络。成都十二桥有一个公开的黑市香烟市场。有的烟贩仅一两年功夫,就成了暴发户。烟草是国家专卖行业,此项利润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黑市香烟的存在,严重地扰乱了香烟市场,损害着国家利益,也坑害了消费者。但是,想要把此事捅开,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  相似文献   

8.
贵州.盛产香烟.在这片沟壑沉浮、溪河如织的大地上.有这样一个人.他曾因烟瘾过大苦不堪言,经济出现危机.身体受到伤害,而现在,他竟然把这种不良嗜好变成了谋生手段,香烟为他带来了另类商机,他破天荒地当了一名“职业戒烟人”.成立了一家戒烟中心.并在全国第一个拿到了戒烟的执照。  相似文献   

9.
香烟 最早的香烟或纸烟.是在1799年由土耳其的士兵发明的。当时守卫亚克城的土耳其军队受到拿破仑炮兵的攻击,士兵队公用的水烟筒被炮弹击毁。嗜烟如命的土耳其人就用点枪炮的火药纸来卷烟叶。这样就发明了香烟。  相似文献   

10.
烟斗旧事     
众说纷纭的烟斗来历 想象中,一般人可能会以为是先有香烟,然后再出现高一级的雪茄,最后才出现烟斗.其实,它们的排列顺序正好相反,人们最早用的正是烟斗,然后是嚼烟、鼻烟、卷烟和雪茄,卷烟和雪茄是在烟斗诞生以后才慢慢出现的.  相似文献   

11.
香烟 最早的香烟或纸烟,是在1799年由土耳其的士兵发明的.当时守卫亚克城的土耳其军队受到拿破仑炮兵的攻击,士兵队公用的水烟筒被炮弹击毁.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我国香烟广告的题材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第一支香烟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出现在上海,由美国人菲利克携带来华零售,品牌有"品海"、"老车"两种①.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中外合资的"北洋烟草公司"在天津开业.随后美国烟草大王杜克家族的"英美烟草公司"也开始在中国销售卷烟.到了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华侨简照南在香港创办"南洋烟草公司",第一支击败洋烟的中国香烟制造出来.  相似文献   

13.
广告的要害是信息的选择。我们先来看两则广告:一则是美国“万宝路”香烟广告,粗旷的西部牛仔策马扬鞭,男子汉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它的传播理念为,“万宝路”香烟体现了男子汉的气度;另一则是台湾的公益广告,画面上,香烟盒被挤压变形,盒内溢出沾稠的尼古丁,下面注着一行字:“大多数医生不吸烟”,它所表现的理念是:吸烟有害健康。同样是有关香烟的广告,因选择诉求点的不同,传播的理念也不一样。两则广告都不是完整地传播了香烟这种产品的全面信息,而是为了各自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诉求点。“万宝路”香烟的广告把香烟与男子汉气质联系在一起,体现一种独特的身份文化的特征。戒烟公益广告则利用了医生权威性,暗示吸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清晨五点钟,生物钟准时将我唤醒。坐在床上,美滋滋地点上香烟,一时之间,斗室里便弥漫着香烟与汗臭混合的气味。  相似文献   

15.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在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正确地理解别人的语言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可是,稍为认真地注意一下报刊上的文字,就会发现不少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即令是一般人认为最容易掌握的句号、逗号,也有不少混用、错用的。 1、有些领导人头脑发热,只爱报喜者,不爱报忧者。以为报喜的是“自己人”,报忧的是往自己脸上抹黑,是拆台。结果是什么“报喜者得喜,报忧者得忧”。这无异于败坏党风,堵塞言路。实际工作中是既有喜也有忧的。应当树立起一种有喜报喜、有忧报忧的良好社会风气。 2、这些不法分子无视国家法律,从外地购进香烟装潢,利用自产烟叶,偷偷加工仿冒……名牌香烟,并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全  相似文献   

16.
香烟牌子与上海滩收藏大王 香烟牌子是20世纪初由英、美、德、日等国传入中国的,它的诞生与香烟的包装有关。由于早期的香烟都是软包装纸盒的,没有硬壳装置,吸烟者放于口袋或皮包中容易压扁,故不利于香烟的保存。后来香烟厂作了改进,在纸盒中衬了一张白色的厚纸片,使香烟盒有了“骨子”而硬挺起来,但是香烟厂觉得白色的厚纸片不太美观,于是又在其正面印上了人物、动物、植物或各种器物等精美图案,使其具有了礼品的意味,有时收集成套后还可以从烟厂换回一定价值的商品。而反面则印上了图案的文字说明及烟草的牌子和烟厂名称等,因此,  相似文献   

17.
很多曾在朝鲜战场上采访的记者,都曾深情地回忆起彭德怀对新闻工作的关怀和支持.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最高指挥员,他常亲自为新华社审阅重要稿件,还曾送香烟和苹果给坚守在朝鲜战场的新闻工作者表示慰问.  相似文献   

18.
尹琪  孙家英 《东南传播》2012,(9):128-129
民国时期香烟广告数量众、形式多,代表当时广告最高水平。以在我国影响范围大、发行时间长的《申报》上的香烟广告为研究对象,可以发现,香烟广告的创意诉求丰富多彩,但其诉求却始终围绕"利益"进行,有使用利益,经济利益,还有情感利益。每种利益诉求在不同的广告中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形成了核心突出、形式丰富之香烟广告风格,对当时其他行业的广告和后来的香烟广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 日 ,有位朋友送我一盒湖北红安卷烟厂出品的“闯爷”牌香烟 ,并说这是李先念家乡为纪念先念同志取名的高级精品香烟。由此 ,勾起了我对先念同志诸多往事的回忆。湖北红安县是李先念同志的故乡 ,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发祥地 ,听先念同志在世时与人聊天谈到 :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时 ,红安县籍的将军有100多位 ,被誉为将军县。但对以香烟纪念先念同志的说法 ,我将信将疑。一来 ,这种说法只是朋友随口而言 ,只能姑妄听之 ;二来 ,据我多年采访活动的见闻 ,先念同志不吸烟、不喝酒。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  相似文献   

20.
说说“名”     
我刚走进档案馆的查阅室,一个等候在那儿的人就立刻起身,神情唯诺,带着不自然的谄媚笑。我接过介绍信后,他又连接递来支香烟。我头也未抬,用手指了一下墙上禁止吸烟的标志。看完介绍信,我发现他更局促了,想也许是回绝他的香烟时我的态度显得过于冷淡吧。可是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位对人谦卑有加的老农民,竟是当年的战斗英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